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八节 一心苗圃

第八节 一心苗圃




  一 区域人口

  1985年,场辖1屯,28户,125人,其中男63人,女62人。土地面积1 031亩,其中林地651
亩,耕地287亩,建设用地93亩

  2003年,全场32户,72人。

  二 管理机构

  2003年,场设财务股、生产股。在职职工9人,其中场长1人。退休职工10人。

  三 体制改革

  1985年,场将耕地划分到职工家庭承包经营。1996年,为摆脱林业危困局面,林业局将苗
圃出租给个人经营。耕地划作在职职工的工资田,退休职工按原工资的 55%发给生活费。承租
人每年上交林业局 1万元,其余收入归已。2000年,由于租赁经营方式的弊端,产生一些利益
分配不合理现象,企业财产也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坏,职工与租赁者冲突日益加剧,林业局决定
终止租赁经营。

  四 产业调整

  1985年,全场培育苗木300亩,产苗400万株。1992年,上级不再拨付事业费和包销苗木,
苗木滞销,职工逐渐放弃培育苗木而转向粮食、蔬菜等种植业生产。到1999年,全场育苗面积
下降到30亩。主业丢失、种植业欠收,又无其他资源可供开发,职工生活水平整体下降,人均
年收入不足 500元。2000年,终止租赁经营后,调整场领导班子,场的经营战略仍回到以培育
苗木为主的轨道上来,通过培育苗木及发展其他产业兴场富民。为此,场制定 7项措施:一是
维修输水干渠 450延长米,机井两眼;二是改造低压线路;三是维修场区道路;四是培育优质
壮苗,发展绿色蔬菜,养殖畜禽;五是实施草原承包;六是为全体职工办理养老保险;七是制
定场规民约。场与林业局签订苗木订购合同,两年生杨大苗单株底价 0.40元,每户育5亩,每
亩5 000株。从而调动职工培育苗木积极性,共育苗151亩。除杨树苗外,还育有沙棘、锦鸡儿、
柳等苗木。2001年,各项维修工程陆续施工,所培育的苗木品种也有所增加。到2003年,先后
投入资金31万元,除完成原计划中的维修项目、职工福利项目外,还完成办公室维修和标准化
苗圃围栏工程。育苗 405亩,品种有杨、樟子松、山杏、柽柳、垂柳、锦鸡儿、沙棘、榆、玫
槐、丁香、迎春、桃红、榆叶梅等。销售苗木150万株。人均年收入3 000元,其中来自苗木收
入2 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