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妇女联合会

第二节 妇女联合会




  一 组织机构

  1986年,妇女联合会内设:组宣部、儿少部、权益部。职工5人,其中主任 1人、副主任2
人。1993年,妇女主任改称主席。1996年,儿少部、权益部合并为妇女儿童权益部,增设生产
生活福利部。职工5人,其中主席1人,副主席2人。2001年,生产生活福利部改为生产部。2002
年2月,定行政编4人,其中主席1人,副主席2人。

  二 代表大会

  1986年3月7日至8日,县第十次妇女代表大会在县政府大礼堂召开,参加会议正式代表500
人,特邀代表 5人。会议通过《发扬愚公精神,再展巾帼雄姿,为开拓我县妇女工作新局面而
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第十届妇女联合会执行委员会。委员 33人,其中常务委员7
人。常委中主任1人,副主任 2人。1994年9月13日至14日,县第十一次妇女代表大会在县政协
大会议室召开,会期2天。参加会议正式代表170人,特邀代表 5人。会议通过《发扬“四自”
精神 再展巾帼英姿 为杜尔伯特的“两个文明”建设建功立业》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杜尔伯
特蒙古族自治县第十一届妇女联合会执行委员会。委员35人,其中常委委员 7人。常委中正副
主席各1人。

  三 基层组织建设

  1986年,县妇联制定《建设性地搞好村级妇代会组织整建的方案》,主要抓 4个方面工作:
1、抓思想整顿。对有“换肩”思想的18名妇代会主任进行谈心,树立干一行爱一行思想。2、
调整妇女干部。136名有魄力、有文化、年轻妇女被选进妇代会班子, 37名年龄大、文化低的
妇女干部被调下。 3、抓制度建设。各级妇代会重新修订岗位责任制,实行奖惩责任制,健全
代表联系户制度,建立例会制度(县妇联一季一次,乡妇联和村妇代会一月一次),建全簿、表、
卡、册。达到组织机构上墙,各种竞赛条件上墙,各项制度上墙。4、抓 “四优”活动。在全
县妇女干部中开展争当优秀妇联、优秀妇代会、优秀妇女干部、优秀妇女代表活动。全县评出
优秀妇代会36个,优秀妇女干部52人。1988年,在提高妇女干部素质上下功夫,下发调查题目
4个:《关于妇女发展商品生产情况的调查》、《妇女文化素质状况调查》、 《妇女组织状况
调查》、《妇女在婚姻家庭中所处地位的调查》。70名妇女干部参加县商品经济理论、民族政
策、妇女工作理论短训班培训。1990年,结合农村“三清”工作,对乡镇、村妇女组织进行全
面整顿。先在一心乡进行关于加强基层妇代会建设试点,推广开展从思想教育、制度建设为重
点的村级妇代会组织建设工作。1992年,制定《1992~1995年全县妇女干部岗位培训计划》,
6月举办各乡 (镇)、场妇联主任,城镇各系统女工委员会妇女干部培训班,68人参加培训。为
县人大推荐出席市非党女代表 1人,女劳模15人。1993年,在乡镇企业和个体户中建立妇女组
织,建妇代会15个,妇代小组26个。1994年11月,结合整顿农村基层组织,县妇联制定《关于
加强村妇代会组织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对全县132个村妇代会进行调查整顿。1995年4月,通
过整顿,26名年龄偏大的妇代会主任被调下,有5名妇代会干部入党。同年,县妇联获省 “先
进妇女组织”称号。1998年,抓基础建设,推动妇女整体工作上档次。采取3项措施:1、抓妇
联干部素质提高。送13名妇女干部到省市干校培训,下派 1人到基层锻炼。并组织调研,全年
形成调查报告3篇,论文5篇。2、健全规章制度,完善139个乡、村活动阵地建设,建标准化活
动室11个。3、抓基地建设,提高妇女组织的自立能力,创办妇字号基地86处,900亩。1999年,
按省妇联《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妇女组织建设三年规划》制定《整顿规划》。2000年,对村级妇
代会进行整顿,采取竞聘上岗的办法聘用村级妇代会主任。189名妇女干部参加竞聘, 82名妇
女干部被聘用。竞聘上岗的妇代会主任平均年龄37岁,文化程度达高中以上。2002年,在泰康
镇社区建妇代会4个,在非国有经济单位建妇女组织3个,应建率75%。同年,送4人到北戴河、
省妇干院培训,36人到市委党校、市妇联培训。2003年,县妇联被评为全国妇联系统先进集体,
荣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光荣称号。县建筑安装公司女工委员会被评为省级“巾帼建功”活
动先进集体,国税局服务大厅被授予省级“巾帼文明示范岗”称号,泰康镇“三八”清扫队等
4个单位被授予市级“巾帼文明示范岗”荣誉称号。年底,全县有乡(镇)、场妇联 14个,村妇
代会79个,社区妇代会4个,党政群机关、科教文卫等事业单位妇委会和企业妇代会21个。

