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果树示范场
第七节 果树示范场
一 区域人口
1985年,场辖果树场、羊场2屯,56户,257人。其中男 130人,女127人。土地面积2 742
亩,其中林地940亩,果园500亩,耕地806亩,水域276亩,建设用地220亩。
2003年,全场95户,350人。
二 管理机构
2003年,场部设场长1人,副场长兼会计1人,工会主席1人。下辖驻俄罗斯太阳公司1处,
卫生所1所。全场在岗职工153人。
三 体制改革
1985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场将耕地、果园等分到职工家庭经营。1999年,实行井权、
林权改革,场将200亩林地和5眼机井全部拍卖给职工所有。
四 产业调整
1985年,由于水果市场受到外来水果的冲击,价格下滑,职工逐渐放弃水果种植而改种瓜
菜和粮食作物。1998年,在小龙虎泡畔建“43”日光温室两栋,遭洪水淹没。1999年,重建温
室,种植反季节蔬菜。同年,通过招商引资开荒造林。开发多年撂荒地 1 800亩,每年不仅节
约管理费5 000余元,还增收4.5万元。引入资金 15万元,造林400亩。2000年,场无偿提供土
地、地膜、肥料,扶持姚文欢种洋葱3亩,获得成功。2001年,洋葱种植面积扩大到 37亩,亩
产8 200斤,亩纯收入2500元。场建成科技示范园1处,试种防风、桔梗、旱稻等。引资40万元,
建牧场1处,养奶牛10头,羊500只。2003年,种植洋葱600亩,总产300万斤,其中出口俄罗斯
150万斤。种植白菜567亩,总产800万斤,亩均收入3 000元。收获 50亩防风,亩均收入3 200
元。场与齐齐哈尔经济作物研究所签订甜瓜育种合同,种植甜瓜10亩。研究所负责种子、农药、
化肥及技术指导,场负责耕地、种植、授粉、田间管理。共育出甜瓜籽 300斤,研究所以每公
斤百元价格收购。
五 海山崴建场
2003年 4月,场长杜汝君决定利用本场劳动力资源和技术优势开发俄罗斯蔬菜市场,在海
山崴市(符拉迪沃斯托克)北40里日本海滨建农场并注册成立太阳公司。农场经营土地 1 000亩。
俄方提供耕地、水源、电力、房舍、汽车,场出劳务、籽种、化肥、农药等。场投资23.6万元,
种植黄瓜、甜菜、白萝卜、胡萝卜、洋葱、西葫芦、白菜、甘蓝、玉米等。产品主销海山崴。
白罗卜系从韩国引进,在俄无市场,储存中损失。其他蔬菜、玉米全部销出。
六 滴灌建设
2003年3月,市水务局投资18万元,场自筹3万元,建设膜下滴灌水利设施。钻深水井 2眼,
启动原深水井1眼,安装水泵,铺设管道等。5月,经调试后启动。灌溉洋葱面积 600亩。当年,
洋葱获得大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