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盛芳
孙盛芳
0000277(缺失图片)
孙盛芳,1910年11月30日生于五常县(现五常市)长山乡陈家粉房屯的一个农民家庭。
孙盛芳自幼就勤奋向上、刻苦好学,少年的他一边在家乡放猪放马,一边读书。1923年进
入家乡的改良私塾念书。1926年12月,毕业于五常县山河屯第二高级小学。1927年 3月,考入
吉林省立第五中学。这期间,他克服了种种困难,特别是经济上的困难,努力发愤读书,各科
学习成绩明显优于其他同学,是全校师生皆知的全优生。1930年7月,中学毕业。8月,考入吉
林省立大学予科班学习。1931年“9·18”事变,省立大学暂时停学,他肄业回家。1932年3月,
考入北平弘达中学高级部(即高中)学习。1933年7月毕业。8月,考入东北大学史地系。10月,
不幸染上当时被认为是绝症的肺痨(肺结核),于是休学回家养病。1934年 9月病痊愈。10月,
在吉林日语学院学习5个月日语。1935年3月 1日考入伪军医学校,学习四年修业期满,1939年
3月31日毕业。4月,在通辽治安部病院任见习军医,三个月后,被分配到兴安骑兵第五团医务
所任军医,一直工作到1942年3月。1942年4月至1945年8月 15日,在喇嘛甸军畜场医务科任军
医。“8·15”光复后,他又在喇嘛甸私人行医约一年。 因为医术高超,医德高尚,又经常免
费为一些贫困百姓治病,深受当地广大群众欢迎和爱戴。
1946年7月1日,在杜尔伯特旗喇嘛甸区参加工作,任杜尔伯特旗政府医务所负责人。当时
药品敷料奇缺,工作条件非常困难。于是他带领全体医护人员自己动手,艰苦创业。用白铁自
制蒸馏器,用重蒸馏水制注射、补液药,就地取材或买原药制水剂、散剂,用牛油代替软膏等
度过难关。1948年7月11日,他就任杜尔伯特旗立医院技术院长。1951年3月,任杜尔伯特旗各
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委员。1952年11月,旗立医院改名为杜尔伯特旗卫生院,他就任副
院长。1954年4月,任杜尔伯特旗政府委员。1955年3月,任杜尔伯特旗人民委员会委员。1956
年10月至1958年12月,任旗(县)科学技术普及协会主席。1958年5月至1963年7月,任县人民委
员会委员。1958年12月至1963年8月任县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离休前曾任县政协委员。
他几十年如一日,用他所学的知识和多年积累的临床经验,为广大患者治病。不管是干部
还是普通蒙汉百姓,他都精心检查诊断,准确开方治疗。特别是对那些贫困的农牧民,更是体
贴入微。
一次他发高烧,体温达390C。刚打完退烧针就来一位急患,需要马上抢救。他放弃休息立
即投入工作,一夜参加三次会诊。他已经很累了,同志们劝他稍休息一下,他却说:“不用,
人命关天,救人比什么都重要。”和大家整整工作一个通霄,病人得救了,可是他却因高烧和
过度疲劳累倒了。乡干部李青山感到胸部不适,气促、心悸、咳嗽,去县医院请孙院长看病。
他拿起听诊器仔细地听诊后告诉他:“你的病是心脏二尖瓣狭窄。”李青山听后一惊,觉得不
可能,可又不放心,于是去天津医科大学医院确诊。几位专家会诊后,又经仪器检查,得出的
结果与孙院长的诊断结果完全一致。专家们都非常惊愕,认为一位县城医院的大夫,仅凭一个
听诊器就能诊断得这样准确无误,真是了不起!李青山病愈回来后,孙院长的声誉便传遍杜尔
伯特草原。
他走遍杜尔伯特草原的山山水水,吃遍蒙汉各族群众的家常便饭,和杜尔伯特各族人民结
下了深厚的情谊,成为杜尔伯特草原远近闻名的“孙院长”,得到党和杜尔伯特各族人民的信
任与爱戴。省、市医院几次要调他去工作,老同学也多次高职高薪聘请,都被他谢绝。1956年
7月1日,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8年转为中共正式党员,是我县第一批入党的知识分子之一。
