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医疗

第二节 医疗



  一 蒙古族医院

  1985年,医院有蒙医师2人,蒙医士4人,蒙药士1人。

  1991年,增加肝功、肾功、乙肝表面抗原、血液离子等测试项目。1998年,院设住院部、
内科、外科、儿科、妇科、急诊科、五官科、 B超室、蒙医科、药科、理疗科等。住院部设病
床40张。购置便携式 B超机、200MAX光机、双目显微镜、心电图仪、心脑血管治疗仪、肌骨伤
痛治疗仪、尿液自动分析议等。1999年,县、胡吉吐莫镇共同投资 40万元,建成制剂楼1幢,
560平方米。2002年,增设皮肤科、疼痛科、美容科。全院共有医疗科、院、室 14个,可做胆
摘除、脾摘除、胃修补、肝修补、肠切除、肠吻合、子宫全切等手术,治疗药中毒、甲亢危象、
高血压危象、心肌梗塞、糖尿病昏迷等。尤其对淋病、尿闭、水肿、癣类疾病有较高疗效,显
效率达80%以上。其中癣类皮肤病疗效达92%。2003年,编纂《蒙医常用综合药名的汉名》著作
一部,整理医典学习笔记4册。同年,全院职工98人,其中医务人员 76人。医务人员中,副主
任蒙医师1人,主治蒙医师2人,蒙医、蒙药师10人。其他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主管护理师、
护师、主管检验师、检验师、医师等16人。

  二 中蒙医院

  1986年,院设中医内科、外科、儿科、妇科、痔科、针灸科、按摩整骨科、理疗科、门诊
部、住院部、药械科、处置室等科室。可治疗脑中风、气管炎、水肿、疔疮、烧伤、子痫、肝
炎、肺炎、神经麻痹、风湿病、痔疮等疾病,尤其对脑中风、风湿症、烧伤、疔疮疗效显著。
脑中风治愈率16.2%,好转率46.5%;一度烧伤不留痕迹,二度烧伤在两周内治愈;神经麻痹、
关节炎、肩周炎通过针灸治愈率达70%以上。5月,动工兴建住院大楼,11月竣工投入使用,安
置病床30张。1991年,增加肝功、肾功、乙肝表面抗原、血液离子等测试项目。1995年 5月,
省、市、县投资 20万元,医院自筹20万元、职工集资200万元,拆扒医疗科室危房,在原址建
医疗、住宅综合楼1幢,3500平方米,其中医用500平方米。10月竣工投入使用。1996年 5月,
县投资70万元,医院自筹5万元,拆扒原门诊部平房,动工兴建门诊楼 1幢1 100平方米,翌年
竣工投入使用。1997年,增设急诊科、肛肠科、五官科、口腔科、放射线科、检验科、皮肤科。
1998年,购置美国产GE9000Ⅱ型全身CT机 1台。1999年,购置美国产AC—2000CV彩色经颅多普
勒 1台及脑电图机、血液磁极化治疗机、尿液自动分析议、高频电刀、超声诊断仪、生化分析
仪、肛肠治疗仪、红外线痔疮治疗仪等设备。开设美容、哮喘、肝病专科与经颅多普勒室、脑
电室等。2000年,医院与北京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结成网络医院,引进彩超 1台。购置乳腺扫描
机、乳腺疾病治疗机、动态心电图机、胃镜、痔疮治疗机等。增设彩超室、乳腺扫描室。2002
年,通过招商引资,引进200毫安X光机1台,购置电子显示屏1部。2003年,增设电脑理疗科、
动态心电室、胃镜科。全院职工120人,其中医务人员90人。医务人员中副主任医师6人,主治
医师8人,主管护师10人,主管检验师1人。医师、医士、护师、护士、药师、药士等42人。

  中蒙医院运用滚、拿、摩、振、叩、压、揉等手段治疗肩周炎、腰扭伤、腰间盘突出、踝
关节扭伤;运用整骨复位方法治疗胫腓、锁骨、肱骨、踝颈单纯性、闭合性骨折及踝、腕、髋、
肩、肘关节单纯性脱臼;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脑血管疾病效果显著,并可以实施开颅手术。

