第三章 交通第一节 公路 一 管理机构
交通局 1986年,交通局内设局长1人,副局长2人,下属单位有公路管理站、运输公司、
运输管理站、运输社、装卸公司、地方道路管理站、交通监理站。交通系统共有职工 383人,
其中全民所有制职工 271人。1987年,成立交通收费稽查所,负责全县公路养路费的征收和稽
查工作。11月,撤销交通监理站,其人员编制及业务划拨给县公安局。 5月,交通局运输股更
名为计财股。1988年5月,交通收费稽查所改名为交通征费稽查所。1989年5月,成立公路工程
队,领导职数2人,定员15人,隶属交通局,按事业单位管理。成立交通公安派出所,定员7人,
股级,领导职数1人。1991年6月,成立交通系统职工学校,核定地方事业编制 2人,经费自筹。
1993年,油田道路管理站成立,管理大庆油田在我县敖林西伯乡境内的油田道路。运输社更名
为第二运输公司。 12月,地方道路养路费征稽所成立,隶属交通局。装卸公司解体。1995年6
月,运输公司在产权制度改革中解体。1996年 3月,机构改革,交通局内设机构有人秘股、计
财股、业务指导管理股,定员10人。其中局长1人,副局长2人。1997年,交通局下属单位有:
公路管理站、道路运输管理站、交通征费稽查所、地方道路管理站、地方道路养路费征稽所、
油田道路管理站、第二运输公司、客运总站、交通公安派出所、汽车修理中心。1998年 7月,
撤销交通系统职工学校。第二运输公司更名为货运有限责任公司。1999年 7月,撤销交通公安
派出所。12月,成立交通路政管理所。2002年2月,交通局设综合股和业务股。全局定员9人,
其中局长1人,副局长3人,党务专职干部1人,工会主席1人。
公路工程公司 1984年 3月,成立县公路建设指挥部,县长白宝玉任总指挥。交通局、建
设局、县计委主要领导任副总指挥。内设办公室、工程组、财务组、机械组、材料组。管理干
部8人,借用交通局装卸公司工人40人。1985年4月,公路工程公司依据公路建设指挥部实体成
立,受县政府直接领导,企业独立核算。新建办公楼1幢、车库1栋,购置东风翻斗车 4辆,建
设油渣点1处,管理人员12人,装卸公司35名工人正式调入。同年,省民委投资 10万元,成立
县民族经济技术开发公司,定编 6人,与公路工程公司同楼办公。1986年初,开发公司与公路
工程公司合并,对大庆市石油管理局称公路工程公司,对其他方面称民族经济技术开发公司。
1996年,公司设经理1人,副经理2人,固定资产366万元。1997年 10月,公路工程公司产权改
革,实行多种成份的股分制经济形式,企业更名为公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选举产生公司董事
会,设董事长1人,董事3人;监事会主席1人,监事3人;经理1人,副经理2人,财务主管 1人。
公司职工150人。总资产636万元,其中固定资产371万元,流动资产265万元。总股本 418.5万
元,其中国有股281.2万元,占67.2%;职工股137.3万元,占32.8%。
1999年 5月,以公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永康土方工程公司、机械化钻井公司、电力安装
公司为主体,组建永康工程总公司。原公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份制体制撤销,偿还职工股
金。企业按县政府直属企业管理运行。由副县长王玉杰任总经理,原 4家企业经理出任总公司
副总经理。内设办公室、劳资科、企管科、技术科、质检科、财务科、合同预算科、设备科、
材料科,下辖拌合站、养护大队、摊铺队、试验室、施工一队、施工二队、施工三队、长发道
班、沙田道班、让胡路道班、修理一班、修理二班、汽运队。
2001年7月,永康总公司撤销,人员设备并入公路工程公司。设备价值263万元,其中推土
机4台,挖掘机1台,213汽车1台,解放141罐车1台。2003年,职工增至 230人。职工筹集资金
176万元,购置东风王自卸车6台。
公路工程公司以承建油田专用公路为主。自1984年以来,承建(包括大修、改造)的油田专
用公路有庆西、让杜、龙胡、金腾、龙中、龙古、高西、龙北、龙南、敖布、水源等路。2003
年,承建林肇路。
除此之外,公路工程公司还承揽填海筑堤、挖渠等工程。1992~1993年,赴广东阳江填海,
创产值400余万元。
二 路桥建设
1.省级公路
1997年,省交通厅将位于林甸县的林杜路、位于本县的泰一路、位于肇源县的肇富路 3条
县级公路定为省级公路——林肇路,也称 201省道。起点林甸县林甸镇,中途经本县泰康镇、
胡吉吐莫镇、他拉哈镇,终点肇源县肇源镇,全长 287公里,本县境内140.2公里。并计划将3
条公路改扩和沟通,建成2级公路。
1999年,林肇路一期工程——林杜段开工建设。林杜段全长 53公里,本县境内 12.9公里。
省投资17 055万元。2000年9月,一期工程竣工。
2002年10月,林肇路二期工程——泰康至胡吉吐莫段开工建设。泰胡段全长58.7公里。省
投资3 000万元,市投资300万元,利用国债 1 740万元,县自筹投资3 718万元,总计8 758万
元。施工单位有大庆开发区路桥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大庆公路工程有限公司、黑龙江八达路桥
建设有限公司、本县公路工程公司。县公路工程公司首次参加省级公路施工,完成造价 565万
元,改扩公路7.9公里。2003年9月,二期工程竣工。
2.县级公路
1985年,泰一路属县级公路,从泰康镇经胡吉吐莫镇、他拉哈镇至腰新乡一棵树,全长12
7公里,3级油渣路面。
1986年,齐杜公路动工修筑,按2级路基3级渣油路面设计。起点齐齐哈尔,终点泰康镇,
全长84公里。位于本县境内泰康——烟屯——特勒段44.5公里,属乡级公路。省以工代赈投资
69.3万元,全县各乡镇出劳务(农工建勤)修筑路基,架设桥梁。1987年,省再次投资82万元,
从泰康镇一侧铺设渣油路面。之后,工程时断时续,几次改建。1995年5月1日,省、市投资240
万元,县投入6万余人工日和万余车班,突击修筑最后 16.5公里即大胜营子至特勒段,沥青表
处路面,9月20日竣工。齐杜公路泰康至特勒段省、市投资 747.3万元,县自筹投资(包括农工
建勤)也在700万元左右。
