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土壤
第四章 土壤植被
第一节 土壤
本县土壤划分 7个类型,20个亚类,37个土属,79个土种。
一 砂土
主要分布在境内砂岗和坡地上部,占全县土壤面积的 33.9%。其特点是:通体含砂,黑土
层薄,保水、保肥能力差,易受风蚀。该类土分为生革砂土、黑钙土型砂土、草甸土型砂土。
岗地生草砂土 集中分布在敖林西伯、白音诺勒、胡吉吐莫等乡(镇)的砂岗上。发育在风
积物的母质上,有生草化过程,是一种幼年土壤,质地较粗,层次分化不明显。
平地生草砂土 多分布在腰新屯乡、江湾乡、胡吉吐莫镇平地砂垄上,成土母质为风积物。
岗地石灰性生草砂土 分布在敖林西伯、一心、白音诺勒、克尔台等乡。其中敖林西伯面
积较大,占本土层面积的19.1%。
平地石灰性生草砂土 分布在白音诺勒、克尔台、一心等乡。巴彦查干、江湾乡也有零星
分布。该土壤的剖面特征和岗地石灰性生草砂土相似,有机质含量高于岗地石灰性生草砂土。
砂底黑钙土型砂土 集中分布在敖林西伯乡、克尔台乡的平地稍高处,母质为风积砂,土
体结构类似黑钙土,表层有较厚的黑砂土层。通体质地轻,砂壤表层以下有石灰反应,有明显
钙积现象,剖面层次明显。
粘底黑钙土型砂土 是黑钙土型砂土亚类中的一个土属,所处地形和植被与砂底黑钙土型
砂土相似。成土母质为风积物,土壤较细,一般为轻壤,显现出上砂下粘两层性。
平地草甸土型砂土 主要分布在平地上,成土母质为冲积砂,表层厚度 7—27厘米,颜色
灰或棕灰,质地砂壤—砂,结构散松,心土向下有锈斑、锈纹和软的铁锰结核。此种土壤以巴
彦查干乡尤为典型。
盐化草甸土型砂土 分布在平地的稍低处,母质为冲积砂,植被有碱草、芦苇等。土壤表
层显灰白色,石灰反应强烈,心土层或底土层有锈斑。质地砂—砂壤。
砂丘流砂土 分布在平原的岗丘上,海拔高度 172米,母质为风积砂。土壤剖面无层次,
表层口各疏松,稍有腐烂或半腐烂根系。质地是松砂,颜色浅黄,有机质和全量养分含量极低。
二 黑钙土
黑钙土类,当地群众称为“破皮黄。”这部分土壤占土壤总面积的 10.4%,各乡(镇)均有
不等量的分布。该类土分为黑钙土、碳酸壤黑钙土、草甸黑钙土、碳酸盐草甸黑钙土共 4个亚
类,10个土属。其共性是均分布在波状平原中的平地和岗平地上,母质为黄土状堆积物,有石
灰反应,有蒙丝体和石灰斑块,有机质含量较高,是本县主要的农业用地。
粘底黑钙土 黑钙土亚类中的一个土属,耕地的耕层厚度 7—38厘米,主要分布在漫岗和
岗间平地上。成土过程为腐植积累和钙的移动淀积,母质黄土状堆积物,质地较细。以克尔台
乡后伍代村、腰伍代村为典型。该土壤表层有机质偏高,是良好的农业用地。
砂底黑钙土 黑钙土亚类中的一个土属,所处地形部位和成土母质与粘底黑钙土相似,只
是底层为砂质,分布在白音诺勒乡等。
砂壤质黑钙土 是黑钙土亚类中的一个土属,其特点是剖面通体含砂量高,质地较轻,以
白音诺勒乡龙坑村为典型。
砂底碳酸盐黑钙土 碳酸盐黑钙土亚类中的一个土属。主要特性是通体有石灰反应,心土
层有较多的蒙丝体和灰斑块,底层为细砂。
粘底碳酸盐黑钙土 特征是心土和底土质地粘重。质地属中壤—重壤,以泰康镇较为典型。
砂壤质碳酸盐黑钙土 特征是通体含砂量多,质地较轻,母质为堆积砂黄土。以一心乡为
典型。
粘底草甸黑钙土 主要分布在波状平原与平地的稍低处,有石灰反应,或出现蒙丝体,底
土层粘重,有明显绣斑、绣纹,母质为黄土状粘质沉积物,以江湾乡尤为典型。
砂底草甸黑钙土 特征是底土层为砂,其它与粘底草甸黑钙土相似,以他拉哈镇较为典型。
粘底碳酸块草甸黑钙土 特征是通体有石灰反应,通气性较好,保水保肥性能不如粘底碳
酸盐草甸黑钙土。易受风蚀,是本县较好的农业用地,主要分布在烟筒屯镇。
三 草甸土
草甸土类是直接受地下水浸润,在草甸植被下发育而成的非地带性半水成土壤,分布在嫩
江沿岸及低平地,面积占全县土壤面积的44.2%。
草甸土类类型较多,在全县境内分布比较零星。由于它有机质量高。土质较肥沃,水分干
湿交替。土壤潜育明显,剖面中可见到铁子、锈斑及灰色的潜育斑,是本县主要的农业土壤。
该土类分为:草甸土、碳酸块草甸土、石灰性潜育草甸土等6个亚类,11个土属。
粘底草甸土 分布在河漫滩和一级阶地中的平地、低平地。特征是通体无石灰反应,各层
过渡不明显。潜在肥力高,有后劲、没前劲。以他拉哈镇安平村较为典型。
