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十一节 办学条件

第十一节 办学条件



  一 校舍建设

  1985年,全县中小学危房多,缺教室、缺课桌椅的现象比较普遍。1986年,学校管理体制
改革,全县筹资4万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敖林西伯乡自筹 30余万元,建成全县第一座农村
小学教学楼1 000多平方米。1987年,县第一中学新建一幢教学楼,面积2 286平方米。全县共
建校舍6 200平方米,维修校舍8 300平方米,购置课桌凳2 600套。1988~1991年,县、乡(镇)、
村集资和个人捐资共520多万元(含县城职工捐资36.14万元),新建校舍17 850平方米,维修
校舍18 387平方米,购置课桌凳2 680双人套及教学设备价值 24万元。县城新建包括泰康镇第
三小学教学楼在内的校舍楼 8幢,面积 8 250平方米。农村校舍砖瓦化率达到 88%。学校内部
“三配套”(即实验室、图书阅览室、卫生室)达到55%,学校外部“六配套”(大门、院墙、旗
杆、领操台、联合器械、厕所)达到65%。22所中小学达到市级合格校标准。1991年,县政府成
立中小学实施“两项工程” (即改造危房、实验室建设)领导小组,县长兼任组长。6月,县人
大常委会批准县《集资办学实施方案》,决定国家和集体企业按税后留利的2%集资,国家干部、
职工按全年工资总额的2%集资,城乡个体工商户年集资总额 5万元,农业人口按上一年收入的
2%集资,共集资43万元,新建扩建校舍16 487平方米,校舍砖瓦化率达到 91%。1993年,新建
翻建校舍38 387平方米。1994年7月,召开全县学校危房改造白音诺勒现场会。8月,教委制定
《中小学校园环境管理评估细则》,对校园、教学楼、教室、办公室、班级、“三室”、食堂、
寝室、厕所等 8个方面规定检查评估标准。白音诺勒现场会后,借助市政府危房改造补贴政策,
总投资980万元,维修、新建、扩建校舍35 688平方米。得到市补贴122.5万元,奖金10.2万元。
新建一中实验楼2 000平方米,10所学校楼房进行防水处理,新建校墙3 500延长米。县属学校
一级危房降至1.6万平方米,新建合格实验室32个。1995年,建一中学生宿舍楼1 800平方米,
职教中心教学楼3 000平方米。全县中小学共建花坛81个,花池263个,花墙500米,砖甬道1 272
米。年末,农村学校危房改造先进个人分别得到县政府1 000元、500元、300元和200元奖励,
先进乡(镇)得到彩色电视机、录放机、收录机等物质奖励。县政府还决定从当年起实行教育经
费计划实行单列。1996年,副省长周铁农率省有关部门领导到县政府现场办公,决定省职教中
心和省财政厅各拨款20万元,用于县职教中心学校建设。省计委拨款30万元,解决县一中建设
资金。1997年,来自各方面的教育投资共1 127.7万元。其中群众集资和捐资 52万元,外部引
进资金50万元,社会赞助45万元,农村教育费附加243万元,国家和省“普九”专项经费332.7
万元,市“普九”专项经费405万元。用于学校内、外部建设1 082万元。新建教学楼 4幢,面
积5 800平方米,投资354.6万元;购买8万余册图书资料,投资 55万元,70余所学校的图书资
料达到合格校标准;投入80.4万元,装备85所学校实验室,使其达到合格校标准;按照校园环
境管理要求种花100多个品种,植树2万余株,新修围墙8 600延长米,甬道5 128延长米,新建
花坛86个,新修篮、排球场12个,厕所12个。1998年,百年不遇的洪水袭击中,全县受灾学校
66所,受灾校舍面积3.5万平方米。其中,倒塌9 860平方米,形成危房 2.5万平方米,损失折
价934万元;教学仪器设备损失5 628台(件),折价41万元;损失课桌椅8 600套,折价 69万元;
损失图书资料4.5万册,折价37万元;冲毁淹没校田地5.4万亩,预估损失 226万余元;受灾教
师职工367户,损失住宅面积2.5万平方米和生产、生活用品损失价值 972万元。县委、县政府
为尽快恢复灾区学校正常教学,投资369.9万元新建校舍11所,面积6 480平方米及维修校舍39
所,面积1.6万平方米;投资25万元,新增图书5万册;投资60.5万元,增购仪器 10.5万件(套);
投资15万元,购置1 000双人套课桌凳。大庆市龙庆集团出资 200万元为县蒙中建成1所科技大
楼,面积2 200平方米;腰新乡新建蒙中教学楼3 600平方米。县乡投资100余万元,为6所民族
中、小学装备微机室。1999年,县政府从救灾款中拨付基建资金 110万元,从省民委等单位争
取资金98.13万元。用于重建、新建校舍及购置教学设施。县蒙中额外争取资金 40万元,装备
微机室和语音室。教委从大庆市政府争取资金31万元,用于全县成职学校达标建设,装备电教
室、语音室各1个,微机室5个。为改善校园环境,从外地引进银鬃杨900株,云杉630株,木本
花苗7个品种800棵,果木苗6个品种430株。2000年,省民委、财政厅划拨支持发展基金 108万
元,为他拉哈、巴彦查干、江湾等4个乡(镇)中学各配备微机26台和1处36座位的语音室。市电
业局捐助敖林西伯乡学校价值6万元的钢窗和玻璃,市民委安排民族事业补助费2万元,为敖林
西伯乡维修校舍。大庆市机关工委投资10余万元,为胡吉吐莫村小学改善学校内部建设,装备
语音室。其他建设项目有:一中扩建教学楼1 878平方米,职教中心修建培训楼2 882平方米,
蒙中新建学生食堂和库房1 700平方米。投资163.2万元,完成危房土建项目2 965平方米。2002
年,教师进修学校3125平方米办公楼竣工并投入使用,县公路工程公司为一中援建造价 6万元
的排球训练场1处。2003年,全县投资1 120万元,改扩建校舍 1.15万平方米,维修校舍3 600
平方米,新建微机室3个,语音室2个,多媒体教室1个。蒙古族实验小学建1所青少年活动中心,
面积2 396平方米。省、市投入教学设备600余台(套),价值 240万元。同年,全县学校危房面
积为3.9万平方米,占校舍面积的19%。