  四 五好文明之家活动

  1986年,县委、县政府把家庭做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来抓,开展“五好”家庭
活动。“五好”家庭活动与精神文明建设、综合治理、劳动致富、学文化、学科学技术等相结
合。“五好”家庭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年末评出具有时代特点的致富型、事业
型、知识型、生活丰富多彩型“五好”家庭 1.9万户。1988年,开展“五好”家庭升级工作,
把升级工作纳入妇女工作目标管理。泰康镇、烟筒屯镇、一心乡、靠山种畜场等 8个乡(镇)、
场把升级工作做为考核村妇女干部政绩的一项指标。年末评出“五好”家庭标兵50户,“五好”
家庭标兵毛玉兰被评为市尊老爱幼模范。1990年,开展创建“廉政之家、勤俭之家”活动。创
“两家”活动与形势教育、综合治理、双学双比等活动相结合。年末评出县、乡两级“廉政之
家、勤俭之家”525户,其中县级 30户。1991年,在评选“五好“家庭的基础上,又评出美好
家庭 100个。美好家庭靠山种畜场高秀琴、娄延山一家与两位贫病交加、无依无靠的老人为邻,
夫妻俩为解除老人的忧愁与痛苦,同心协力承担起赡养老人的繁重劳动达11年之久。两家已合
为一家,亲亲热热地生活在一起。1992年,开展“热爱集体、科学致富、勤俭廉政、遵纪守法、
计划生育、 为国教子、尊老敬老、美化家庭、活跃文体、邻里和睦”为内容的创 “十花”争
“十优美好家庭”竞赛活动。 “三八”节期间,100户美好家庭和市级敬老好家庭典型高秀琴、
张丽华、李文艺、巩玉英等被表彰。1993~1995年,抓家庭文化建设,开展以家庭为单位的文
化、体育、家政管理、技巧、家庭美化等多种内容的家庭建设活动。1996年,开展“一二一”
读书活动 (家有1个书柜,2份报纸,100册书籍),让文明进步、科技书刊进入家庭。同时开展
“十星级”美好家庭创评活动。1998年,评出县级“十星级”美好家庭1 000户,标兵100户。
将星级美好家庭典型用广播、电视、板报进行宣传。出板报 224块,宣传横额18条。1999年,
围绕家庭伦理道德建设,从夫妻恩爱情、父母养育情、婆媳体贴情、兄妹手足情、邻里互助情
(五情)教育入手,开展家庭美德建设活动。年末评出市级敬老好儿女6人,县级敬老好儿女100
人。2000年,开展“爱在家庭、奉献社区”活动。大庆电视台《千家万户》栏目宣传本县25年
如一日照顾瘫痪婆婆的何淑芳;丧夫改嫁、仍赡养前夫老人的庞丽茹;家境贫困、赡养两代老
人、抚养弱智弟弟的朱秀芳等10名先进妇女典型。当年涌现出 “五好文明家庭”1 000户,其
中市级10户,县级 20户。另有读书达标户6 500户。2003年,开展“美德在农家”活动。把美
德在农家中的“家家学、家家议、家家做、家家乐、家家美、家家评”等六主题活动做为评选
“五好文明家庭”重要依据。当年,新增“五好文明家庭” 1 000户。年末,全县有“五好文
明家庭”4.3万户。