砂底草甸土 特征是母质层为砂,其它与同亚类的粘底草甸土相似。分布在第二良种场等
地。
粘底碳酸草甸土 特征是通体或某一层有石灰反应,土层有锈斑。以烟筒屯镇中南部分布
较多。
砂底碳酸盐草甸土 特征与同亚类粘底碳酸盐草甸土相似。以巴彦查干乡和南村较为典型。
粘壤质盐化草甸土 分布在河漫滩、无尾河下游稍低平地。常与盐碱土插花分布,母质为
冲积物。成土过程是草甸化、盐化。剖面特征表层亚表层颜色灰白,有积盐特征。有机质含量
较高。色较深,通体质地粘重,有石灰反应。该土壤盐碱土相混不宜开荒种地,做为牧业基地
较好。以白音诺勒乡他拉红村放牧地较为典型。
砂壤质盐化草甸土 特征是通体含砂量高,质地较轻,腐殖质积累较少,色浅,与同亚类
粘壤质盐化草甸土相似。以巴彦查干乡较为典型。
碱化草甸土 分布在县境内平地、低平地,常和盐碱土或盐化草甸共存。母质为冲积物,
通体或某层有石灰反应,亚表层有明显的柱状碱化层,与盐化草甸土具有明显的差异。质地粘
重,土体较紧,颜色较深,黑土层薄,剖面层次明显。此种土壤碱化层较厚,但表层含盐少,
草甸植被生育好,可发展牧业。以巴彦查干乡前巴彦他拉村放牧地尤为典型。
粘底潜育草甸土 分布面窄,多分布平原中的蝶形洼地。黑土层薄,质地粘重,除草甸化
过程外,还有潜育化过程。心土层往下至底土层上部有锈斑,底土层有潜育斑。此种土壤水份
状况好,表层有机质含量高,适合于农业生产。以腰新屯乡兴隆村较为典型。
砂底碱育草甸土 特征是母质为砂,其它与同亚类粘底潜育草甸土相似。以江湾乡拉海亮
子南较为典型。
粘底石灰性碱育草甸土 特征是通体或一层有石灰反应,质地属中壤一重壤。以巴彦查干
乡乌古墩放牧场为典型。
砂底石灰性潜育草甸土 特征是母质层为砂,其它与同亚类粘底石灰性潜育草甸土相似。
此种土壤水份状况好,有机质含量偏高,肥力中等,适合于农牧业生产。
四 碱土
此土壤占全县土壤总面积的0.8%,分布在低平地。碱土的形成过程是碱化过程,附加盐化
过程。母质为粘质沉积物,表土轻质化,土体呈强碱性反应。
碱土类分为草甸碱土一个亚类和盐化草甸碱土一个土属。特征是表层为灰色土层,土体紧,
层次过度明显,部分碱土土壤与盐土及盐渍化土壤呈复区分布在草原上。
盐化草甸碱土通体有石灰反应,较薄的腐殖层,以下为柱状或梭柱状碱化层。此种土壤透
性不良,耕性差,对植物根系不利,发展牧业为宜,不宜开垦耕地。以他拉哈镇六家子村毛都
西那放牧场较为典型。
五 盐土
盐土占全县土壤总面积的0.8%,绝大部分是末垦草原。主要分布在低平地处,多呈斑状,
与盐化草甸土等呈复区存在。土壤母质为冲积物,盐化过程是盐土形成的主要过程。颜色灰白,
层次过渡不明显。盐土分为草甸土和碱化土两个亚类,苏打草甸盐土和苏打碱化土两个土属。
草甸盐土 土壤的表层有盐结皮,以他拉哈镇康平村东南草场为典型。
碱化盐土 土壤形成以盐化过程为主,附加碱化过程。呈斑状分布,与盐渍化草甸土及碱
土呈复区分布。颜色灰白,其下有明显的梭柱状结构,湿时粘紧,平时坚硬,以他拉哈镇六家
子村较为典型。
六 泛滥土
泛滥土占全县土壤总面积的0.3%,分布低平河漫滩处。划分为石灰性生草泛滥土一个亚类
和砂底石灰性生草泛滥土一个土属。母质为冲积物,主要成土过程是生草化。以巴彦查干乡公
屯村东北荒地较为典型。
七 沼泽土
沼泽土是一种水成型土壤,分布在低湿地、河曲地,土壤母质为河湖相沉积物。主要成土
过程是草甸沼泽化过程。表层有较厚的腐殖质层,有锈斑,表层以下有潜育层。此土壤占全县
土壤总面积的9.6%,划分为生草甸沼泽土和草甸沼泽土两个亚类,芦苇草甸沼泽土、石灰性革
甸沼泽土、蝶形洼地生草沼泽土三个土属。
芦苇草甸沼泽土 分布在沼泽土区内常年积水较深的部位,表层有大量植物活根和残体。
县境内此壤占全县土壤总面积的5.7%,以烟筒屯镇三合村较为典型。该土壤有利于养鱼、育苇
发展副业生产。
石灰性芦苇草甸沼泽土 成土过程是草甸沼泽化附加积钙过程,剖面特征有石灰反应。土
壤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养鱼、育苇。
蝶形洼地生草沼泽土 母质为河湖相沉积物,主要成土过程是生草潜育过程。表层多锈斑、
潜育斑,底层为灰兰色的潜育层,分布在江湾乡等蝶形洼地。此种土壤有机质偏高,潜在肥力
大,显酸性,适宜种植早熟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