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绿色草原牧场
第四章 省属场
第一节 绿色草原牧场
一 区域人口
1985年,场辖绿色草原、东兴堡、小榆山、孤杨家、南天门、双榆树、沃格屯、纪家窑、
哈拉乌苏、金藤、新发、林茂屯共12屯,1084户,5 171人。其中男2 655人,女 2 516人。土
地面积61.1万亩,其中牧地47.1万亩,耕地6.6万亩,林地3.9万亩,苇地6 000亩,水域2.2万
亩,果园340亩,建设用地6 482亩。
1986年,大庆石油管理局征用土地4.5万亩,多为牧地。
2003年,全场1923户,5575人。
二 管理机构
绿色草原隶属省农垦总局。
2003年,场部内设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政研室、纪律监察科、计财科、审计科、劳
动科、民政局、建设科、畜牧科、林业科、农业科、农机水利科、卫生科、教育科、国土资源
科、交通科、武装部、团委、工会。下辖 11个生产队、1个良种队及职工医院、中学、小学、
幼儿园、广播电视台。全场在岗职工955人。
中省直驻场单位:司法分局、检查室、公安派出所、法庭、工商物价所、社会劳动保险分
局、通信中心、农行、电业分局、北方乳品(完达山)绿色分公司。
三 生产经营
绿色草原开发较晚,地广人稀,草原辽阔,许多地带仍然保持着原始风貌,县境内一些濒
临绝灭的物种在此可以找到它们的踪迹。经济以牧业、林业为主。
2001年,场确立“发挥优势,调优结构,实施牛经济,加快完达山奶源基地建设,恢复的
扩大草原植被,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尽快实现林多、草多、牛多、奶多、钱多
的富民强场”的经济发展战略方针。
1.牧 业
1985年,大牲畜存栏2 519头(匹),其中黄牛1 579头,奶牛394头,马186匹。羊存栏3 788
只,猪存栏1 300头。年产牛奶900吨,由本场乳品厂收购。
1991年,农业部制订“南天门农业综合开发小区工程”项目,并付诸实施。第一期工程项
目总投资181万元,其中国家投资90万元,场自筹 91万元。小区范围包括二、三、四、五、六、
七共6个生产队。播种苜蓿7 500亩,无芒雀麦1 350亩,羊草1.1万亩,星星草 500亩。1993年,
小区第一期工程竣工。1994年,小区第二期工程开工建设,总投资 124万元。工程范围包括总
场、良种队和八队。播种羊草5 000亩,苜蓿2 500亩。工程期仍为3年。9月,全场奶牛工作会
议召开,决定进一步加快奶牛业的发展,通过《关于发展畜牧业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当年,
奶牛饲养量4 000头左右。1995~1996年,实行草原承包,共出包草原 22万亩,占草原总面积
的88.7%。其中采草场9万亩,放牧场13万亩。承包形式 4种:1、以畜定草;2、人畜结合定草,
凡养 5头成母牛的户优先承包位置好、质量优、产量高的草场;3、专业户承包,其中承包500
亩草原以上大户 10家;4、对零星地块、路旁沟沿草场竞价承包。1998年,由于场乳品厂时常
拖欠奶资,拉动力较弱,养牛户缺乏发展空间,以及专业化、产业化程度低等,奶牛饲养量仍
维持在1994年水平上。2001年,场实施“牛经济”战略,出台优惠政策,提供风险保障等,以
推动奶牛业发展。9月,建成奶牛公寓,总投资1 780万元,占地16万平方米。建造牛舍20栋,
1.6万平方米;榨乳站4栋,1 800平方米;综合服务站1所,380平方米;凉棚8 000平方米,草
棚1 500平方米,青贮窖1.8万立方米。当年,入驻奶牛 910头。场将乳品厂移交给完达山乳业
集团,增加其对奶牛业的拉动能力。2002年,实行“规模化经营,规范化饲养,科学化管理,
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产业化运作。”引进胚胎移植技术,推广青贮苜蓿、浓缩料、全价
饲料的生产和使用,扩大青贮玉米种植面积。2003年,实施齐齐哈尔农垦分局提出的“兴两牛、
带三业”经济发展战略。两牛即奶牛、肉牛。奶牛存栏8 540头,户均8头,有12户户均饲养奶
牛达50头以上。肉牛存栏5 000头,有11家户均饲养肉牛30头以上。种植饲料玉米3.1万亩,青
贮玉米1.2万亩,饲草2 000亩。