  五 家 教

  1986年,县妇联在对全县家庭教育调查摸底基础上,重点对城镇30名幼儿家长进行调查。
通过调查发现有4种不良家教方法:1、有人认为树大自然直,成才在自己,放任不管,占调查
数 20%。2、家长思想陈旧、不懂科学育儿知识,认为棍下出孝子,靠武力教育,占调查数10%。
3、望子成龙心切,急于求成,对孩子要求过严,简单粗暴,占调查数 30%。4、只爱不教,百
依百顺,骄惯宠爱,其中独生子女尤为严重,占调查数 40%。针对上述倾向,在全县开展争做
合格家长活动,制定合格家长条件,树立教子有方好家长王长存等15个家教典型,宣传他们的
经验。在全县设家庭教育辅导站104处,辅导小组360个,辅导员338人。年末评出合格家长2.1
万人。1987年,开展科学育儿知识普及工作。开展家教知识咨询活动 138次,解答家长在家教
中的疑难问题271个,印发宣传材料4 000份。江湾乡妇联利用播放录音方法到各村播放科学育
儿知识,800多名家长收听,占家长总数83%,“六一”儿童节,举办“比家长赛孩子”智力竞
赛,10个家庭参赛, 6对夫妇获育苗奖,6名幼儿获聪明娃娃奖。181名家长参加市家庭教育知
识百题知识竞赛,1名家长获一等奖,1名家长获三等奖。1988年,开展科学育儿知识和争当合
格家长竞赛活动。征集对独生子女教育、家庭中的品德教育与培养“四有”新人、如何办好家
长学校等方面家教理论论文35篇,选出优秀论文5篇。评出“为国教子”好典型10个。1989年6
月,为家教宣传月,利用广播宣传教子有方的好家长李荣、陶冶等人的先进事迹和外地经验。
县公安局、教育局、妇幼保健站等部门进行家庭教育知识电视讲座,共讲5课,有4万多名家长
收看。同年,整顿家长学校和家教辅导员、专兼职教师队伍,使家教队伍达到“二懂三会”:
懂家教工作业务、懂家教理论知识;会咨询,会辅导,会讲课。整顿后有家长学校 206所,家
教辅导员和专兼职教师 182人。1990年,开展“三优”教育活动,利用家长学校宣传“优生、
优育、优教”知识,3万多名家长受教育。8月,办“妇幼保健与生命知识”培训班,87人参加
培训。1991年,办广播家长学校。广播家长学校面向基层,采取分散学与集中学相结合、听广
播与看书相结合、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办法,每月集中一次,每学一单元一考试一总结。全
县建广播家长学校辅导站126处,聘请辅导员292人,兼职教师30人,入校家长 1.8万人。1992
年2月,参加学习的省广播家长学校第一期学员经考核,1.8万人结业,结业率97%。4月,泰康
镇代表队代表杜蒙分校参加市妇联举办的省广播家长学校知识竞赛。1995年,县政府制定《杜
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九十年代儿童发展规划》,印发“三优”知识宣传单1300多份,办“三优”
知识培训班 14期,培训骨干660人。引导家长收看大庆教育台家教知识讲座。在敖林西伯乡召
开家教经验交流会,请好家长包玉芬介绍培养教育孩子成为品学兼优学生的经验。同时,开家
教理论研究会4次,收集论文26篇,向市妇联推荐论文3篇。当年评出育儿标兵10人。1998年,
贯彻落实《黑龙江省家庭教育九五计划》,完善家长学校各项制度,规范家庭教育。2000年,
开展家庭教育知识竞赛和家教骨干培训班,1 300名家长参赛,570人参加培训。2002年,在第
五小学开家教工作现场会,县第五小学、红旗小学和3名家长介绍家教工作经验,150多人参加
会议。2003年,制定《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家庭教育十五计划》。泰康镇社区建家庭辅导站
2个。

