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统计编报

第二节 统计编报



  1986年,为解决“数出多门”现象,进行农村统计改革试点,变农村生产统计为农村社会
经济统计。乡、镇所属各单位定期向乡、镇统计信息办公室报表,经乡、镇统计信息办公室审
核后上报统计局。统计局编印包括 7个专业统计资料的《杜尔伯特统计提要》、《发展中的杜
尔伯特》、《标准数据》。1987年 4月,在上年试点的基础上,农村统计改革全面铺开,11个
乡、镇全部成立统计信息办公室。设乡 (镇)村两级统计台账,50%的村级单位整理统计资料并
设专柜保管。统计局编印《1980年统计提要》(简本)、《1986年统计年鉴》、《全市横向指标
对比表》。以后年年编印上述资料。1988年,完成国家民委、国家统计局部署的《民族统计表》。
县政府召开电视新闻发布会,第一次向全县发布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让人们充分了解本县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取得的成就,借以鼓舞士气,为家乡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1989年,统计局撰写的《杜尔伯特经济概况》一文被收入《齐齐哈尔经济年鉴》,《奋进四十
年》被评为国庆四十年优秀广播节目。并整理编辑出《杜尔伯特四十年成就》一书。1990年,
开展乡(镇)村两级统计台账建设,将自1980年以来统计资料收集完整、整理齐备、装订成册、
形成档案。整理编辑《全省部分贫困县经济指标横向对比资料》、《工业生产完成情况》。1991
年,整理编辑《关于“七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994年,报表改为“七加一”一套表,有关内容、要求、渠道与原报表有很大不同。统计
局经过3个多月的工作,完成近5 000个单位次数及30多万个指标计算、审核、汇总,实现一套
表一次启动运转成功。

  1998年,县委、县政府制定大发展、大招商经济战略,对招商引资项目投产情况实施全过
程跟踪统计。

  2002年上半年,开展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工作。2003年,继续推进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
力争确保各项统计资料的高标准、高质量。 6月,召开统计登记工作会议,集中布置统计登记
工作。到 11月,已登记600多个单位,基本完成登记任务。统计工作存的问题有:1、GDP综合
评估问题;2、农业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不到位问题; 3、工业发展速度计算问题;4、统计报
表渠道不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