1966年2月至 5月,参加讷河县社教工作队。7月,“文化大革命”开始不久,他就被诬陷
为“反革命”、“日本特务”、“走资派”、“阶级异已分子”、“反动技术权威”等被揪斗
毒打、三次抄家。之后又被隔离反省三年、看管劳动改造二年。1967年3月至5月,连续三个月
被单独囚禁在暗室里刑讯逼供。屋内设便桶,有时还断水断食,除造成终生难愈的心房纤颤外
还被打掉了三颗牙齿。就在这种环境中,他仍然以救死扶伤为已任。冬天的一个深夜,患者王
传芝由于颈椎结核压迫神精导致肢体瘫痪,造成泌尿系统功能障碍,长时间不能排尿。在这生
命垂危的关头,患者家属去找孙院长。当时他很是无奈,犹豫再三,最后还是对患者家属说:
“走,我去看看。”经抢救脱险。1971年3月,他被解除看管劳动改造,做一般医疗工作。1973
年4月,经过清党、审干,结论无罪,恢复党藉,结合到医院领导班子中。1976年6月,全国开
展“反击右倾翻案风”。在卫生系统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学习班上,他首当其冲。除“文化大革
命”中已做出结论的罪名被重新搬出外,又被诬陷为“民主派”、“教唆犯”,被开除党籍、
免职,逼迫退休。更令人痛心的是,禁止他退休后给任何人治病。
1979年1月7日,县委决定为孙盛芳同志彻底评反。1月 17日,省人事局批复同意孙盛芳同
志复职,工资执行原卫生五级。 3月,根据省指示精神,县委、县政府决定孙盛芳同志恢复县
人民医院副院长职务。1982年,工资晋升为卫生4级。12月,职称晋升为内科副主任医师。
党的关怀,广大农牧民的期望,使他重振精神再展医术,全心全意为全县各族人民防病治
病,排除疾苦。他尽管有雄厚的技术功底,四十余年的临床经验,但仍然不断地钻研医学知识,
对技术精益求精。充分利用自己的专长,阅读大量的英语、日语医学书刊、资料。经常和一些
同志研讨,虚心听取别人的见解,学习别人的经验,进一步提高完善自我。同时他很重视对中
医的学习,中西结合也是他经常用的方法之一。他的患者如果采用一些民间验方,他不仅不反
对,而且热情指导,防止滥用。他还经常与蒙医会诊,诚恳地听取他们的诊断意见。在年轻大
夫中,学西医的大学生居多,有个别人看不起中医,他一一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帮助他们树立
正确对待祖国医学的观点。为发展完善祖国医学,团结新老中西各部分医药卫生工作人员,走
中西医结合的道路,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有计划地组织巡回医疗队,亲自深入到乡下村屯为广大农牧民治病,解决就医难问题。
每次下乡他都轻车简从,绝不特殊。
为提高人民医院的医疗水平,他以各种方式联系齐齐哈尔第一医院、第二医院、嫩江地区
医院、部队医院等,选派医务人员去学习、实践。同时还请一些高级医务人员来我县医院会诊
疑难病症或做大型高难手术,使医院第一线医务人员得到临床学习机会,积累临床经验,提高
医疗水平。此外,还定期请医学院校的教授来医院讲学,不断加强和提高医务人员的医学理论
水平。他用辛勤的汗水为我县培养大批医务人才。
1987年6月5日,孙盛芳离休,享受副市长级待遇。
离休后的十余年,仍然在家中发挥自己的余热。经常有患者到他家求医求药。无论亲戚朋
友、老领导老同事、乡村农牧民、妇孺弱残患者,一律热情接待,细心诊断,分文不收。所以
求医者络绎不绝,直到他年迈行动不便为止。
2001年12月20日14时,孙盛芳不幸长逝,享年91岁,一生行医60余年。
他的逝世,是我县卫生医疗事业的一大损失。噩耗传出,许多人自发来到殡仪馆吊唁大厅,
以沉痛的缅怀之情,向安祥地躺在鲜花翠柏丛中的老院长遗体告别。
老院长——“草原上的白求恩”万古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