1997年,省交通厅将县级公路泰一路定为 201省道,将乡级公路齐杜路泰特段定为县级公
路。
3.乡村公路
1985年,乡村渣油公路两条——泰白路和一心路。泰白路从泰一路 4.8公里起,经连环湖
至白音诺勒乡政府所在地他拉红,全长 18公里。一心路从泰一路5公里起,至一心乡所在地三
合,全长2公里。除泰康镇外,其余10个乡镇已有 4个乡镇通油路(包括位于泰一路上的胡吉吐
莫、他拉哈)。
1986年,县委、县政府为解决一些乡村因雨季道路泥泞农副产品运不出去而造成奶酸、鱼
臭等问题,决定修筑齐杜、胡敖两条乡级油路。全年召开 3次地方道路建设会议。实行年初有
部署,当年有检查,年终有评比。并通过宣传发动,使群众认识到“要想富,先修路”、“公
路通,百事兴”的道理。修筑过程中,由公路所在地乡镇党委书记带队,青壮男女劳力总动员,
其他乡镇予以劳力、机械、资金援助。克尔台乡为早日建成齐杜公路,全乡民工奋战50余天,
完成土方40余万方,累死3匹马,损坏 10余辆大车,人们毫无怨言,当年完成路基修筑任务。
县委书记何经纶亲自赴克尔台乡,责成克尔台乡党委、政府对遭受车、马损失的群众给予适当
补偿,进一步激发群众筑路的热情。胡敖路起点胡吉吐莫,终点敖林西伯乡政府所在地敖林西
伯。当年竣工通车。1987年,胡巴路和腰新路渣油表处路面竣工。胡巴路终点巴彦查干乡政府
所在地王府,腰新路终点腰新乡政府所在地中新村。
1988年初,县政府根据省地方道路建设会议精神,与各乡镇政府签订责任状,落实乡村道
路整修计划,并提出“公路不平,乡镇长无能”的口号,采取民建公助的方式,一方面向省争
取援助,另一方面不等不靠,调动全县各方面力量投资、投工筑路。当年筑路资金来源有县投
资、财政农业税附加(减免)、农牧场投资、养路费超收分成、育苇费、农工建勤等。1991年,
泰烟路油路工程竣工,公路终点烟筒屯镇政府所在地烟筒屯。
齐杜油面铺设工程进展到克尔台乡政府所在地烟屯。1996年,胡江路竣工通车。胡江路为
沥青、渣油混处路面,起点胡吉吐莫镇,终点江湾乡政府所在地江湾,全长27.2公里,至此,
全县实现乡乡镇镇通油路。
1998年,在修筑双烟路油路过程中,大庆市予以交通扶贫投资援助。各乡镇也利用油田专
用公路建设之机,借助油田资金建设乡村油路。
2000年,县政府制订《杜尔伯特县农村公路发展规划(2000~2020年)》和《杜尔伯特乡村
公路以工代赈建设规划》,确定乡村公路发展目标是完善网络布局和提高技术状况,并以通县
油路、出口路、资源路、少数民族聚居区路为重点。根据上述方针,当年实施筑路项目共 6项,
铺设油路34.8公里,投入资金1235万元。与以往使用资金最高年度1999年相比,超出 477万元。
2002~2003年,县在筑路资金方面除继续争取省、市扶助外,采取交通部门自筹、乡镇场自筹、
群众集资、私人捐资、民工建勤、争取大庆油田支援等方式筹集。两年共筹集2517.1万元,铺
设油路56公里,砖路 14公里,土路168公里。对山奶牛场养牛大户戴金生,为保证自己同时也
保证他人鲜奶及时运出,主动捐资10万元,投入到让对油路建设中。
2003年,全县共有乡道14条,297.5公里;村道40条,312.9公里。41个村通硬化路,占行
政村总数的51.9%。乡村道路中,油路19条,257.6公里;砖路2条,12公里。
泰一路 起点林肇路,终点三合,渣油路面,全长 2.2公里。原一心路,1997年县级泰一
路升为省林肇路后改用此名。
泰白路 起点林肇路,途经他拉红、白音诺勒,终点庆西路。渣油、沥青路面,全长35.3
公里。原终点他拉红,1989年和1992年,分别延长7公里和8.5公里,与庆西路衔接。1997~1998
年,省以工代赈投资650万元,改建26公里。
胡敖路 起点胡吉吐莫,终点敖林西伯,渣油路面,全长14.8公里。1986年,国家扶贫补
贴30万元,大庆油田支援70万元,于5月5日开工修筑,8月 10日竣工。1987年,并入龙胡路。
胡巴路 起点林肇路,终点王府,渣油路面,全长 7.2公里。1987年,省以工代赈投资70
万元修筑。5月1日开工,7月10日竣工。当时起点为泰一路69.5公里处,计长8.7公里。
靠林路 起点靠山,终点林肇路,渣油路面,全长 6.3公里。1987年,靠山种畜场集资22
万元,县投资10万元,农业税附加(减免) 2万元,一心乡出劳务修筑一靠路。当时起点泰一路
12.3公里处,计长7公里。8月末竣工。1997年改今名。
泰烟路 起点泰康,途经刘家窑、东土城子,终点烟筒屯,渣油沥青路面,全长31.8公里。
1988年,利用省以工代赈投资和县育苇费修筑7公里。1991年9月,全线竣工。因为此路多从苇
塘穿过,所以被人们戏称“水中路”。1998年,泰烟路遭洪水冲刷、浸泡损毁严重。1998~2000
年,县利用省以工代赈资金1 027万元,修复29公里。
胡泰路 起点胡吉吐莫,途经三棵树、文果地房子、和南、公屯,终点泰和,渣油沥青路
面,全长24.4公里。1993年5月1日,省以工代赈投资150万元动工修筑。8月15日修筑15公里,
到达和南。2001年,省以工代赈投资288.5万元,改建、续建21.4公里。5月1日动工,8月30日
竣工。
王和路 起点王府,终点和南,沥青路面,全长 10.6公里。1995年,省以工代赈120万元
投资修筑,4月20日开工,8月1日竣工。
胡江路 起点胡吉吐莫,途经好田格勒、九扇门,终点江湾,渣油、沥青路面,全长27.2
公里。1996年5月1日,省、市、县共投资571.3万元开工修筑。县投入2.4万人工日和 1.5万车
台班,运用土方12万立方米,渣油和沥青370吨,白灰1200吨。8月30日竣工。江湾乡是最后一
个通油路乡镇,从此实现乡乡镇镇通油路。
双烟路 起点烟筒屯,途经克尔台,终点烟屯,渣油、沥青路面,全长14公里。1997年,
省以工代赈投资182万元动工修筑 3.5公里。1998年,市投入交通扶贫资金297.2万元,修筑其
余10.5公里。4月20日开工,8月30日竣工。
腰兴路 起点腰新,途经前新,终点兴隆,渣油、沥青路面,全长7.9公里。1999年4月15
日,省以工代赈投资300万元动工修筑,8月30日竣工。
他兴路 起点他拉哈,终点兴平村委员会所在地后官地,渣油、沥青路面,全长 7公里。
1999年,市投入交通扶贫资金120万元修筑5公里。2000年,再投资 65.2万元,修筑完成其余2
公里。
他和路 起点他拉哈,途经九家子、布拉和、六家子,终点大庆和平种畜场,沥青、渣油