  六 文化技术学习

  1987年,县妇联根据农村第二步改革给妇女参加各业生产带来的新变化、新课题进行专项
调查,制定《1987年普及实用技术规划》和妇女在“七五”期间培训长远目标,为广大妇女学
文化、学技术(两学)奠定基础,并在泰康镇召开庭院经济现场会,总结推广王月玲大棚扣小棚、
小棚加地膜科学种菜经验。腰新乡妇联办农业技术培训班12期,全乡 80%妇女掌握巧施化肥、
选择优良品种、病虫害防治和种植技术。该乡兴隆村妇女郑秀霞引进玉米新品种,育秧移栽获
得成功,亩产 2千余斤,创全县玉米高产纪录。江湾乡二十里台女青年肖永春学会井水种稻技
术,承包水田100亩,亩产水稻1 200斤。一心乡勇敢村郑兰英科学养牛,鲜奶产量提高一倍。
1988年,科学技术培训突出实际、实用、实效,芦苇产区以编织业为主,产粮区以种植业为主,
少数民族聚居地方以养殖业为主进行实用技术培训。播放全国养鸡大王梁凤颖专场报告录音、
录像200场次,收听、收看的妇女达5万人次。同时,鼓励妇女走出家门,学习第三产业技术。
胡吉吐莫镇89名妇女学习服装裁剪和理烫发,其中14名开店营业。全县有“三八”实用技术学
校12处,技术指导中心12处。1989年,开展“双学双比”活动(双比:比成绩、比贡献)。针对
农村妇女文化低文盲多的情况,采用妇女干部分片包户包人的办法,组织妇女学文化、学技术。
烟筒屯镇、巴彦查干乡利用水资源发展养殖业,办养禽培训班,在妇女中开展家养百只禽活动。
他拉哈镇举办服装裁剪学习班。当年,县“双学双比”协调小组被评为省级先进单位。1990年,
开展识千字、造百句、写十篇活动,为 1 200名文盲妇女补习文化,有1 020名妇女脱盲。3万
名妇女参加科学养牛、快速养猪、玉米移栽、地膜西瓜、小乘黑杨插条等项目技术培训,有2.7
万名妇女掌握1至2项生产技术。1992年,妇女学文化采取 4结合方法:集中与分散结合,高层
次深造与扫盲结合,书本与看物识字结合,典型示范与个别包教结合。妇女干部、兼职教师、
学生分工负责,包户到人,结成帮教对子,利用卡片、实物帖字、编写土教材等手段,促进妇
女的文化学习。泰康镇组织 7名妇女到牡丹江、佳木斯学习庭院经济,引进长茄新品种。1992
年,把学文化同学技术结合抓,对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妇女组织参加农广校、农函大深造,对勤
劳、细致、手巧、有耐心的妇女进行裁剪、刺绣、理烫发、编织等专业培训。泰康镇72名妇女
参加毛衫针织、童装刺绣花边培训,均达到独立工作水平。1994年,全县妇女扫盲工作结束。
1997年,泰康镇选送 2名女青年到高等学校深造。一心乡妇联请齐市园艺所专家讲授果树栽培
技术,发展果树园5处,1 400亩。1998年,实施金锣计划(金锣系大庆市引进的金锣火腿肠生产
厂),大力发展养猪,办养猪学习班9期,培养专业养殖大户11户。他拉哈镇王玉霞养猪 200头,
当年脱贫。1999年,抓新技术推广。一心乡在前进村韩玉梅家采用“二垄一平台”新技术试种
玉米100亩,每亩多植300到400株,亩增产200多斤。同年,是“双学双比”活动10周年,克尔
台乡扎郎格村养牛大户邬相琴获全国“双学双比”女能手光荣称号,省级植树造林能手、大庆
市“双学双比”先进能手、江湾乡永丰村朱桂琴获全国“三八绿色奖章”。全县有19名妇代会
主任晋升为农民技术员。2000年,对 423名下岗妇女进行再就业培训,引导下岗妇女从事家政
服务,与大庆市家政服务中心、县劳动市场建立就业信息网,向县外输送从事家政服务下岗女
工30人。2002年,举办为期2天的“畜牧兴家”培训班,120名妇女参加培训,学习奶牛饲养管
理知识。组织36名养牛10头以上大户到双城市参观学习养牛经验。经调查,全县妇女人均受教
育年限达 7.8年。2003年,县委、县政府号召发展鹅经济,成立鹅经济服务中心,建立县、乡、
村三级技术服务网络。组织讲师团到各乡(镇)巡回讲课,请养殖大户介绍经验,举办培训班15
次, 1 700名妇女参加培训。张丽华、王亚辉等一批养鹅大户成为妇女养鹅带头人。全县有劳
动能力妇女4.8万人接受各类技术培训,4.5万人掌握1至2项实用技术。以妇女为主体的科技示
范户500户,被评为省级科技示范户2户,市级10户。