  三 人民医院

  1986年,全院职工210人,其中医务人员140人。1989年,医疗科室有门诊部、住院部、内
科、外科、儿科、妇产科、急诊科、放射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药剂科、理疗科、检
验科、 B超室、手术室。1991年,增加肝功、肾功、乙肝表面抗原、血液离子测试项目。1995
年5月,因门诊部狭小,而住院部西偏,群众就医不便,所以国家计划投资1 000万元于县城中
心区临近府前路与二道街交叉处重建人民医院,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 859平方米。
其中门诊楼及办公室3 185平方米,住院部楼2 674平方米。年末,因资金不足中辍。1997年,
撤销住院部,住院部职工大部分放假待岗。1998年,增设急诊抢救室、中药局,购置牙科治疗
机、耳鼻喉综合治疗机、电针灸仪、床边监护仪等。1999年,增设病理科。 3月,新院复工建
设。2000年7月,竣工投入使用。增设皮肤科、针灸科、按摩科。住院部设置病床100张。2002
年,投资50万元,购置彩超、高频电刀、验光机、视野机、牙科治疗机、胃镜、乳腺治疗仪、
血液流变仪、监护仪等设备。2003年,增设整形美容室、胃镜室、中药薰蒸室。投资40余万元,
购置立式摄影机、手术无影灯、电解质诊断仪、血球计数仪、微量元素分析仪、牙科 X光机、
腰椎治疗仪等设备。当年门诊病人7万人次,实施外科手术 284例,妇产手术168例。全院职工
193人,其中医务人员147人。医务人员中副主任医师9人,主治医师12人,主管护师 13人,医
师、医士、护师、护士、药剂师、药士、检验师、检验士等80人。

  人民医院可做白内障手术、脑出血引流手术、无痛分娩手术,医治休克性肺炎、充血性心
衰,脱水性酸中毒、急性胃炎、代射性疾病等效果显著。

  四 乡镇医院、所

  1985年,全县乡、镇、场、厂、村有卫生院11家,卫生所35家,私人诊所28家。卫生所中
村卫生所14家。1987年,据县人大常委会调查:“前几年上级要求将村卫生所一律下放给个人
承包,或干脆将卫生所卖给个人经营,许多人放任自流,有的改行,有的兼营他业,把防疫治
病当成副业,农牧民有病去找也找不到”。全县无卫生所的村共57个,占村总数的 42%。实有
村卫生所78家,乡村医生194人,卫生员83人。其中无证医生44人,卫生员 54人。有的卫生所
因资金短缺,甚至连治疗感冒、咳嗽的常用药都无钱购进,只开处方。有些乡镇卫生院条件也
很差,房舍破旧,医生及医疗器械、药品缺乏,“大病治不了,小病不愿治”。个别卫生院甚
至没有人能给妇女上节育环,导致巫医神汉、土法接生婆乘机活跃起来。1989年,县、乡两级
着手整顿村集体卫生所。1991年初,县政府颁发《关于进一步恢复和发展村级卫生所的通知》。
到6月份,他拉哈镇已建成标准化卫生所4家。为此,县委、县政府在他拉哈镇召开恢复村集体
卫生所现场会,与各乡镇签定工作目标责任状。1992年,村集体办卫生所已恢复到129家。7月,
县将乡镇卫生院移交所在乡镇管辖。此后,各乡镇陆续投资新建或修缮卫生院,调整领导班子,
配齐医生和装备。然而村集体卫生所仍因资金短缺等原因化整为零,分散行医,有的自消自灭。
1995年,产权制度改革,毛线厂等厂卫生所逐渐随工厂破产、停产而撤销。1998年,洪水将巴
彦查干乡卫生院房舍浸泡成危房。 1999年,乡筹资重建卫生院,二楼,700平方米,内设手术
室、心电室、B超室、X光室、检验室等。大庆第四医院捐赠 500MAX光机1台,其性能超出县属
医疗机构同样设备。该院可做剖腹、阑尾切除、疝修补、引产等手术,实现小病不出乡。另外,
他拉哈卫生院、石人沟卫生所等也获得日本、香港捐赠的医疗器械。2000年,伊利、妙士乳业
进驻后,开办厂卫生所。2002年 3月,泰康镇社区成立,社区卫生所随之诞生。同年,胡吉吐
莫卫生院并入蒙古族医院。2003年,乡镇卫生院10家,医务人员 123人,其中医师、护师、药
师、检验师以上68人,有病床56张。场卫生所21家,厂卫生所2家,社区卫生所9家,村卫生所
70家,村卫生室55个。另有登记在册个体诊所5家,牙所25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