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民兵组织

第三章 民兵

第一节 民兵组织




  1986年,根据党中央、中央军委关于新时期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指导方针及“合理调
整组建范围,适当压缩组建任务,努力减轻群众负担,改进编组方法”的原则进行民兵组织整
顿。全县编成12.7高射机枪连(简称:高机连)3个,195人;八二无后坐力炮排 1个,22人;八
二迫击炮排1个,22人;六0迫击炮排3个,68人;打坦克爆破班11个,132人。卫生排 1个,30
人。通信排3个,80人;反坦克火器排 1个,20人。落实民兵总数4 555人,同时,为六十八师
落实补充兵员 2 579人。1987年,从适应国民经济建设和应急动员的需要出发,突出预备役专
业分队这一重点,进一步调整布局,均衡负担,合理编组。全县编成八二迫击炮排 2个,44人;
六0迫击炮排5个,95人;12.7高机连3个,195人;通信排3个,90人;卫生队1个,30人;军械
维修队1个,70人;反坦克火器排2个,44人;打坦克爆破班11个,132人;游击队11个,352人;
预备役汽车连1个,150人。共计1 202人。

  1991年,党中央提出“控制数量,提高质量,抓好重点,打好基础”的要求。通过组织整
顿,全县民兵数量进一步压缩,编成民兵团1个,营11个,连40个,排147个,班 406个,共计
12 086人。其中基干民兵3 770人,普通民兵8 316人。1992年,以《兵役法》和《民兵工作条
例》为依据,重点抓农村乡(镇)民兵连、专业技术兵、民兵干部和基干民兵队伍建设,编成民
兵团1个,营11个,连11个,排42个,班142个。共计12 000人,其中基干民兵4000人,普通民
兵8000人。编成应急分队1个,50人;侦察连1个,30人;通信连1个,30人;八二迫击炮连1个,
60人;卫生队1个,30人;军械修理连1个,70人;打坦克火器排一个,40人;通信排 1个,62
人。共计 420人。1997年,民兵组织建设以应急分队、民兵信息网和专业技术兵为重点,围绕
适应“两个转变”,优化编组结构,打好战时动员基础。1998年,省军区对民兵组织建设的部
署是以民兵专业技术分队、应急分队、高技术分队为重点,分别对城市和农村民兵进行调整。
调整的原则是每个乡(镇)编 2个基干连,行政村编一个基干班,农、林、牧、渔场各编一个基
干班。普通民兵连、排、班体制不变,人数不变。城镇以企业为主,侧重防爆分队、专业技术
分队。农村以行政区为主,尽量向乡镇企业扩编。人口稀少的地方可以以乡镇为单位,集中编
配基干民兵。女民兵以县为单位,控制在民兵总数的 1%左右。2001年,全县基干民兵1 775人,
普通民兵数量仍按基干民兵的两倍编成,优先保证退伍军人编入。仅应急分队适当调整外,其
他不作调整。重点加强应急分队、专业技术分队和信息网的调整补充。另外,各单位在总任务
数外,编10%的机动民兵。全县民兵编12个步兵连,一个应急分队,9个技术分队,12个民兵信
息网(点),信息员12人。

  2003年,基干民兵1819人,普通民兵3638人。其中应急分队(连)1个,步兵连12个,侦察
连1个,通信连1个,八二迫击炮连6个,八二无后座力炮连1个,军械修理排 1个,信息站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