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体育队伍
第二节 体育队伍
一 运动员 裁判员 教练员
1986年,全县国家3级运动员76人,其中成年级54人(女19人),少年级22人
(女12人);少数民族运动员16人。项目分别为:射箭成年组3人(女1人);摔跤 8人;田径
成年组16人(女7人),少年组10人(女6人);速滑成年组 1人(女),少年组3人(女1人);篮球成
年组9人(女6人),少年组2人(女);乒乓球成年组8人(女2人);国际象棋成年组 4人(女1人),
少年组3人(女2人);中国象棋成年组5人(女1人),少年组4人(女1人)。国家级3级裁判员 22人
(女2人),其中少数民族裁判员5人。项目分别为田径6人(女2人),速滑2人,篮球5人,乒乓球
4人,国际象棋3人,中国象棋2人。国家3级篮球教练员1人,田径1人,速滑1人,摔跤1人,乒
乓球 1人。1988年11月,为加强裁判员队伍建设,适应体育工作需要,更好地为群众体育活动
和竞赛服务,经考核批准17人为国家3级裁判员,其中篮球8人,田径7人,门球 1人,乒乓球1
人。1995年,通过集中学习、实习和考试,审批不同项目 3级裁判员41名。2001年,聘请一位
年轻有经验的摔跤教练来业余体校任教,提高国际式摔跤训练水平。并聘请一名速滑教练。2003
年,为更好地发挥教练员积极性,业余体校注重对教练员训练技能及思想上的培养,严格按照
十字方针:考勤、考绩、考德、考能、考荐(推荐输送率)等要求教练员,提高教练员综合素质。
全县共有3级运动员525人,其中男385人,女140人。少数民族运动员 200人。项目分类:射箭
80人(女40人),摔跤200人(女20人),篮球50人(女20人),速滑40人(女15人),门球30人(女10
人),中国象棋20人(女3人),国际象棋5人(女2人)。全县3级裁判员83人,其中少数民族 10人。
项目分类为门球3级26人(2级4人),篮球3级20人,摔跤2级2人,田径3级20人,武术1人,中国
象棋3人,国际象棋2人,乒乓球4人,速滑1人。业余体校教练员10人,其中田径1人,摔跤2人,
速滑1人,篮球2人,武术2人,乒乓球1人,门球1人。
二 运动员培训及输送
1986年,业余体校在校学生63人,其中田径22人,速滑21人,篮球20人。少数民族学生15
人。体校田径班一次向市重点体校输送运动员3人。向其他各类业余体校共输送学生 11人。根
据省、市加强北方冰雪运动精神,恢复体校速滑小班。 1987年,向省体工队输送摔跤运动员4
人。1989年,全县城乡共有业余体校4所,学生147人。其中田径117人,摔跤12人,篮球 18人。
按系统分,体育系统93人,教育系统54人。学生中有少数民族学生54人。同年,组建女子摔跤
班。1991年,在全省业余体校评估检查验收中,以96分优异成绩通过检查验收,进入全省业余
体校先进行列。为实现奥运战略,巩固先进体育县成果,对业余体校训练班进行调整,撤掉女
篮班,建立2个田径班,加强1个速滑班,增设1个摔跤班。1993年,身高2.1米的蒙古族学员刘
玉河被输送到市体育运动学校训练。体校向省体工队输送运动员 3人,并参加全国七运会比赛。
毕业的4名学生中,有3人被国有企业做为体育骨干招聘。1996年,调整项目设置,开设篮球、
摔跤、速滑、田径 4个班,坚持“科学训练、严格管理、积极输送”的原则。速滑和摔跤两个
项目在大庆市均保持领先地位。1997年,新增 1个校外武术班,聘请有武术专长人员做兼职教
练。2001年,把体校训练工作做为重中之重,把发现培养输送优秀体育人才做为基本任务。制
定以田径为基础,以摔跤、柔道为突破口的训练框架,做到训练人数、时数、质量 3个保证。
各班形成梯队配备,不断增强后劲。
2003年,体校通过与教育部门沟通,得到学校支持,使体校学员安心训练,保证训练质量,
运动成绩稳步提高。全年向市体校输送运动员28人,其中摔跤柔道8人,田径10人,篮球5人,
速滑4人,乒乓球1人。业余体校开设训练班5个,在校学生共148人,其中摔跤班20人,田径班
32人,篮球班18人,乒乓球班28人,速滑班5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