路面,全长28.7公里。1999年4月30日,省以工代赈投资128万元动工修筑,至8月30日修筑7.7
公里。2000年,市投入交通扶贫资金 200万元,修筑 5公里。2002~2003年,省以工代赈投资
449.8万元,修筑完成其余16公里。
江码路 起点江湾,途经良种场,终点江湾码头,沥青路面,全长4.8公里。2000年4月20
日,市交通扶贫投资156万元动工修筑,8月20日竣工。江码路也称防洪路,主要为向江湾大堤
运送防洪物资之用。
土珰路 起点泰烟路(土城东),终点珰王奈 ,沥青路面,全长9公里。2000~2001年,市
交通扶贫投资177.8万元建成。
让对路 起点让杜路30公里处,途经高家,对山奶牛场,终点对山分场。沥青路面,全长
7.4公里。2002年,省以工代赈投资82.6万元动工修筑。原计划修筑5公里。对山奶牛场为解决
边远分场鲜奶运输问题,采取挪借及动员职工捐资办法筹集资金45万元,将公路延长 2.4公里,
当年竣工。
胡马路 起点胡吉吐莫,途经东吐莫,终点马场。沥青、油渣路面,全长21.9公里。2003
年5月26日,市交通局投资201.7万元动工修筑,至9月15日修筑9公里。
公绰路 起点公屯,终点绰尔屯,沥青、渣油路面,全长5公里。2003年,市以奖代投(公
路建设及养护奖金投入公路建设)拨款125万元建成。
林南路 起点林肇路46.5公里处,终点南阳,沥青路面,全长5公里。2003年5月26日,县
交通局投资80万元,群众集资35万元动工修筑,8月末竣工。
烟新路 起点烟筒屯,途经三合、新合、肯可至县界,全长15.2公里。2003年,市投资及
县转移支付投资45万元修筑6公里砖路。
江十路 起点江湾,途经黑岗子、二十里台,终点十里树,全长12.1公里。2003年,市投
资及县转移支付投资45万元修筑6公里砖路。
4.油田专用公路
油田专用公路全由大庆石油管理局投资修筑。1985年,有庆西路。1986~2003年,陆续建
成油田专用公路 10余条。其中主要公路5条:让杜路、龙胡路、金腾路、水源路、龙英路。再
加上庆西路共6条油路,全长213.4公里。县境内约138.3公里。
庆西路 全长75.6公里,县境内48公里。庆西路自建成后,因质量差,第二年即开始大修
改造,以后几乎年年维修。路面也由渣油更换为沥青。
让杜路 起点让胡路庆虹桥,途经喇嘛甸、齐家,终点泰康,原渣油路面,全长40公里,
县境内 16.5公里。1985年修筑路基, 1986年铺设路面, 9月竣工。县筑路工程指挥部承建泰
康~齐家段。1998年,大庆市及大庆石油管理局投资将让杜路改建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宽 9米。
龙胡路 起点采油九厂一矿,途经双榆树、敖林西伯,终点胡吉吐莫。原渣油路面,全长
28.9公里,县境内22.9公里。1987年,修筑敖林西伯—一矿段14.1公里,与胡敖路合并为龙胡
路。县公路工程公司承建10公里。2002年~2003年,大庆石油管理局投资对龙胡路大修,改为
沥青路面。
龙金路 起点龙胡路(双输树西北),北接庆西路,再于孤杨家东侧向北途经绿色草原,终
点金腾马场,沥青混凝土路面,宽 8米,长28公里。1988年,县公路工程公司承建完成。公路
工程公司系首次承担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项目,为此,投资260万元,购置摊铺机1台,翻斗车
6台,在杏树岗建拌合站1处。并将工程技术人员送到市工程筑路公司培训,然后在实践中提高
施工技术和质量。该路被评为市优良工程。
水源路 起点让胡路区,途经小林科,终点大龙虎泡,渣油、沥青路面,全长30公里,县
境内11公里。因此路沿供水管道修筑而得名。1994~1998年,工程分 3期完成。县公路工程公
司承建8公里。
龙英路 起点龙胡路,途经杏树岗西 1.6公里处,终点大庆和平牧场英台,沥青混凝土路
面,全长7.9公里,县境内约6.9公里。2002年修筑完成。
5.桥梁建设
1985年,全县水泥桥23痤,全长1 026米。
1986~1987年,齐杜公路建设和育苇工程建设期间兴建一批桥梁。1995~2001年,随着引
嫩工程改扩建,扶贫工程实施等,出现建筑桥梁高峰。新建、复建、改建桥梁达到32座。龙其
是“达尔罕”立交桥的竣工通车不仅结束本县无公路铁路立交桥的历史,也彻底解决省道一林
肇公路的瓶颈问题。
2003年,桥梁存有量67座,2921延长米(包括1985年前建成实存)。以克尔台乡、烟筒屯镇
居多。克尔台乡24座,934.3延长米;烟筒屯镇10座,280.8延长米。
铁路人行跨线桥 俗称天桥。位于泰康镇府前路东端,横跨滨州铁路。 简直梁式,长192
米,宽4米,高7米。1985年动工兴建,1986年竣工通行。
伍代桥 位于克尔台乡太平庄西,齐杜路上,横跨天湖、齐家泡输水干渠。简直梁式,长
20米,宽9米,承载量15吨。1986年4月建成。原太平庄拱桥位于该桥北,因齐杜公路改线被废
弃。
特勒桥 位于克尔台乡特勒北,齐杜公路上,横跨特勒沟。简直梁式,长100米,宽9米,
承载量18吨,1986年动工兴建,8月竣工。
庄头桥 全名庄头进水桥闸,位于敖林西伯庄头附近,长6米,宽6米,承载量18吨。1986
年建成。
砖厂桥 位于敖林西伯乡砖厂附近,敖林西伯至德尔斯台的乡道上。简直梁式,长12米,
宽4.5米,承载量12吨,1986年建成。
三面井桥 位于敖林西伯乡三面井西、三面井至阿木宫的农道上。简直梁式,长 6米,宽
3米,承载量12吨,1986年建成。
大胜营桥 位于克尔台乡大胜营子南,齐杜公路上,横跨中引九支干渠。简直梁式,长15
米,宽7.7米,承载量15吨。1987年动工兴建,6月竣工。原大胜营拱桥位于该桥北,因齐杜公
路改线废弃。
东吐莫北闸桥 位于胡吉吐莫镇东吐莫村内,原闸桥北,横跨泄洪渠。简直梁式,长12米,
宽6米,承载量15吨。1995年拓宽泄洪渠,与原闸桥并排建于泄洪渠上。
东吐莫南闸桥 位于东吐莫原闸桥南,横跨泄洪支渠上,简直梁式,长3米,宽8米,载重
量15吨,1995年建成。
喇嘛寺闸桥 位于巴彦查干乡大庙村北 5公里,石人沟水产养殖场喇嘛寺分场围堤上,沟
通大庙、六家子村与王府村之间交通。简直梁式,长24米,宽6米,载重量15吨,闸4孔。1995
年由石人沟水产养殖场投资100余万元建成。
布拉和桥 位于他拉哈镇布拉和南、布拉和至六家子的乡道上。简直梁式,长21.2米,宽
