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示范村镇建设

第四章 乡镇建设

第一节 示范村镇建设



  1986年,胡吉吐莫镇辟建绿地1处,6万平方米,植树1 200株,辟建公园1处、60亩。1992
年,胡吉吐莫镇办公大楼落成,面积 1 600平方米。1993年,将胡吉吐莫镇列为全县村镇建设
示范镇。投资170万元,完成镇办公楼配套工程,兴建半封闭式农贸市场3 000平方米,启动自
来水入户、街区亮化工程。1994年,实施农村康居工程建设。克尔台乡以畜牧场村为康居工程
试点,实行“五化、六配套、七统一”。“五化”:砖瓦化、绿化、美化、香化、净化;“六
配套”:住房、仓房、厕所、猪圈、青贮窖与牛舍、院墙配套;“七统一”:统一规划、统一
备料、统一办理建筑手续、统一施工、统一供电、统一供水、统一绿化。建房农民享受“一借
二给三免四优先”,即无息借给5 000元钱,两年还清;无偿供给1万块砖,一副铁大门;免收
城建三证费、耕地占用税,土地管理费;优先承包耕地,拨给青贮饲料地,承包草原及其他资
源开发。泰康镇以小八盘村为康居工程试点,建成砖瓦化一条街。1996年,克尔台畜牧场共建
成砖瓦化房舍5栋,每栋10户,场名改为小康村。康居工程资金及材料来源有3个方面:一是从
农业贷款、周转金中抽取部分资金用作建房贷款;二是从“五荒”拍卖收入中提出部分资金拨
付乡镇砖厂,砖厂减价提供或赊销农民建房用砖;三是以农副产品换取大庆采油九厂所辖单位
的建筑材料。1998年,县将小八盘村和一心乡前锋村分别列为康居工程示范村和综合治理示范
村进行建设。康居工程示范村建设投资515.9万元,整修主次干道 5.2公里,道侧植树960株,
安装路灯16盏,铺设自来水管线2 400延长米,自来水入户 78户,程控电话、有线电视主线已
进村,村办公楼、村小学校建筑材料已备齐,养牛场、养猪场建成投产。住房砖瓦化率达100%,
人均居住面积20平方米。综合治理示范村建设投资 85万元,修主干道1 100延长米,道侧植树
660株,砌砖瓦化围墙1 400米,建成村办公楼350平方米,卫生所、加油站各 1处,钻深水井1
眼,程控电话主线已入村。

  夏,洪水泛滥成灾,一些村屯被洪水冲毁成为废墟,另有一些村屯进水造成部分房屋倒坍。
县委、县政府确定“撤并自然屯,建立中心村,发展小城镇”的原则,进行村镇建设。因为已
经进入秋季,灾民越冬迫在眉睫,着手在规划的灾民新村中构筑越冬房,此房在主房落成后改
做仓房。1999年,在上年越冬房基础上,全面动工兴建灾民新村。建成的主要灾民新村有永珍
王府新村、江湾新村、二良新村、后心新村、黑地岗子新村。投资援建的个人与单位有香港张
永珍女士、省民主建国会与大庆市让湖路区、农电局、工商局、石化总厂、新华电厂、喇嘛甸
化工厂等。

  永珍王府新村 1998年夏,巴彦查干乡政府所在地王府村遭洪水袭击毁损严重,香港中华
总商会副会长张永珍女士通过全国政协获悉这一消息后,决定投资 1 065万元重建王府村。县
邀请省规划勘测研究院与大庆规划院共同勘测设计。村址选在原村东岗上,按照全省“第一村”
标准和组团式、绿色空间相隔、柴草出村、人畜分离、高中低档分开的思路,规划17个组团612
户,其中包括三棵树屯灾民 105户。建筑总面积5.22万平方米,有商服区、乡企发展区、休闲
区及幼儿园、医院、集贸市场、学校、敬老院等。1999年4月1日,新村第一期工程破土动工,
至6月25日竣工。建成楼房14幢,平房284幢,铺设沥青路面3.8公里,安装路灯 18盏,建成公
园、码头各1处,水、电、有线电视已入户。7月 3日,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与张永珍女士来村
视察,并为新村落成剪彩。2000年以后,陆续实施第二、三期工程建设,增建房屋,完善公共
设施,美化、绿化、亮化街区等。至2003年,增建楼房 4幢600平方米,平房38幢2 850平方米;
投资120万元,兴建秸杆燃气站1处;投资50万元,建成湖滨休闲娱乐广场与排水工程;投资441
万元,建成奶牛小区1处;投资160万元,建成现代化榨乳站 1处;栽植柳、丁香、松、榆叶梅
等3万余株。并成立物业管理委员会,制定《文明新村管理规定》、《村民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