  二 希望小学

  1992年10月,全县第一所希望小学腰新乡前心村前新希望小学由省老龄协会捐 助4万元资
金建成。建筑面积210平方米,可容纳265名学生就读。1995年 4月,兴建一心乡龙棵树村电力
希望小学,当年落成,建筑面积 730平方米。1997年,白音诺勒乡长河村石化希望小学、胡吉
吐莫镇希望中学和胡吉吐莫村大通希望小学等先后落成,建筑面积2 830平方米,总捐资 55万
元。1998年,共建希望小学12所,有克尔台乡扎郎格村波贺岗希望小学、后伍代村中山希望小
学、平安屯村大襄希望小学、二龙山屯锦秀希望小学、八里岗八一希望小学、克尔台村八宝代
希望小学、胡吉吐莫镇春蕾幼儿园、江湾乡九扇门村工商希望小学、巴彦查干乡乌古敦村天诚
希望小学和王府村王府希望小学、他拉哈镇太平村福和希望小学、烟筒屯镇土城子村铁人希望
小学。建筑面积5 325平方米,总捐资金248.4万元。其中,巴彦查干乡王府村王府希望小学由
省证券公司捐资53万元(内含捐助物资计算机20台、小学桌椅100套、教师办公桌40套,作价20
万元)和大庆让区富强集团援建工时费 20万元。1999年,修建克尔台乡前伍代村树林希望小学、
连环湖渔场公安部车检希望小学、胡吉吐莫镇马场村希望小学、巴彦查干乡朝尔希望小学、他
拉哈镇哈拉海村希望小学等5所希望小学,建筑面积1 829平方米,总捐资 187万元。全县希望
小学共22所,总建筑面积11 288平方米,总捐资506.4万元,可容纳4 367名学生就读。其中,
电力希望小学、铁人希望小学、石化希望小学、公安部车检希望小学、大通希望小学、王府希
望小学、前新希望小学、波贺岗子希望小学、福和希望小学等 9所希望小学已在黑龙江省青少
年发展基金会注册备案。全县合村并校过程中,对已闲置的在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备案的希望
小学均保留校名、保留校牌。

   全县希望小学情况一览表



  三 爱心工程

  2001年11月13日,在全县中、小学中全面启动以“爱心专线”、“爱心餐点”和“爱心救
助”为主要内容的“爱心工程”。

  爱心专线 2001年,县投资120多万元购买学生通勤车 41台,开设“爱心专线”,幅射近
百个村屯,免费接送学生1 095人。2002年,县投资111万元增购爱心专车 34台,解决914名小
学生走读上学乘车问题。另有乡、镇、村自行解决学生通勤车 11台,接送学生278人。其中他
拉哈镇4台,白音诺勒乡2台,敖林西伯乡3台,一心乡2台。在购买爱心专车的同时,县出资17
万元为爱心专车进行全项、全额保险。

  爱心餐点 全县设 44处爱心餐点,供2 348名农村走读小学生中午享受免费就餐。“爱心
餐点”自开设以来,共投入粮食14.2万斤,豆油5 036斤,菜金11.6万元,学生豆粉6 100袋。

  爱心救助 从2001年到2003年末,全县共筹集“爱心救助”资金23.6万元,资助贫困小学
生519人,贫困中学生990人。县委、县政府出资18.6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48人;争取西部开发
助学金2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4人;争取公安部捐赠助学金 2万元,资助巴彦查干乡、胡吉吐
莫镇 100名贫困小学生。县妇联从上级部门争取助学金9 000元,资助贫困大学生3人。某部门
筹资6 000元,资助大学生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