8.4米,承载量15吨。1995年初动工兴建,8月竣工。1998年因公路改线废弃。
东龙坑桥 位于白音诺勒乡东龙坑里余,东龙坑至他拉红的乡道上,横跨中引八支干渠。
简直梁式,长40.2米,宽5.6米,载重量15吨,1995~1996年建成。
他野桥 位于白音诺勒乡他拉红至野生饲养场乡道上,长56.5米,宽 5.7米。余同东龙坑
桥。
泰白二桥 也称泰连桥,位于野生饲养场西、连环湖东,泰白公路上,长 50米,宽9.1米,
载重量20吨。余同东龙坑桥。
他牧桥 位于他拉红畜牧场东偏南3里农道上,长56米,宽6.1米。余同东龙坑桥。
良牧桥 位于他牧桥北、第一良种场畜牧场西4里农道上,长42米,宽5.7米。余同东龙坑
桥。
烟牧桥 位于克尔台乡烟屯畜牧场东农道上,长56米,宽5.7米。余同东龙坑桥。
小康桥 位于克尔台乡小康村东乡道上,长55米,宽6米。余同东龙坑桥。
烟波桥 位于烟屯村西偏南4里,烟屯至波布代的乡道上 ,长56米,宽 5.6米。余同东龙
坑桥。
齐杜桥 又称向安桥,位于克尔台乡向安地房西南里余齐杜公路上,长 59.9米,宽9.1米,
载重量20吨。余同东龙坑桥。
大胜营北桥 位于克尔台乡大胜营东北里余农道上,长48米,宽6.6米。余同东龙坑桥。
哈布塔桥 位于克尔台乡哈布塔东3里余农道上,长48米,宽5.6米。余同东龙坑桥。
西牧桥 位于克尔台乡西新畜牧场东南农道上,长48米,宽5.6米。余同东龙坑桥。
满代桥 位于克尔台乡满代东里余农道上,长48米,宽5.6米。余同东龙坑桥。
满代北桥 位于满代东北4里余农道上。余同满代桥。
特勒南桥 位于克尔台乡特勒东农道上,长40米,宽5.6米。余同东龙坑桥。
双伍一桥 位于克尔台乡后伍代南 1公里处,后伍代至腰伍代乡道上。简直梁式,长21米,
宽7米,承载量12吨。1997年建成。
运粮河桥 也称布拉和桥,位于他拉哈镇布拉和南,他和公路上。简直梁式,长40米,宽
11.7米,载重量15吨。1998年动工兴建,9月竣工。
合新桥 位于烟筒屯镇新合南、三合北烟新公路上。简直梁式,长22.4米,宽 9米,承载
量15吨。1998年建成。
丰收桥 烟筒屯镇东土城子往南数第二桥。位于泰烟公路上。简直梁式,长24.5米,宽8.2
米,承载量15吨。1998年在原丰收桥址上改建。10月竣工。
平安二桥 位于克尔台乡平安屯西南 1.5公里处,平安屯桥南,双烟公路上。简直梁式,
长5米,宽8米,承载量15吨。1998年建成。
团结桥 位于一心乡团结村阚地房子与宫家屯之间,横跨天湖、卧牛泡水渠。简直梁式,
长5米,宽3米,承载量8吨。1998年建成。
敖林西伯桥 位于敖林西伯东南 4公里处,龙胡公路上,横跨泄洪渠。简直梁式,长15米,
宽8米,承载量15吨。1999年建成。
黑十桥 位于江湾乡黑岗子与十里树之间,横跨泄洪渠。简直梁式,长15米,宽 5米,承
载量12吨。1999年建成。
敖包桥 位于胡吉吐莫镇敖包北、泊泊里桥南,横跨乌双水渠。简直梁式,长 10米,宽6
米,承载量20吨。1999年,在敖包桥闸原址上改建。8月竣工。
双伍二桥 也称九支干桥,位于克尔台乡后伍代南 2公里至腰伍代乡道上,双伍一桥南,
横跨九支干渠。简直梁式,长40米,宽6.2米,承载量15吨。1999年建成。
腰伍代桥 位于克尔台乡腰伍代东北 1里处农道上,横跨九支干渠,简直梁式,长41米,
宽6米,承载量15吨,1999年建成。
太平桥 位于克尔台乡太平庄西南 0.5公里处,太平庄至白地房子农道上,横跨天湖输水
干渠。简直梁式,长6米,宽4米,承载量8吨。1999年建成。
青年桥 又称烟屯桥,位于克尔台乡烟屯北、双烟公路上,横跨九支干渠。简直梁式,长
35米,宽9米,承载量15吨。1999年动工兴建。8月竣工。
崔东桥 也称土城桥,位于烟筒屯镇崔家窑与东土城之间。简直梁式,长26米,宽 8米,
承载量12吨。1999年建成。
双东桥 位于烟筒屯镇东升与东岗子之间,双东公路上。简直梁式,长9米,宽8米,承
载量15吨。1999年建成。
老宫屯东桥 位于烟筒屯镇老宫屯东北 2.5公里处的农道上,横跨九支干渠。简直梁式,
长41米,宽9米,承载量15吨。1999年建成。
老宫屯桥 位于老宫屯北、丰收南桥南,泰烟公路上,横跨九支干渠。桥况与建筑年代同
东桥。
丰收南桥 烟筒屯镇东土城子往南数第三桥,老宫屯往北数第二桥。位于泰烟公路上。简
直梁式,长34米,宽9米,承载量15吨。1999年建成。
哈塔河桥 位于克尔台乡大胜营子西、齐杜公路上。横跨哈塔河。原桥建于1966年,至1999
年已成危桥。2000年于原址重建,5月竣工。简直梁式,长60米,宽9.1米,承载量20吨。
王和桥 位于巴彦查干乡王府北2公里处,王和公路上。简直梁式,长4米,宽 6米,承载
量15吨。2000年建成。
二龙山桥 位于白音诺勒东、西二龙山之间乡道上。简直梁式,长10米,宽 5米,载重量
12吨,2000年9月,实施小流域治理时建成。
他安桥 位于他拉哈西南、平安桥北,他拉哈至安平村大排排乡道上。简直梁式,长 6米,
宽4米,承载量12吨。2001年建成。
科技园桥 位于泰康镇东南万丈村高科技示范园内。板拱式,长 11米,宽5.5米。2001年
动工兴建,9月竣工。
鱼池桥 位于泰康镇东南两鱼池之间,科技园桥西北。板拱式,长4.2米,宽3.4米。2001
年建成。
八宝代扶贫桥 位于克尔台乡八宝代南、青年桥北,双烟公路上。简直梁式,长 5.4米,
宽9米,承载量15吨。2001年建成。
土城子扶贫桥 烟筒屯镇东土城往南数第一桥,位于泰烟公路上。简直梁式,长21米,
宽9米,承载量15吨。2001年建成。
达尔罕立交桥 位于泰康镇文化路东端,横跨滨州铁路,沟通省道林肇路。立交桥分铁路
主桥、引桥和引道3部分。主桥、引桥长345.8米,引道长725.1米,桥宽 15.5米,其中行车道
宽12米,两侧人行道各宽1.75米。桥上有行道栏杆和照明设施,两端桥头立有桥碑,刻有碑文。
桥下为钻孔桩。主桥与地面净空6.7米,承载量20吨。该桥总投资3 380万元,其中主桥、引桥
投资2800万元。建桥投资来源于哈尔滨铁路局、县财政拨款和全县人民捐献。哈尔滨铁路局建
设处,中铁十三局集团四处,县公路工程公司承建。2001年7月20日动工,11月竣工。
为建此桥,全县人民共捐资1 600万元。上至82岁老翁,下至6岁儿童都加入自愿捐款的行
列中。有的人捐了一次又一次,竟说“上瘾了”。