  七 自强敬业

  1986年,县妇联在全县妇女中开展“讲理想、当能人、做强者”活动,各乡(镇)、场妇联
利用身边人讲身边事,举办报告会和演讲会。克尔台乡妇联举办首届“共产主义理想之光”报
告会,宣传自强典型王亚琴和高迎春的先进事迹,并请市、县双文明标兵曾庆梅做题为“自强
不息、勤劳致富、孝敬公婆、支持丈夫服役”先进事迹报告。同年,继续开展“十能手”竞赛。
竞赛在行业归类基础上,增加经商能手、运输能手、加工能手、长途运输能手。泰康镇幸福村
养牛能手雷凤琴养奶牛24头,改良牛9头,全年卖鲜奶67吨,收入3.5万元。富强村多种经营能
手周景兰连续3年上交万斤粮。1988年3月,学习女能人活动月期间,将张丽、包荣华、田桂荣、
苗英茹树为女能人标兵,在“三八节”妇女表彰会上做先进事迹报告;将26名女能人改革成果
摄制成65幅图片,在城乡巡回展出15场,近万名妇女观看。1990年,开展“自强自立争贡献,
千名能手夺状元”竞赛。2.3万名妇女参赛,收入5千元以上妇女700人、万元以上550人,15名
妇女被评为全国、省、市、县生产能手、女状元。1993年,宣传贯彻全国妇联第七次代表大会
和县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改变自卑、依附心理,增强敢闯敢争意识。胡吉吐莫镇赛罕他拉村
兰秀芬大胆发展生猪生产,购瘦肉型母猪10头,公猪2头。白音诺勒乡 54名妇女走出家门,摆
摊卖水果和服装等。1995年,全县妇女发扬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发展各业生产。
主要从事5个方面生产:1、养殖业。1.1万多名妇女从事养殖业,养奶牛 2.1万头,猪8万多口,
禽80万只,兰狐、貉子10万多只。克尔台乡乌相琴养奶牛28头,承包草原1500亩,基本形成庄
园式牧场。2、编织业。6 400名妇女从事编织业生产,年编苇帘100万片,苇席 40万片,苇箔
10万片,蒲草包6万个,蒲草褥子 4万个,创产值600万元。于丽华、梁瑞萍等一批编织能手被
树为先进典型。3、庭院经济。1.2万名妇女利用庭院扣棚种菜和栽植果树,其中少数民族聚居
的胡吉吐莫镇有45户扣塑料大棚,建温室12处。全县开发利用庭院面积4 300亩,其中蔬菜3 000
亩,果树1 300亩。涌现出郝秋香、常桂兰等一批发展庭院经济先进典型。4、从事采集生产。
上千名妇女春采黄花和山杏,夏采中草药和蘑菇。年采中草药30万公斤,蘑菇 1万公斤,黄花
5千公斤。5、发展个体经济。3700多名妇女开办小卖店、食品加工厂、饭店、旅店等。1996年,
城镇各系统女工委员会在产权制度改革中,教育和引导女职工更新观念,大胆闯市场。商业系
统有26名女职工投资入股,115名女职工承包柜台, 28名女职工自谋职业。1997,开展岗位成
才“巾帼建功”活动。卫生系统女工开展满意在医院、服务在基层活动,工商银行女工开展学
本领、练硬功、当先锋活动,经贸委实施女工再就业工程。当年,宏伟兰狐育种场总经理王宏
伟被评为省“巾帼建功”标兵。1998年,为推动下岗女工再就业,县妇联建立女职工信息服务
中心1处,为1 546名下岗女职工提供120多条就业信息,组织 50多名下岗女职工开办销售童装、
童 鞋系列物品一条街。王宏伟被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授予 “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1999年,
树立徐月娟不等不靠谋生计、顽强拼搏闯市场;贾立君不坐办公室,自办食品城;温秀梅开创
“温秀梅毛衣编织店”等先进典型。全年安排下岗女工 164人,16名妇女外出打工。王宏伟被
省妇女联合会授予省巾帼创业带头人称号。2000年,引导妇女发展特色经济和规模化养殖。全
县妇女种植特色作物富硒康谷子、薏米、小黄豆、红小豆等5300亩。胡吉吐莫镇新华村李桂芬
种红小豆、黄豆、绿豆、黄绿豆等豆类作物150亩,年纯收入2.3万元。县妇联与有关部门协调,
贷款73万元,重点扶持典型养殖示范户400户,其中养牛100户,养羊100户,养猪禽100户,养
大鹅100户。克尔台乡太平庄马淑芹养金锭鸭1300只,腌咸鸭蛋出售,年收入7万元。胡吉吐莫
镇马铁匠村白桂荣养奶牛12头,日产鲜奶210公斤,年收入9万元。2002年,下发“畜牧兴家”
三年工程实施方案。县妇联与有关部门协调为2 000多名妇女贷款1 530万元,用于发展家庭养
殖业生产。2003年,有4.3万名妇女参加“畜牧兴家”活动,养奶牛 7.8万头,肉牛5万头,羊
15.2万只。涌现出刘桂霞、张玉华等先进典型。泰康镇董丽萍、敖林西伯乡王秀杰被评为十大
养殖状元。县妇联下发《关于开展鹅经济竞赛活动实施方案》。全县妇女通过三种渠道筹集启
动资金:1、自筹。利用自家积蓄或向亲友借取。2、赊购鹅雏。养鹅大户、妇女干部帮贫困妇
女赊鹅雏,卖鹅还本。3、贷款。共为养鹅户贷款110万元。把一心乡民主村定为养鹅专业村,
为153名妇女发无息贷款6万元,养鹅2万只,创经济效益20万元。全县妇女养大鹅 61万只。同
年,全市妇女实施“畜牧兴家”现场会在本县召开,县妇联以《抢抓机遇,以牧兴家,努力探
索妇女发展经济的新途径》为题做典型经验发言,敖林西伯乡杏树岗村养牛大户王秀杰做《养
牛致富艰辛路,历经磨难见彩虹》先进典型经验介绍。《中国妇女报》以《脱贫致富奔小康》
为题报道本县妇联开展“畜牧兴家”活动。《龙江妇女》杂志、《大庆日报》也相继报道本县
妇女“畜牧兴家”活动情况。

