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文物征集
第三节 文物征集
1985年 1月,县级博物馆建成,文物管理工作由博物馆负责。此前,文物由文化馆兼管。
截止1986年底,征集各时期各类型文物75件,其中有国家二级文物闪灰岩石斧和立式五头铜佛、
骑羊披挂武士、多手罗汉、小铜佛(寸佛)等。1987年,征集到国家三级文物牡丹缠枝纹葵花瓣
铜镜等7件。1988年,征集玉石斧等25件。1989年,发现李家岗墓葬并出土 23件文物。其中国
家一级文物两件:馒头形穿孔玉器(现藏县博物馆)、骨梗石刃刀(由省博物馆收藏)。1990年,
征集国家二级文物铜镞伤左肱骨、方肩直颈侈口几何纹陶罐、玛瑙璧等20件。1991年,征集到
太平天国时期的铜币“太平通宝”、铜观音、出土陶器等文物及古籍若干件。1993年,白音诺
勒乡西龙坑村渔民一次捐献古铜币240斤。1995年6月,从白音诺勒乡征集到铜币27斤,从他拉
哈镇征集到一个带柄故事铜镜。2001年 8月,原富裕正洁寺喇嘛白斯楞保管的富裕正洁寺的嗄
拉巴鄂日和(念珠)等35类70件文物由县民族宗教局交博物馆收藏。2002年 4月,泰康镇张雪松
捐献祖传文物镶银压花铜盘 1件。5月,敖林西伯乡供销社在扒墙时,发现辽金时代小鸡腿瓶1
件,捐赠县博物馆。对山奶牛场赫久玲铲地时发现灰陶人(头部残)和灰陶马 (四肢、尾、耳部
残)各1件,捐献给博物馆。 6月,敖林西伯乡阿木宫村牧民武家祥捐献铁雕双龙马蹬一对。11
月,腰新乡兴隆村渔民杨笑奎在渔场打鱼时,打捞上来古化石披毛犀头骨、肱骨、门齿。县博
物馆得到杨笑奎的报告后,立即组织人员前去征集。同时又征集到杨笑奎在兴隆村附近取土时
发现的3个陶罐。胡吉吐莫镇东吐莫村农民刘万发捐献古代舂米用石臼一个。2003年3月,在江
湾乡拉海村农民梁子顺处征集陶罐3个,陶杯 1个。4月,在克尔台乡克尔台村农民曹振户处征
集到祭祀敖包用的陶罐10个和长约3厘米的黄绢布卷(上书蒙古文)1件。同年,
博物馆馆藏文物327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