三 公路养护
1.省县公路养护
1985年,公路管理站负责县级公路养护,下设八一、五面井、小林科、新店、长发、胡吉
吐莫、唐营子、他拉哈、石人沟9个道班。有养路工141人,汽车4台,压路机2台,洒布车 2台,
拌合机9台,小型拖拉机12台,养护路段140.6公里。其中泰一路127公里,林杜路 13.6公里。
绿化里程138.1公里。养护资金来自省交通厅养路费砍块补贴,全额拨款。
1987年,省、市交通管理部门为改善本县公路养护条件,减轻养路工劳动强度,给予公路
管理站以资金、机械扶持。到1989年,下拨拖拉机11台,压路机2台,洒布车 1台,汽车3台,
熬油设备 4套,建乳化车间一栋,使本县基本实现养路机械化。1990年,唐营子道班翻建新房。
至此, 9个道班全部实现房舍砖瓦化,并建有砖院墙、花坛、菜园,栽植花木等。12月,公路
管理站被评为省级文明标兵单位。1992年,公路体制改革,实行分级管理,省交通厅仅负责公
路管理站人员工资和办公费用,其余养护经费由县自筹解决。1993年,尖山子道班由林甸县划
归本县。1994年,开始在泰一公路两侧10米外各营造 5行防护林,平整土地,开挖树坑。1995
年,护路林营造完毕。6月 19日,第二届养路工人节,县委、县政府表彰以他拉哈道班长乔玉
元为首的10名老养路工人。表彰他们以“铺路石”精神,无怨无悔地养护公路30年以上。
1997年,省级林肇路142.9公里和县级齐杜路 44.3公里纳入公路管理站养护范围。林肇路
包括原泰一路的延伸和林杜路 1段;齐杜路原为乡级公路。省交通厅规定“省道县养,县道补
贴”,即省道养护费按县道标准拨款。省道年公里1.5万元,实拨9 000元,总计每年少给县拨
款112万元。县道由市交通局每年拨给 10~20万元左右,少于应拨款20~30万元。由于资金短
缺,设备得不到更新,养路工体力劳动强度逐年增大。2000年,撤销养路道班,组建养护公司,
实行企业化经营管理。林肇路组建五面井、胡吉吐莫、他拉哈 3个养护公司;齐杜路建克尔台
1个养护公司。所需资金由公路管理站根据养护路段里程、质量等计量支付。
2003年,兴建公路管理站办公楼和住宅楼,办公楼 3层,建筑面积1 300平方米,造价100
万元,以原站区占地换取投资。住宅楼 6层,建筑面积6 000平方米,职工集资500万元建成。
同年,公路管理站职工138人,其中管理干部17人,技术人员6人,养路工115人。有压路机2台,
洒布车1台,自卸车1台,装载机1台,客车1台,载货汽车2台。
2.乡村公路养护
1985年,地方道路管理站负责乡村公路的修建和养护,下设克尔台、黄土岗、白音诺勒、
敖林西伯4个道班。各乡村公路实行“自修、自养、自管”的办法。
1986年,县政府提出“边整修、边养护、突击养和常年养相结合”的办法对乡村公路实行
养护。突击养即每年春耕后、秋收后由县乡组织利用民工建勤修新路、补旧路10天。常年养即
各乡镇安排专人养护,其报酬从乡村统筹、建勤费中或由受益单位集资解决。1987年,本县列
养乡村公路 8条,159.4公里,配置养路农工100人。地方道路管理站采取“以段定人、以责定
酬”的油路养护办法以消除道班农工“吃大锅饭”的弊病。1989年,随着油路的增多、延伸,
公路养护技术、资金都落后于需求,造成路面严重损坏而来不及修复。交通局抽调15人组成临
时工程队,对油路实行分期养护。1994年,县政府颁发《地方油路养护下放到乡镇场管理责任
制通知》,将油路路基、路肩管理下放,由乡镇场自行安排专人常年养护或组织群众实行季节
性突击养护。路面养护仍由地方道路管理站负责,养护资金由交通局自筹。地方道路管理站采
取园坑方补、深坑夯实、错号辗压等办法修补路面,达到补1块,合格1块。2000年,交通局将
他和路列为养护样板路,在他拉哈镇配合下,投入人力、物力对路面、路肩、边沟全面维修,
达到路面平坦光滑,路肩和路沟整齐划一。并根据路侧盐碱地情况,采取客土置换的方法,造
林5.7公里,植树6 000余株。
2002年,组建地方道路养护站,招用专业养路工20人,设土城子、姜家围子两个道班,分
别负责泰烟路和泰白路的养护工作,养护里程67.1公里。巴彦查干乡自设养护道班 1处,雇人
常年养护王和路的路基和路肩。2003年,农村实现费改税,每年可集中到县的用于公路养护的
税金达200余万元。从而彻底解决养路经费没有固定来源的问题。
3.油田公路养护
1988年,成立大庆油田公路杜尔伯特管理站,隶属县公路工程公司,有职工10余人。主要
设备有工程车、洒布车、压路机、翻斗车等。下设长发、沙田两个道班,后又增加拌合站 (九
厂检查站)1个道班,养护庆西、让杜、龙胡 3条油路,后又增加龙古路(庆西路~九厂二矿)。
由大庆石油管理局拨付养护资金。1996年,成立大庆油田公路敖林西伯管理站,隶属县交通局,
从杜尔伯特油田管理站手中分取龙胡路养护权。
2003年,杜尔伯特油田道路管理站有职工230人,其中管理人员21人,工人209人。主要设
备有压路机7台、推土机8台、装载机5台、平地机1台、摊铺机1台、胶轮拖拉机2台、翻斗车10
台、工程车1台、客车 3台、轿车5台,养护里程80.6公里。敖林西伯油田道路管理站有职工40
人,其中管理人员2人,其余为临时工。主要设备有刮路机1台、铲车1台、压路机3台、洒布车
1台、工程车3台、翻斗车4台,养护里程23公里。
四 公路运输
1.运输工具
客车 1985年,全县有客车73台,其中大型17台,小型66台。大型客车多为专业营运车辆,
每车标定座位33~62个。小型客车包括轿车、吉普车、微型面包车。多为行政机关、企业公用
车,仅有两台私车。型号有司克达、莫斯科人、达契亚和北京212、213等。1986年后,小型客
车购进逐年增多,而且档次越来越高。1993年,运输公司购置中型客车投入营运,为18个座位。
由于客运班次增多,每次发送旅客量减少,又由于人们开始追求旅行的简便、舒畅和快捷,因
此,运输公司和个体客运户纷纷购置中型客车而淘汰大型客车。1999年,随着 6条短途客运路
线开通,微型面包车被个体客运户大量购进投入营运。2001年,县委,县政府成批购进小型客
车开辟“爱心专线”。2002年,大型客车被淘汰完毕。2003年,全县共有客车 2 774台,其中
中型645台,小型2 129台。轿车中已有奥迪、帕萨特、红旗、本田、中华、捷达、马自达、宝
来、桑塔那(2000)等型号。
货车 1985年,全县有货车235台,专用车 16台。专用车包括消防、救护、邮政、油槽车