  八 妇女扶贫

  1986年,县妇联提出“抓竞赛、促脱贫、帮根本、共致富”口号,开展“四自”教育,教
育贫困妇女去掉自卑感,做自强不息奋发向上强者。采取妇女组织扶贫、妇女干部扶贫、“十
能手”扶贫,把扶贫工作做为创“四优”和“十能手”竞赛活动升级内容。全县 249名妇女干
部和“十能手”扶持243户贫困户,为37户贫困户解决种子2 290斤,为11户解决化肥2160公斤,
为6户解决饲草2 000斤,为84户解决生活用品175件。县妇联扶贫 8户,当年7户脱贫。烟筒屯
镇妇联和基层妇代会扶贫18户,解决贷款1 460元,种子250斤,化肥1 000斤,当年 15户脱贫。
烟筒屯镇妇联被省评为扶贫先进单位,养牛能手杜喜华被评为省扶贫先进个人。1987年,采取
科技扶贫。他拉哈镇科技能手王明丽向5户贫困户传授蔬菜种植技术,5户当年脱贫。泰康镇妇
联主任到北街基屯向10户贫困妇女传授地膜覆盖种蔬菜新技术。敖林西伯乡妇女干部吕学凤得
知活鹅拨毛致富信息,与保如浩特村妇代会干部帮助佟亚坤解决资金,从吉林省购鹅雏 500只
饲养,当年脱贫。全县有261名妇女干部和科技能手扶持贫困户300个,197户脱贫,脱贫率66%。
1988年,扶贫采取三种办法: 1、县、乡、村妇女组织包村帮户。县妇联包烟筒屯镇和光村,
解决平价化肥10吨,柴油3.5吨。敖林西伯乡妇联帮助保如浩特村发展庭院蔬菜生产,为5户贫
困户无偿提供秧苗1万株。克尔台乡前伍代村妇代会组织6名贫困户妇女办“友谊鞋垫加工厂”,
半月时间生产鞋垫1 800双,收入 1 300元。2、送技术到户。烟筒屯镇南阳村妇代会向贫困户
陈兰香传授养鹅技术,贷款买鹅饲养,当年收入7 300元。3、生产能手扶贫。一心乡胜利村张
丙有养貉狐技术,为18户贫困养狐户当技术员,18户当年脱贫。1997年,对11个乡(镇)贫困妇
女情况进行调查,全县有贫困妇女4952人,占全县贫困人口 26.4%。开展女能手一帮一结对子
扶贫活动,结对子 500户。采取出机动车帮助耕种、解决资金和物资的办法扶贫。他拉哈镇37
名妇女干部和女能手出动14台小四轮为14户贫困户助耕。泰康镇妇联为贫困妇女捐款 1 000元。
一心乡为王玉珍协调贷款 2万元,用于杨树插条育苗和地膜覆种玉米。1998年,县妇联为贫困
户赊鹅鸡雏1.5万只,克尔台乡妇联筹集并投放扶贫款2万元,胡吉吐莫镇妇联为17户贫困妇女
联系种子800斤、化肥50袋,资金2 000元。全县妇女干部为贫困妇女捐衣物3 824件,捐款1万
多元,献工 1 100多个。1999年,县妇联按照县委“一年受灾、一年恢复”的工作安排开展妇
女扶贫工作。春播时节,市妇联为胡吉吐莫镇敖包村12户受灾户送资金和化肥近万元。县妇联
为他拉哈镇8户受灾户送资金8 000元。克尔台乡为30户贫困母亲引进王光美基金会资金10万元
建“四三”型温室30栋,户年收入1.5万元。全年共为贫困妇女解决资金36万元,化肥 24吨。
2002年,开展巾帼扶贫“四个一”活动,(即为贫困妇女提供 1条致富信息,引进1个致富项目,
传授1门致富技术,解决1个实际困难。春播时,为938名妇女贷款300万元,协调各种春播物资
价值约10万元。2003年,扶贫工作以发展鹅经济为主线,为70户贫困妇女协调扶贫款10万元,
购进鹅雏 5万只。同年,市妇联“扶贫济困送岗位”招聘现场会在本县召开,上千名下岗女工
参加招聘会,53人与市区14家企业单位签订意向性协议。