有些职工发展特色养殖业,养殖兰狐、麝香鹑等。兰狐存栏1 640只,麝香鹑存栏1 500只。
2.林 业
1985年,植树造林以网状农防林为主转向以片状防风固沙林为主。树种采用小黑杨。由于
杏仁滞销,3.7万亩山杏树疏于管护,遭到人为破坏而逐年锐减。职工家庭农场引进垂柳3万株,
葡萄苗2万株,苹果及绥李苗3万株。1990年,省农垦总局授予绿色草原造林绿化先进场称号。
1991年秋,引进沙棘进行盐碱地植树造林试验,因管护不到位被牲畜啃食殆尽。1994年 2月,
林木进入采伐期,采用机械疏伐办法,采伐200亩,出材263立方米。1995年 5月,场与县土地
局、林业局、四家子林场协商解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四家子林场在场境造林历史遗留问题。场
与四家子林场互换林地,场换入1.9万亩,四家子林场换入1.6万亩。县林业局为场发放林权证。
1997年,实施草原防护林工程建设,到2000年,造林1.9万亩,成活率80%。建中心苗圃 1处,
350亩。2001年,采取承包造林和自费造林两种形式,落实3户自费造林,共营造 492亩。2003
年,自费造林已发展到189户,造林1.8万亩。承包造林373户,造林1.2万亩。场争取扶贫贷款
扶持职工造林,有1户栽植葡萄100亩,1户营造速生丰产林300亩。
附:渔 场
1989年4月,组建渔业队,以月饼泡为生产基地,放养鱼苗。9月,在渔业队基础上,组建
月饼泡渔场。1995年5月,因水源不足,湖泊干涸,渔场解体,人员及物资并入林场。
3 工、商、交、电各业
1985年,场属工业有乳品厂、修配厂、综合加工厂。10月,场投资20万元,建成冷冻厂。
冷库容量50吨。1987年9月,通信站架设线路8公里,在县邮电局协助下调试设备成功,从而使
中断两年之久的场、县通信得以恢复。12月,乳品厂扩建工程竣工投产,日处理鲜奶能力20吨。
1988年,油田专用公路——龙金路建成通车。北段起点孤杨家附近庆西路,途经总场,终点金
腾,全长28公里。1989年,乳品厂婴儿配方奶粉被评为垦优产品,绿色牌奶粉被评为省优产品。
1991年,绿色牌奶粉被评为部优产品。1992年5月,开通8~12路特高频通信设备,与地方及垦
区联网。9月,鲍万成开通场至大庆客运线路。11月,场至泰康客运线路恢复通车。1993年2月,
在营口鲅鱼圈开发区开设办事处,未开展业务,年余撤销。1994年10月,客运站建成开业,建
筑面积80平方米。1995年1月,黄文军开通场至齐齐哈尔客运线路。7月,开通程控电话,与县
同位拨号。同年,冷冻厂停产,部分厂房出售。1999年 1月,乳品厂实行股份制改造,职工入
股85万元,国有股325万元。3月,修理厂、综合加工厂解体。2000年 8月,开通至林源的数字
微波电话,与林源同位拨号。2001年 6月,乳品厂移交给农垦总局所属的完达山乳业集团。2003
年,场引导扶持撤点并队职工到场区办厂、经商。全场工商注册个体工商业户79户,总产值240
万元。
四 场区建设
1986年10月,采油九厂为场区铺设渣油路。1987年10月,场区主要街道安装路灯。2002年
6月,兴建居宅小区。10月,一期主体工程竣工。完成投资540万元。2003年 6月,二期基础设
施工程竣工,投资437万元。全部工程总投资977万元,其中个人预付购房款 162万元,银行按
揭贷款378万元,场自筹437万元。小区占地面积3.9万平方米,建有别墅式住宅28栋,7 200平
方米,可入住居民88户,当年入住85户。基础设施包括给水、排水、供电、通信、电视、道路、
供热、绿化等。供热采用电缆低温幅射地热。同年,场投资150万元,铺设场区水泥路面1 500
延长米。
五 文教卫生
1992年10月,职工医院住院病房落成,工程总造价10万元。1993年,场投资建设有线电视
网。1995年,采油九厂支援有线电视前端设备,开通有线电视,接入 500户。1996年,场投资
160万元,建成小学教学楼1幢,16 00米。1997年 7月,小学设微机室,有电脑25台。1998年8
月,泰来农场遭受水灾,199名师生转移来场开课,10月迁出。2001年,兴建中学教学楼。2002
年9月竣工投入使用,总投资210万元,建筑面积2 600平方米。并投资121万元,购置理化、生
物、电教设备、仪器及桌椅等。2003年,场有中学、小学、卫生院各1所,卫生所12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