等。大型车为载重5吨带挂车,小型车多为客货车。1997与2001年,分别有载重 10吨、21吨货
车进入货运市场。与载重 5吨带挂车相比,方便、安全、运输成本低,尤其适应长途运输。大
吨位货车的出现和高速公路对挂车的限制,导致挂车被淘汰。2003年,全县有货车1148台,专
用车31台。货车中重型57台,大型250台,中型120台,小型792台。
摩托车 1985年,全县有摩托车 381台,多属两轮摩托车,为各级政府、公安、邮政专用
和个体贩鱼户所用。也有三轮摩托“港田”出租营运,但为数极少。1993年,“港田”出租营
运纳入运输管理范围,3轮摩托车逐年增多,并向其他乡镇发展。2003年,全县有摩托车8 618
台,其中两轮7733台,3轮885台。
脚踏三轮车 1985年,脚踏三轮车用于个体商户运货,最多不超过20台。1992年,已有脚
踏三轮车在泰康镇内营运,载客为主,兼营货运。由于投资少、见效快,成为资本小的下岗职
工的首选就业门路;又由于运价低廉,人们也乐于乘坐,从而得到迅速发展。2003年,脚踏三
轮车总量达700台,每日上街营运的有近400台。
驴车 驴车原属农村交通运输工具,1983年,国家容许个体经营运输业后开始向泰康镇转
移。城市赋闲人口和菜农购置驴车营运,以载货为主,逐渐转为载客为主。第一台营运性驴车
系供销社退休职工徐洪全置办,为各商户运送货物。进入九十年代,企业停产,职工大量下岗
失业,纷纷购置驴车营运谋生。驴车最高存量达 1 200台。当时民谣:“银行没钱,工厂倒闭,
舞厅林立,毛驴车遍地”即是指此。驴车运价低,又能穿行大街小巷,非常便利,人们戏称其
“驴吉普”。上街购物,走亲访友,郊游赴会都愿搭乘驴车。但是随着城镇建设发展,驴车与
交通安全、市容环境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一是毛驴随地便溺,不仅污染街道,而且加大环卫
工人劳动量;二是往返穿行,随意停放,容易造成交通事故。2001年 8月,县政府取缔驴车营
运,对菜农运菜驴车限时限线运行。为照顾驴车业主生活困难,对年老体弱无其他生活来源都
给予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对年轻体壮失业人员,安排其再就业。
胶轮拖拉机 1985年,全县有胶轮拖拉机1 667台,其中大型 433台,小型1 234台。一般
大型胶轮拖拉机用于营运,小型拖拉机用于耕种或做为一家一户的交通工具。进入二十世纪九
十年代,农户逐渐放弃一户一车出行办事的方式,而是逐渐采取共同集资雇车赶集、上街、采
药、采蘑菇等方式。2003年,全县常年或季节性营运的胶轮拖拉机 1 447台。其中大型18台,
小型三轮471台,小型四轮958台。
除以上交通工具外,还有自行车、电动脚踏车等。2003年自行车总量5.3万台左右。
2.运输生产
长途客运 1985年,经营性的大客车 15台,营运线路13条,全在县内,全长925公里。
完成客运量 38.2万人次,周转量2 066.7万人公里。大客车中有个体客车两台,都是当年投入
营运,车主分别为泰康镇的纪文军和烟屯的马振发。纪文军车编入运输公司客运班次中,马振
发车专营泰康-烟屯-官尔屯线路。1986年,陆续有其他个体客车投入营运。1987年,交通局
根据国家改革开放政策和“国营为骨干,集体为辅助,个体为补充”的原则,对国营、个体客
车实行五统一:统一进站、统一售票、统一排班、统一服务、统一管理。1988年 7月,成立个
体客运站(现二道街与文化路交叉处东北角,后移天桥西侧),管理个体客车,由敖林西伯人赖
铁龙经营。1992年,运输公司和绿色草原鲍万成分别开通泰康-哈尔滨、绿色草原-大庆客运
线路,成为第一批出县的客运线路。1993年,运输公司开通泰康-大庆,胡吉吐莫-大庆客运
线路。由于人们对新开线路不太了解,而且运价又高于铁路运价,所以乘客很少,甚至跑空车,
有人想放弃。驾驶员刘兴龙认为只要广为宣传,坚持下去,使人们认识到公路客运较铁路快捷、
选择时间充裕,上下车更为便利的道理,就会扩大客源。翌年,客流骤增,成为众车抢入的热
线。1994年 8月,兴隆村农民崔正芳、李凤伟开通兴隆-新肇客运线路,有中客两台,每车座
位18个。之后,运输公司客运站和个体客运户又陆续开通7条出县客运线路。1995年6月,运输
公司解体,客车拍卖给个人经营。至此,经营性客运车辆全为私人所有。2002年 7月,撤销个
体客运站,所有客车由客运总站统一管理。2003年,全县长途客运线路共 29条,全长2 649公
里。
2003年客运线路表
续表
短途客运 1999年,交通局开通短途客运线路 6条:泰康~烟屯20公里,泰康~烟筒屯32
公里,泰康~对山 10公里,泰康~连环湖24公里,泰康~新店33公里,泰康~靠山 20公里。
2003年,短途客运面包车有58台,其中营运在烟屯、烟筒屯两线居多,有30余台。
市内客运 1983年,运输公司安排大客车 1台,开通市内客运线路, 为环路运行: 客运
站~火车站~蒙中~粮食局~客运站。省财政厅予以补贴。1985年,因省财政厅取消补贴,经
营亏损而停运。1999年10月,五常人王光明投资80万元,购置中型客车18台,开通 3条市内客
运线路。一路:火车站~土地局~武装部~姜家围子,基本沿府前路运行;二路:五大哈哈~
百货大楼~客运站~前山,基本沿二道街暨让杜路运行;环路:乳品厂~火车站~一中~西市
场~交通局~天湖公园~百货大楼,基本沿文化路、中心路运行。2002年 1月,王光明委托本
县陆广纯代理经营。2003年,因2路旅客稀少,入不敷出而停运。
货运 1985年,专营货运的汽车有32台。其中运输公司10台,个体22台。粮食局、县联社、
芦苇公司、燃料公司、乳品厂、毛线厂等都有车队承担本单位的货物运输。全年实现货运量9.8
万吨,周转量389.8万吨公里。拖拉机及畜力车实现货运量34.8万吨,周转量280.5万吨公里。
总计实现货运量 44.7万吨,周转量679.5万吨公里。货运范围局限于县内省内。1987年,货运
由运输管理站调度,对国营、集体、个体车统一分配货源。1988年,运输市场进一步放开,省
交通厅、物价局仅规定参考运价,车主和货主直接见面,讨价还价,不再通过运输管理站分配
货源。1993年,运输公司将10台货车全部拍卖给驾驶员个人所有。一些行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