  九 从政与社会活动

  1985年,全县妇女干部1167人,占干部总数的36%。

  1987年,县妇联发表《倡导社会新风,革除封建陋习》公开信,开展争做“新女性”活动。
克尔台乡官尔屯村魏淑琴订婚不要彩礼,结婚时,男方骑自行车接亲。1990年,全县妇女响应
县妇联号召,参加“鹤城女子支农爱国储蓄”活动。到 6月30日,共储蓄33万元。1991年,组
织妇女参与社会综合治理工作,开展妇女“参防参治”竞赛活动。全县成立妇女禁赌会 146个,
妇女义务调解员288人,护院员522人。禁赌35次,抓赌 47次,调解婚姻家庭纠纷103件。评选
出县“参防参治”先进妇女干部20人,先进妇女30人,先进妇女组织15个。推荐出席市“参防
参治”先进妇女干部和妇女各2人、先进妇女组织1个,出席省“参防参治”先进妇女组织 1个。
同年,1名女干部就任副县长。

  1995年,腰新乡好尔村妇代会主任被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县实验小学校长、市劳动模范标
兵卢淑华的先进典型事迹和照片被列入市铁人展览馆。1997年, 1名女干部任县委常委、宣传
部长,各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均配齐女副书记或女副乡(镇)长。

  1998年,在抗洪抢险期间,全县成立24支妇女抗洪小分队,为抗洪前线运送给养、分发慰
问信。巴彦查干乡泰和村妇女捆扎草龙和收集编织袋各万条,送到提上,村妇代会帮助 200多
个家庭转移到安全地带。胡吉吐莫镇赛罕他拉村有80多名妇女与男人一样,修筑鲤鱼嘴大堤,
奋战3天3夜,既保住自己家园,也保住大庆。县妇联被评为省级抗洪抢险先进单位。

  1999年,在揭批“法轮功”运动中,县妇联召开科技致富典型与参加修练“法轮功”转化
妇女座谈会, 用正反典型教育妇女相信科学,反对迷信,129名参加修练“法轮功”的妇女认
清是非,脱离“法轮功”组织。5月,省开展禁毒专项斗争,县妇联组织1 000名妇女参加全省
禁毒知识竞赛。

