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医政药政
第六节 医政药政
一 医 政
1989年,落实《农村卫生所管理方案》,提高农村卫生所的业务水平。各乡镇共举办培训
班36次,参加学员 432人。改革乡镇卫生院管理体制,实行以乡为主,县乡共管局面,现有的
125个村卫生所(室)已落实集体办所(室)118个。针对一些医疗单位服务态度差,医疗质量滑坡
,开大方、花方,接受吃请,收受患者礼物等问题,一是进行典型教育,开展向先进人物学习
及医务工作者形象大讨论;二是进行遵纪守法教育,完善规章制度、医德规范;三是进行反腐
蚀教育,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整顿专家门诊、医疗联合体和个体行医。1993年,查处未经卫生
主管部门批准擅自开业行医者7人。1994年,依照国家《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卫生部 《医疗
机构管理条例细则》,对全县医疗市场检查整顿,查处无证行医 6人。并整顿个体诊所、牙所
11家。1995年,清理医疗服务市场,按照《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及其《细则》,对全县各级医
疗机构进行登记、评审和核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当年完成7个乡镇5个场43个村计55个
卫生院、所的评审发照工作。并在县级医疗机构中开展以“医院管理好,基础质量好,医德医
风好”为内容的“创三好、保健康”活动。1999年,清理医疗机构,改善医疗环境。共取缔无
证行医23家,纠正美容机构擅自开展医疗美容18家,纠正洗头房开展中药泡脚营业13家。没收
药品价值 6 000元。2003年,针对个别医疗设备操作人员不具备上岗资格、工资分配不尽合理、
医务人才的才干得不到发挥等问题,进行整改。健全监督机制,把行风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
监督权、裁判权交给群众,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为标准。设立举报箱和举报电话。卫生系统聘请
行风监督员40人。同年,推进卫生进社区工作,把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作为卫生改革的突破口和
切入点。人民医院、中蒙医院在社区设立分门诊,初步形成一个功能合理、方便群众的社区卫
生服务网络。
二 药 政
1985年,药政管理由医药药材公司与卫生局药政股共同负责。1986年,通过对 8个药品经
营单位和24个医疗单位检查发现有过期失效药品3种,虫蛀霉变药品6种,个子货 1种,非医疗
药品2种,无注册商标药品1种。上述药品被就地销毁。1989年 7月,通过深入泰康镇、克尔台
等 7个乡镇医药市场检查,发现供销社、食杂店无证经营药品的现象,予以取缔。全年查处假
冒伪劣药品103种,销毁伪劣药品合款 9.35万元。为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按照卫生部药政
327号文件精神,禁止使用人工流产血液制品。1993年,贯彻 《药品管理法》,加强对毒、麻、
精神药品的零售点检查,打击游医药贩1起,处理无《许可证》经营药品单位1起。1994年,结
合“质量万里行”活动,开展打击销售伪劣药品、无证经营药品的违法犯罪行为,查出经营使
用伪劣药品单位16个,处理无证经营药品单位4个,没收非法经营药品144种,清理“三无”药
品12种,合款1.1万元。1995年,培训从药人员64人,检查药品经营单位 22家,药品使用单位
69家,共查获伪劣药品21种,合款1.05万元,全部销毁。1998年 3月,县制定《关于整顿全县
医药市场实施方案》,成立清理整顿医药市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清理 11个乡镇、2个农
场的37家药品经营、医疗单位及 114家食杂店,查处一批无证、非法经营药品的单位及个人。
12月,两次清理整顿医药市场。通过清理整顿,查出全县无证经营的个体诊所 200多家,其中
县城 25家。近千家食杂店中,50%食杂店经营少量药品。医疗单位和个体小药店从药贩手中购
买药品,低劣且有假药。全年查处非法经营药品的食杂店16家,超范围经营人用药品的兽药店
2家,无证经营药品的诊所4家。1999年,药品监管改由县药品监督办公室统一负责。全年清理
整顿医药市场 2次。2000年,医药市场存在着药店及医疗单位进药渠道混乱,私售乱批发药品
现象严重,假冒伪劣及违禁药品充斥情况。药监办会同卫生局共检查药店、卫生院所、食杂店
198家,查处非法经营的食杂店73家,无证行医及游医16家,非法倒卖及无证经营药品 18家。
并查处一些非法转让店铺、出租营业执照、超范围经营药品现象。共没收无证及非法经营的药
品4.4万元,假劣药品29种2 980元,“三无”药品4种650元,非药品8种2 800元。“三无”药
品有复方川羚定喘胶囊、关节炎胶囊、朱氏伸筋壮骨胶囊、红蚂蚁粉。非药品有减肥裤、南极
棉内衣、收腹带、忘不了营养液、酒后清、金樽、铁锌钙氨基酸、口臭立除净。6月 15日,全
市集中销毁假劣药品,本县参与销毁历年过期失效药品价值42.3万元。同年,停止使用含苯丙
醇胶制剂。2001年,集中打击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药品行为,加大对神经药品、麻醉药品、
进口药品、血液制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的监管力度。共查处无证及超范围经营药品的单位63家,
查出假劣药品9种与含DDA的制剂3种194盒,销毁过期失效药品价值50余万元,清理违规药品广
告6例。2003年,查办假药案7起,劣药案15起,无证经营药品、医疗器械案11起。没收违法药
品89种,收缴罚款 2.1万元。县药监局利用“3·15”质量日、“6·25”集中销毁假劣药品日
和 “9·15”药品质量日宣传《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和鉴别假劣药品的知
识。设置假劣药品展台4个,咨询服务台2个,集中接访站1个。当众销毁假劣药品 85个品种,
合款3.7万元。县人民医院开展阳光收费工作,公布335种药品产地、规格、批发价、零售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