的货车也在产权制度改革中归私人所有进入货运市场。1995年,随着全国公路网建设的进展,
为公路发展“门对门”的货运创造有利的条件。与铁路货运相比,省去站台倒运的环节,所以
原来通过铁路发往县内外、省内外的货物改由公路运输。本县货车开始跨省营运。1997年,货
运公司实行股份制改造,货车及拖拉机属股东所有。至此,国营、集体专业营运的货车不复存
在。2001年,本县的货车已远达河北、山东一带,运送黄豆、绿豆等。返回时就地空车配货。
最远有运牛抵达广东省者。有些货车主已不在本县待货,而是在全国流动配货。2002年春,尚
志人程同江在县城天桥西端建“共同发”配货站 1处,接入全国配货互联网。2003年,配货站
已发展到3家。同年,专业营运货车749辆。
1986~2003年客货运输量
单位:万人,万人公里,万吨,万吨公里
3.运输企业
运输公司 1986年,运输公司有职工 147人,其中经理、副经理、党总支书记、工会主席
各 1人。内设人秘股、计财股、后勤股、保卫股、机务股、供应股、客运站、货运站、保修厂。
下设胡吉吐莫、他拉哈、腰新客运分站和运输劳动服务站。拥有客车13台,货车10台。固定资
产180.1万元,实现利润25万元。运输劳动服务站属集体企业,职工292人,拥有货车 1台,胶
轮拖拉机2台。1990年,贷款21万元,购进哈尔滨产大型柴油客车2台,中型面包车 1台。运输
劳动服务站解体,房屋出租,职工自谋职业。1992年,省交通厅拨款20万元,更新改造候车大
厅屋顶。1993年,运输公司将所有10台货车拍卖给驾驶员个人所有,从事个体经营。贷款20万
元,购进长沙产中型客车3台,开辟至大庆的客运线路。裁员21人,每人预借2 000元,做为自
谋职业启动资金。组建运输经济贸易公司,共4人,其中经理1人。1994年,贷款16万元,购进
大型豪华客车1台。客运实行租赁承包经营。1995年,在册职工163人,在岗职工 110人。占地
面积5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4866平方米。拥有客车20台,固定资产303万元,流动资金52万元。
累计亏损10万元,欠银行贷款80万元。6月1日,县委、县政府在末通过职工代表大会讨论的情
况下,做出运输公司产权制度改革的决定, 交通党委派出工作组赴运输公司宣布:1、将运输
公司全部客运车辆作价拍卖给个人; 2、客运站剥离经营,变为自收自支公益性事业单位,留
用原站职工30人;3、成立交通汽车修理中心,从拍卖所得款项中划拨 20万元给新企业,做为
启动资金并安排产改后下岗职工 50人上班;4、原客运候车大厅作为银行债权的抵押品,暂归
客运站使用; 5、办公楼、保修厂、北侧一幢大车库归汽修中心使用。即日起,职工全部放假,
等待汽修中心聘用,剩下职工自谋职业。对产改前退休职工,按工龄每年 325元计算,给予一
次性买断处理。汽修中心先后安排13名职工上岗,后因交纳抵押金一事产生矛盾,新企业也无
法再安置职工上岗,最后仅剩原企业职工 3人在岗。1998年,交通局将大车库拍卖,此款用做
产改下岗职工自谋职业启动资金,每人发放2000元。1999年,交通局最后将办公楼、保修厂拍
卖给汽修中心经理个人所有。本县运输公司成为全省唯一一家解体的县级国营运输企业。
客运总站 1995年 6月,客运总站在产改中从运输公司剥离后经营。统一管理全县客运线
路班次和客车营运。在岗职工30人,内设站长、副站长、财务主管各1人。大型客车1台为站内
机动营运车辆。1998年,站内增设多种经营项目,有饭店、旅店、台球室等。2000年,增设副
站长1人,党支部专职副书记1人。2001年,客运站管理客运线路合计25条,42个班次。购买路
检路查用捷达小轿车1台。2002年,省厅投资200余万元,招商引入大庆市建成集团 100余万元,
对原客运站候车大厅进行全面的改、扩建。客运中心大楼一层为候客大厅,二层、三层南端为
站办公室。北侧为集餐饮、住宿、洗浴、娱乐、购物于一体的多功能服务性大楼。2003年,在
客运候车大厅东、原运输公司院内场地建成集汽车修理、配件供应等多项商业服务与家属居住
楼房1幢。同年,客运总站经营的客运线路20条,日发客车班次45个。
货运有限公司 1986年,运输社有职工75人,其中经理兼书记1人,兼职工会主席 1人。
内设生产调度室、财会室、后勤室。拥有胶轮拖拉机12台,固定资产35万元。1989年 1月,运
输社更名为第二运输公司。1990年,购入装载机1台,东风翻斗车3台,胶轮拖拉机 8台,固定
资产增至49万元。1995年 1月,第二运输公司更名为货运公司。1997年10月,货运公司产权制
度改革,成立货运有限公司,民主选举产生董事会和经理。公司全员入股,每股 500元,买断
原集体资产。原资产作价32万元。董事长兼经理25股,董事会成员每人16股,管理人员每人11
股,职工每人7股。职工总数42人,董事会成员5人,设董事长兼经理 1人,副经理兼生产调度
1人,兼职工会主席1人,财务主管1人。1998年末,公司拥有固定资产190万元,流动资产20万
元。2000年,将原有办公室、厂房、车库、场地与县建筑一公司对换,由其给货运有限公司新
建办公楼1幢,建筑面积800平方米,价值62.6万元,场地面积 1万余平方米。2003年,公司拥
有固定资产342.3万元,流动资金48万元,职工 42人。用分期付款方式购置解放平头12吨自卸
翻斗车1台。投资20万元,建尖山子林蛙养殖场1处,蛙池占地1 000平方米,场地200平方米,
建筑房屋80平方米。
五 运输管理
1985年,运输管理职能是进行营运车辆注册登记,组织民间车辆运输生产,分配货源,打
击偷拉私运与超范围运输等。1988年,将汽车修理业、汽车车况检测纳入管理范围。同年,随
着运输市场进一步开放,组织运输和分配货源职能自动消失。1994年,对客运线路进行有偿使
用竟标拍卖。1998年,开始进行停车场建设。2002年,建成汽车检测中心,汽车检测现代化。
2003年,运输管理站职工28人,其中站长兼党支部书记1人,副站长3人,党支部副书记 1人。
内设客运股、货运股、财务股、汽修股、综合股。拥有建筑面积917平方米办公楼 1幢 ,稽查
车4台。
1.客运线路拍卖
1994年,县交通局根据省交通厅进一步放开运输市场的有关规定,向县政府提交《进一步
放开公路旅客运输市场的意见报告》,请求将全县的客运线路予以有偿使用竞标拍卖。所拍卖