  2002年,全县妇女为大庆市对口支援的西藏自治区康马县贫困儿童捐款1万元。

  2003年,全县有女干部2556人,其中副处级2人,科级、副科级 54人。女干部占干部总数
的43.1%。

  十 妇女儿童权益维护

  1986年,县妇联制定《普及法律常识五年规划》和《86年普法实施方案》,印发法律知识
问答 4期,学习材料7000份。他拉哈镇办村级妇女干部培训班,学习《婚姻法》、《继承法》、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暂行规定》。克尔台乡妇联与司法助理调解
买卖婚姻 1起。1987年,对一镇四乡、两个国营农牧场进行《关于妇女在婚姻家庭所处地位的
调查》。通过调查分析,我县妇女在婚姻家庭中所处地位主要分三种状况: 1、妇女在婚姻家
庭中与男人享有同等权利并处于同等地位的占 76%。2、妇女在婚姻家庭中起主要作用的占15%。
3、妇女在婚姻家庭中处于不平等地位的占9%。不平等存在3种情况:一是虐待程度不明显的占
6.2%。二是有虐待行为,但没有严重后果的占2.3%。三是虐待严重,导致感情破裂的占0.5%。
4月4日,黑龙江日报刊登《一桩残害妇女案始末》一文,县妇联以此为题在全县妇女中开展大
讨论。腰新乡后新村妇女魏玉霞过去不懂法,丈夫打她骂她,她都受着,实在忍不下去就想喝
药自杀,通过大讨论,认识到人身权利不可侵犯,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1988年,开展维护妇
女权益百题法律竞赛活动,发试卷123份,280名妇女参加答卷。1990年,《婚姻法》颁布40周
年之际,举办《婚姻法》讲座10次,办《婚姻法》为主题的法律知识培训班13期,培训1120人。
1992年6月6日,县委、县政府在县政协会议室召开《妇女权益保障法》宣传动员大会,同时宣
传《关于严禁卖淫嫖娼的决定》和《关于严惩拐骗绑架妇女儿童的犯罪分子的决定》。毛线厂
党委规定妇女孕期、哺乳期不参加企业优化组合。他拉哈镇布拉和村妇女乔玉荣被丈夫打死,
县妇联调查核实后,为乔死鸣冤喊屈,乔的丈夫张学瑞被判处死刑。1993年,宣传贯彻《九十
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和《未成年人保护法》。泰康镇第五小学教师用教鞭打学生,社
会反响很坏,泰康镇党委、县教委在第五小学召开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现场会,打学生的教
师作检查,予以行政记过处分,扣发全年奖金。1995年,县人大、县政协视察《妇女权益保障
法》和《实施细则》执行情况,对泰康镇良种场一农工丈夫限制妻子人身自由一案,进行法制
教育,丈夫向妻子赔礼认错。1997年,是 《妇女权益保障法》颁布实施5周年。县机关工作委
员会为300名女职工进行身体检查,粮食系统出资2万元为332名女工做妇检,为579名女工的独
生子女投资保险。同年,县妇联和县法院联合下发《关于法院与妇联组织建立联系制度,依法
维护妇女合法权益联合决定》,对妇女李淑华受严重人身伤害案,联合审理,李的丈夫被绳之
以法。1998年 4月,为《一法一则一规划》宣传月,各级妇联组织利用广播、电视、板报进行
宣传。 泰康镇、克尔台乡举办妇女与法知识竞赛,100多名妇女参赛。45名劣迹妇女被帮教,
制止妇女参赌182人次。同年,洪水过后,全国妇联和市妇联各投资 10万元,在胡吉吐莫镇建
436平方米幼儿园1座。市妇联捐送资金1.14万元,救助38名女童。1999年 4月,集中宣传《妇
女权益保障法》、《母婴保健法》,出板报224块,挂街道横幅13条,印发宣传资料1 000份。
并实施保障女童完成9年义务教育“春蕾计划”,市妇联为本县28名女童捐助学款1.6万元,县
妇联为即将辍学女生王灵莉资助 2 000元。2000年,本县基本完成《九十年代杜尔伯特蒙古族
自治县儿童发展规划》、《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妇女发展规划》和《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
家庭教育“九五”计划》。2002年 4月,开展“倡扬家庭文明新风,坚决制止家庭暴力”普法
宣传月活动。召开宣传动员会12次,设法律咨询台 12个,接待2 80多人次,印发传单2 700份,
举办法律知识培训班12期,600名妇女参加培训。同年,孤儿张丽娟在妇联资助下,完成9年义
务教育,考入大庆石油管理局卫生学校。妇联与学校协调减免张丽娟学费一半 (2万元),同时
筹资8 000元,送其上学。2003年,县妇联组织400名妇女参加省妇联举办的“圣泰杯”保护妇
女合法权益法律知识竞赛。征订《妇女实用法律手册》400册,设妇女法律援助电话2个、法律
援助机构2处。全年与法院联席办案23起,召开专案分析会10次,立案10起,解救被拐卖妇女2
人。《黑龙江妇女》刊载县妇联《联席办案制度是维权工作的有效途径》一文,县妇联主席陈
玉霞被评为全国维权工作先进个人。“春蕾计划”实施过程中,为287名女童和4名女大学生捐
款12.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