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一化三改”
九 “一化三改”
1953年 8月11日,周恩来总理在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传达毛泽东主席的指示:“从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
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
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简称“一化三改”。
1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1948年3月,县委号召全旗农民换工插犋,开展大生产运动。春,共建互助组1 665个。1951
年,县委结合爱国丰产运动对农民进行互助合作和社会主义前途教育,使广大农民认识单干不
如互助,互助不如合作的道理。12月,六区马场王义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成立。1952年 3月,
九区前新屯邓维忠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成立。两个合作社共有社员91人,土地 388垧,新式马
拉农具2套。1954年秋,全旗共有老社66个,新建社133个,渔业社2个,蔬菜社1个,入社农户
5 100户,占农户总数51%。1955年,入社农户5 800户,占农户总数68%,已实现 5个合作化区
(三区、五区、六区、七区、九区),34个合作化村,建成 232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初级农
业生产合作社是在私有制基础上,实行土地入股,统一经营。牲畜、农具及其他生产资料入社,
或者付给租金,或者仍归个人所有,由社统一管理使用。同年,旗委根据中共七届六中全会关
于“试办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指示,将九区黎明一社试办为高级社,并命名“和光社”。
1956年,掀起大办高级社高潮。年末,全县共办高级社76个。其中,蒙汉联合社28个,蒙族社
7个,有98.5%的农户入社。组织形式有三种:一村划为一社的57个;多村、多屯联合组成一个
社的4个;一村划为多社的15个。入社农户15 656户。平均每社 206户。最大的高级社585户,
最小的高级社13户。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取消土地私有,社员的耕畜、农具等生产资料作价入
社。归集体所有。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2 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1952年,乳粉、被服、木业 3个合作社相继成立。乳粉合作社是由旗政府动议,入社以自
愿为原则情况下成立的。旗政府予以贷款,建筑厂房和购置设备,社员以牛奶为入股投资。被
服合作社是由县联社组织10余家私人成衣铺成立的,以缝纫机为入股投资。木业合作社是县联
社将军属木铺改建而成。3 个合作社共有社员186人,资金3亿元(旧人民币)。1954年,铁业合
作社、皮革小组成立。社员以工资、工具、原料入股,每人 1股,多余资金算做存款。社内评
定工资,按月支付,年末按股分红。社员民主选举监事会和理事会,理事会选举主任(经理),
大政方针通过理事会研究制订,主任执行,监事会监督主任工作。
1955年 3月,旗人委根据省财经工作会议的决定,采取宣传教育、清产核资、改善经营、
增加贷款、支持复业等一系列措施对私营商业一面改造、一面安排。有 6家商户被改造成为国
营商业经销户。10月,省私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会议召开,会上提出对私营工商业、手工业和
小商贩改造的初步规划和具体形式。11月,旗委一方面在国合商业中贯彻省的会议精神,另一
方面指示泰康镇党委配合工商业联合会,组织城镇私营工商业者展开讨论,明确企业、个人前
途与社会主义改造的关系。12月,旗委成立私改领导小组,旗委书记田凤山任组长,下设办公
室,分 3个工作组。即城市私营商业改造工作组、城市手工业改造工作组、农村手工业和小商
小贩改造工作组。同月,有两家手工业户和31名手工业者分别加入木业、 被服、铁业等社,8
家白铁铺、7家麻绳编织户分别成立一个合作小组,皮革小组建成皮革合作社。1956年1月16日,
有19个行业申请公私合营和合作。1 月20日,旗委私改领导小组批准泰康镇内百货、中药、饭
馆、糕点、照像、浴池、理发、洗染、旅店、大车店、饲料、酱园等12个行业44户为 6个公私
合营单位,下杂货、食品杂货(包括两户摊贩)、干鲜鱼菜等 3个行业27户为合作商店,肉食、
摊贩2个行业20户为国营经销户,两家木厂为公私合营单位,两家弹棉铺、1 家衣庄、1家鞋店
加入合作社。旗委、旗人委召开大会,宣布第一批公私合营单位与合作商店名单,各行各界热
烈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张灯结彩,扭起秧歌,并向旗委、旗人委、旗工会、泰康镇党委等
单位献旗报喜。1月下旬,旗私改领导小组陆续批准 1家粉坊为公私合营单位,4家麻花店为合
作商店,3家锒牙店、7 家煎饼店为合作小组,16家糖果摊贩为国营代销户,2家私人旧物家俱
店为国营代购户,2家肉食店、3家烟麻店、5家小百货和饮食店为国营经销户,8家豆腐坊为豆
腐合作社,白铁小组转为白铁合作社,11名手工业者加入合作社、组。同期,农村以区镇为单
位,成立 4个手工业联合社,12家小商户变为供销社门市部,18名小商贩变为供销社代购、代
销员。1 月末,社会主义改造基本结束,旗私改领导小组着手对接受改造的私营商业、手工业
进行清产估价、处理债权债务以及解决股额、增资、人事安排等问题。9 月末统计,全旗私人
商店 152户,实行公私合营的42户,组成合作商店的35户,变为经销、代销、代购店(员)的69
户,被吸收到国营企业的1户。小商贩124户,实行公私合营的14户,组成合作商店的35户,组
成合作小组的 8户,变为经销、代销、代购店(员)的62户。私人工厂5户,实行公私合营的4户,
被吸收到国营企业的 1户。手工业65户,组成合作社和个别加入合作社的29户,组成合作小组
的27户。全旗共形成合营商店、服务饮食店10个,合作商店、服务饮食店6个,饮食合作小组1
个,合营工厂3个,手工业合作社19个,手工业合作小组4个(包括改造前的社、组)。共计从业
人员860人,资金3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