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白音诺勒乡

第三节 白音诺勒乡




  一 政区人口

  1985年,乡辖 12村,35屯,3 579户,17 692人(含连环湖渔场、野生饲养场户口)。其中
男9 052人,女 8640人;农业人口16 087人,非农业人口 1 605人。土地面积68.3万亩,其中
耕地18.1万亩,林地1.9万亩,牧地33.5万亩,苇地10.4万亩,水域2.8万亩,建设用地 1.5万
亩,其他1 489亩。

  1988年,于乡马场西建移民新屯1处,名新立屯,又名腰井屯,入居25户,135人。1994年
5月,公司屯 (日月岛)划归连环湖管辖。2001年,合胜村并入他拉红村,龙坑村并入南岗村,
长山村与四合村并为长合村。村辖屯情况如下:

  他拉红村辖他拉红、东风、东龙坑、畜牧场、北羊场;

  合发村辖合发、贝子府、大黑山、马场、半道、新立屯;

  白音诺勒村辖白音诺勒、莫古台、巴门代;

  长合村辖四合、长山、红源、永胜;

  温德沟村辖温德沟、那什代、文德革、唐吐马;

  二龙山村辖东二龙山、西二龙山、半拉山;

  九合村辖东九合、西九合、三间房、公司窝棚;

  南岗村辖东南岗、西南岗、砖窑、西龙坑、小他拉红、南岗、龙坑马场;

  巴哈西北村辖巴哈西伯、沙田格勒、南地房子。

  2003年,全乡4 223户,14 669人。其中男7 551人,女7 118人;农业人口 14 258人,非
农业人口411人。

  二 党政机构

  大体同烟筒屯镇。

  2003年,中省直驻乡单位:电业所、邮政支局、电信支局、信用社。县直驻乡单位:卫生
院、中学、小学。

  三 经济建设

  白音诺勒乡地处连环湖、齐家泡、龙虎泡湖区,一派水乡泽国风光,生态环境良好。土质
为风沙土,适于农耕,尤宜花生、豆类生长。

  1994年,乡党委、政府提出“稳粮重企、林牧并举、多种经营、搞活流通”的经济发展战
略方针。1997年,将方针调整为“稳粮增豆、林牧并举、引联上企、富乡裕民”。2001年,提
出“双绿双养”乡域经济发展思路。双绿:植树造林、绿化家乡及发展绿色有机食品;双养:
养奶牛,养鹅鸭。2003年,确立“生态畜牧型经济”,提出“大上畜牧谋发展,调整农业保牧
业,巩固基地打品牌,建设生态保家园”的方针。

  1.绿豆生产

  1994年,乡党委、政府将乡西部巴哈西伯一带定为绿豆生产基地。当年,全乡绿豆播种面
积1 500公顷(2.25万亩),与玉米播种面积持平,总产2 000吨。1996年 1月,省农牧渔业部对
白音诺勒“绿珠牌”绿豆做出无污染农产品认定。1997年,在稳定西部绿豆种植面积基础上,
扩大东部绿豆种植面积。巴哈西伯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绿豆集散地。 1998年,绿豆播种面积达6
万亩,总产量 2 400吨。“绿珠牌”绿豆得到欧盟绿色有机食品认证,国家授予白音诺勒“绿
豆之乡”称号。2000年,乡政府下发《白音诺勒乡“绿珍珠”有机绿豆栽培技术方案》、《有
机绿豆田间管理要求》、《有机绿豆生产田间记录》等。在二龙山、巴哈西伯、温德沟 3个村
规划有机绿豆种植地块 1.5万亩,由乡提供“五统一”服务。“五统一”:统一供应种肥、统
一播种时间、统一栽培模式、统一收获时间、统一组织收购。全乡有机绿豆种植户 1 020户,
种植面积3.4万亩,总产量1 200吨。2001年,开展绿豆机械化播种试验 1 500亩。当年,遭受
旱、风、雹、虫灾害,毁田 3万亩。乡党委、政府组织群众补种生长期短、市场前景好、经济
效益高的黄绿豆、红小豆、芝麻等。2002年,建成巴哈西伯有机绿豆节水灌溉小区。2003年,
绿豆播种面积 2 650公顷(4万亩),产量557吨。其他作物播种面积及产量:玉米 2 787公顷,
3 470吨;芝麻605公顷,272吨。