的线路包括运输公司经营以外的13条(班次)客运线路,有泰康至兴隆、泰和、官尔屯 (2班次)、
西沟里、烟筒屯、拉海、连环湖、大庆、新屯各线和腰新—大庆、大山—大庆、泰和—齐齐哈
尔等线路。有偿使用期 2年,拍卖金额43万元。泰和—齐齐哈尔线路年余停运。1997年,第二
轮长途客运线路拍卖包括全县所有的42条(班次)线路。拍卖金额 340万元。1999年,进行第三
轮长途客运线路拍卖,拍卖线路40条(班次),拍卖金额420万元。2000年 10月,县政府为有效
运用市场机制调解客运量和客运结构,将以泰康镇为中心,35公里范围内的 6条短途客运线路
全部拍卖。6条线路包括泰康至克尔台 (烟屯)、烟筒屯、连环湖、新店、靠山、对山。51台小
型面包车中标,共拍卖20.4万元。中标车可在35公里范围内,根据市场需求,自由选择营运线
路。2002年,进行第四轮长途客运线路拍卖。由于第三轮拍卖标价过高,客运盈利甚微或者发
生亏损,车主们要求降低有偿使用标价,所以第四轮拍卖降到210万元。
2.停车场建设
1993年,交通局为解决泰康镇内营运车辆乱停乱放,随地待租现象,设立几处停车点,但
收效甚微。1998年,交通局利用拍卖客运线路资金投资70余万元,购得原煤建一公司场地及办
公室建成货运停车场1处。货运停车场位于泰康镇一道街北端,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其中建
筑面积400平方米,可容纳400余台货车同时停放。
2000年8月,由县政府无偿划拨土地,交通局仍利用拍卖客运线路资金 80余万元,在中心
路东端建成出租车停车场1处,占地面积3100平方米,可容纳出租车150台。2003年,日停出租
车60~100台。同年,货运停车场日停车30~100台。
3.汽车检测中心建设
2001年9月,交通局引进大庆建成集团货运公司投资 237万元,兴建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1
处。2002年 6月,建成投入使用。检测站占地面积5 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 400平方米。检测
线采用单线四工位微机全自动检测系统,主要设备有制动检测台、废气分析仪、智能测滑台、
汽车不解体探伤仪、汽车发动机检测仪,汽车综合性能全自动控制系统等。2003年。检测汽车
4 850台,并对不合格车辆进行维修。
4.客运市场整顿
1995年 6月,运输公司解体及客运线路拍卖后,客运市场出现抢班、抢点、抢客流现象。
1996年 6月,县政府根据交通局请求,颁发《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公路客运班车站车管理办
法》。明确规定实行定线路、定站点、定班次经营、进站管理,对擅自改变线路、班次、班时、
站点或擅自停运或绕线行驶的,处以定员数全程往返票总额的罚款;对班车站内乘务人员补票、
始发站外私自停车载客及装运行包视情节轻重,予以罚款、停运、吊销营运执照等。随后,交
通局组织运输管理站、客运站人员对重点路段、重点车辆进行检查,使客运秩序恢复正常。2001
年初,大庆市出租车纷纷进入本县,从事异地经营活动,县内也发生微型面包车偷拉私运现象,
良好的客运秩序遭到冲击。客运经营业者的利益受到损害。交通局再次组织人员整顿客运市场。
全年共派出稽查人员2 700人次,检查各种车辆2.95万台次,处罚异地营运车辆135台次,罚款
14万元。使客运市场秩序再次恢复正常。
5.路检路查
1986年,路检路查以查处非法营运车辆,维护合法经营者权益为主。运输管理站共检查各
种车辆4 468台次,查处非法营运车辆32台次,罚款5 800元。1997年12月,购置稽查车以加大
稽查反应速度。2003年,路检路查范围:是否有道路运输证,是否超范围运输,有无营运标志,
有无货运单,移主车辆是否过户,车辆是否进行二级保养,是否经过年度审验等。全年共出动
稽查车辆600台次,稽查人员2 640人次,检查各种车辆1.75万台次,查处违章车辆 323台次,
收缴罚款 9.1万元。对农民卖秋菜、送公粮实行“三不一免”:不检查、不扣车、不罚款和免
收运输管理费。
6、路 政
1995年,公路管理站成立路政稽查大队,专职路政人员5人,配备稽查车1台。另外设兼职
路政员27人,义务路政员30人。稽查大队对林肇路、齐杜路道口进行普查,封闭其中 900处道
口,留设121处道口。对5处营业性道口实行有偿使用,取缔占道贸易。大庆市引水施工占用公
路,为确保工程顺利进行,稽查大队采取先施工,后规范原则,收取施工单位的公路占用补偿
费23万元。1998年,针对他拉哈、胡吉吐莫两镇在林肇路上乱设摊点、乱堆放物品、乱停车辆
现象,稽查大队与两镇政府协商,清理路面并拆除违章建房4处,围墙5 320延长米。大庆石油
管理局龙虎泡蓄水工程浸蚀林肇路 4公里路段,经稽查大队交涉,大庆石油管理局于林肇路与
龙虎泡之间修筑3公里长阻水大坝1条。
1999年12月,成立路政管理所,隶属交通局,主要职责是依法维护公路产权。定员11人,
其中站长1人,副站长2人、公路管理站的路政稽查大队随之撤销。2000年,路政所出动车辆、
人员清理齐杜、泰烟两路积雪、草垛、砖垛及拆除占道牌幌。2001年,交通局一方面将路政人
员送省、市培训,一方面为路政所购进摄像机、照像机等设备,提高路政人员执法能力,完善
稽查手段。2002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在公路上行驶的大型超限车辆也迅速增加。全县主
干公路限载10吨,平均每天运载超过10吨的车辆占40%以上。4月 5日,路政所对全县境内等级
较低、路况较差、翻浆严重路段进行集中检查,设立醒目标志,严禁超限车辆在限载路上行驶。
2003年,在齐杜公路设置检查站,利用电子测重仪对运输车辆进行检测。并自筹资金 5.3万元,
在林肇路与庆西路交叉点建立临时超限运输卸货场1处。全年共收缴超限运输补偿费5.2万元。
超载运输两例:一是齐杜路上运输砂石车辆,车主私自将承载10~15吨的车辆加高、加长、
加厚减震钢板,装载砂石达50~60吨。二是齐市改装厂生产的改装客车,按10吨位车缴纳养路
费,装载量高达80~9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