  2.牧 业

  1985年,全乡大牲畜存栏5 701头(匹),其中黄牛2 713头,奶牛355头。羊存栏3 320只,
禽存栏1.8万只。

  1994年,乡党委、乡政府将沿湖7村定为鹅鸭养殖基地。鸭蛋以 “九合养生蛋”最为著名。
蛋黄橙红,味道鲜美,每枚蛋价格高于普通鸭蛋 50%以上仍供不应求。1997年,在稳定大牲畜
饲养量基础上,突出发展生猪和禽类生产。借助山东金锣集团与大庆联营之机,建设他拉红、
二龙山生猪繁育基地。“九合养生蛋”产出 2 000吨。1999年,畜牧业已形成以他拉红为核心
的马场、温德沟、长合等中、北部生猪饲养区;以九合为龙头的龙坑、温德沟、长合等西部鹅
鸭养殖区;以草原面积大的南部村屯为幅射带的牛羊饲养区。2000年,采取群众集资、银行贷
款、政府拆借等方式融资 40余万元扶持九合、长合、二龙山、龙坑、温德沟等沿湖村屯235家
农户购买雏禽、修建圈舍,发展鹅鸭饲养业。共饲养鹅鸭3.5万只。协调贷款 25万元,扶持他
拉红、合发、马场、南岗等村屯养猪大户32户购买仔猪和糖化饲料设备,使全乡生猪存栏达到
1.5万头。2001年,乡将奶牛、鹅鸭饲养列为畜牧业生产的重点,投资 38万元,在他拉红、合
发、马场兴建3处标准化榨乳站。动员养奶牛户种植青贮200亩。协调资金50万元,扶持鹅鸭养
殖。全乡鹅鸭养殖量达到5万只。休牧草原5 000亩。2003年,乡通过购进、繁育改良以壮大奶
牛群,广建榨乳站、完善畜牧服务体系为养牛户提供优质服务。当年,新增奶牛 895头,存栏
总数2 968头,产出鲜奶2 608吨。新建榨乳站6处,榨乳站总数达10处。乡投资 13万元,为畜
牧水产中心解决办公场所及购置微机、冷冻等设备。休牧草原6万亩,其中3.5万亩实行围栏封
育。种草1 000亩。鹅鸭饲养量15万只,其中鸭4万只。

  3.林、渔业

  1994年,通过招商引资开发中、小水面养鱼。1996年,乡对大水面实行租赁经营。

  1997年,乡党委、乡政府提出“林业不兴,各业无望”口号,动员全乡上下大规模营造草
防林、农防林和湖柳林,共造林 1万亩。1998年春,实行湖柳林、草防林、固沙林“三元结构”
模式造林。固沙林树种以锦鸡儿为主,雨季播种锦鸡儿 2 900亩。夏秋之季,湖水暴涨,湖柳
林和乡苗圃遭洪水浸泡、损失严重。1999年,乡重建苗圃1处,占地500亩。引入资金90万元,
在白音并诺勒和马场村分别建成树民果园和万顺庄园,植树 2.7万株,育苗28万株。引入资金
357万元,开发长合、白三吊、四合后泡水面4万亩养鱼,已投放鱼苗37万斤。2000年,万顺庄
园解体,各养鱼水面因上游水源供应不足而停业。堵西北风口工程正式启动,将九合、长合、
二龙山、巴哈西伯4村列为封山育林基地。乡筹集资金、组织人力、物力造林7 000亩。其中种
植杨树3000亩,沙棘3 500亩,锦鸡儿500亩。防护面积 1.5万亩。2001年,实行全乡总动员堵
西北风口。投入资金57.5万元,出动人工1.4万人次,车工 1万台次,造林1.4万亩。除原有树
种外,还栽植松树726亩。春、夏旱情严重时,对林木进行 4次清坑浇灌。2 003年,植树造林
7 025亩,其中“三北四期”工程 500亩,荒山造林1 500亩,山杏固沙林 2 025亩,林草治理
2 200亩,退耕还林3 000亩。退耕还林中“绿色通道”工程2 500亩。

  4.工、商、交、电各业

  1985年,乡属企业有炼油厂、砖厂、修配厂各1家。炼油厂以落地油为原料,生产柴油、
沥清、年盈利10万元。1988年11月,二龙山自来水工程竣工通水。1991年,乡建农贸市场 1处。
1995年,乡投资10万元,建成大庆第二复合肥厂。投资10万元,开通程控电话设备,各村实现
无线通讯。筹资97万元,为龙坑马场、温德沟、温德革、唐吐马、他拉红牧场、九合西、三间
房架设输电线路,当年竣工送电。1998年 9月,巴哈西伯绿豆市场建成开业。市场位巴哈西伯
南,占地1万平方米。同年,砖厂拍卖,复合肥厂、沥清厂 (原炼油厂)实行租赁经营。1999年,
复合肥厂产品远销本省肇东、呼兰、依安、龙江及吉林省扶余,实现收入 162万元,利税18万
元。沥清厂在大庆油田周边环境整顿中被取缔。绿豆市场销出绿豆 1 580吨,其中出口韩国20
吨,欧盟 3吨。由乡招商引资的大汗酒业在县城投资建厂。投资人系大庆日报社职工刘鹤,投
资200万元,年产出白酒400吨。2002年,乡驻地他拉红街道改造工程正式启动,铺设人行道板
及安装路灯。同时实施自来水入户工程。5月,复合肥厂解体。2003年,他拉红有187家住户接
通自来水,并建1.5万平方米中心广场1处。9月,协调大庆井下作业公司,电业局投资400万元,
整修沙田格勒一九合、长合经二龙山至庆西路计37.5公里路基,为来年铺设红砖路面奠定基础。
同年,大庆天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 600万元在绿豆市场内建天然色素厂,以万寿菊为原料
生产色素。乡投资在绿豆市场内建农副产品加工厂1处。

  四 文化建设

  1996年,乡投资190万元,新建职业中学,扩建中学,新建改建8所小学,新建卫生院及敬
老院。1997年,他拉红村投资 3.5万元,建电教室及购置电教设备,播放富有政治思想教育、
科技指导类的录像片,组织村民观看。2 000年,他拉红村有线电视入户工程动工兴建,有300
家住户接通有线电视。2001年,乡有中学、卫生院各1所,小学、村卫生所各9所。11月,中、
小学上收县管辖。2002年,卫生院上收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