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植被

第二节 植被




  1980年调查,县有天然草场面积469.6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50.7%,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区,
地形不复杂,植被类型较明显。共分3大类,9个植被类型。

  一 草甸草原类

  草甸草原地带性植物以中旱生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为建群种,丛生和根茎性禾本科牧草占优
势,有40%左右的杂类草,面积408.9万亩,占草场总面积的 87%。土壤主要为草甸土和沙土。
草层高度一般在15—55厘米之间,植被总盖度55—85%,植株密度平均每平方米300株左右。一
年生植物较少,植被复合体较明显,由禾本科、菊科、豆科和杂类草等组成。禾本科牧草有羊
草、野古草、隐子草、贝加尔针茅和洽草等;豆科有兴安胡枝子、细叶胡枝子、五脉山黧豆、
野苜蓿、草木樨、山野豌豆和黄蓍等;杂类草有菊科在内的蒿属植物和萎陵菜、蓬子菜等。

  草甸草原可食性牧草多,草质良好,产量较高,11个乡(镇)和各场均有分布,共分 7个类
型。

  羊草+杂类草类型 分布在沿河、 湖泡周围和低河漫滩与泡子相连的漫岗缓坡上以及低洼
地的底部。其土壤潮湿而较疏松,黑土层可达25厘米左右。水分充足,肥力较高,特别适于羊
草群落的繁殖和生长,往往形成纯羊草群落。但由于干旱、草场退化严重,加上不合理利用,
纯羊草群落已日宜减少。混生种有西伯利亚蓼、碱地肤、星星草、蒲公英、地榆、凤毛菊、沙
参、萎陵菜、芦苇等,这些杂类草约占群落的 25%。五脉山黧豆、扁蓿豆、胡枝子等豆科牧草
占5%。禾本科中羊草占40%,野古草、贝加尔针茅、虎尾草等占 20%。此类草场面积171.7万亩,
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37.6%。植被总盖度72%,草层平均高度50厘米。

  羊草+野古草+杂类草此种类型 常见于沙丘间低平的沙质漫坡地,表面有1—2厘米新积沙
层,沙质疏松,土壤有机质较差,水分来源主要靠大气降水。植被稀疏,种类组成较复杂。主
要以羊草和野古草为建群种。二者互为优势和亚优势。革层高度45厘米左右,羊草占群落组成
的44.4%,野古革占43.9%,胡枝子、扁蓿豆等豆科牧草占6%,杂草占5.7%。优良牧草占整个群
落组成的80—90%,植物分布均匀。伴生有金菊、隐子草、地榆、百里香等。 种饱和度每平米
10种以上。本类型草场面积60.9万亩,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13.3%,植被总盖度为65%。

  星星草+芦苇+杂类草类型 分布在地势低洼地带,以耐盐的中旱生植物为主,星星草占绝
对优势。芦苇以亚优势种出现,伴生种有野黑表碱蓬、碱凤毛菊、针蔺、旋复花等。植被总盖
度85%,草层高55厘米,种饱和度6—10种,草场面积18万亩,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4%。

  蒙古柳+野古草+杂类草类型本类型 主要分布在低湿地与漫岗之间,植被层次分明,根茎
性禾本科牧草占优势。野古草占群落组成的 64%,蒙古柳占7%,牛鞭草占9.5%,五脉山黧豆、
山野碗豆等豆科牧草占5.4%,杂类草占14.4%,草层高度55厘米,可食性牧草占75%,种饱和度
5—8种,草场面积19.6万亩,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4.3%。

  针茅+洽草+隐子草+杂类草类型 主要分布在中部和南部的胡吉吐莫镇、 敖林西伯乡、他
拉哈镇、腰新屯乡等。植被群落着生在沙质漫岗上,其土壤干燥,完全依赖大气降水。以贝加
尔针茅为主要建群优势种,占整个群落组成的 54.5%。除针茅外,洽草、隐子草等禾本科牧草
占 34.3%,胡枝子、野苜蓿、黄芪等豆科牧草占4.1%,杂类草占7.1%。草层高度38厘米,植被
盖度70%,种饱和度10—12种之间。草场面积123.2万亩,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26.95%。

  山杏+针茅+杂类草类型 优势种为中旱生丛生禾草、贝加尔针茅、洽草,伴生种有隐子革、
兴安胡枝子、冰革等,主要分布在县中部地区连绵起伏的沙丘漫岗上。中旱生的山杏灌丛发育
良好,分布密度一般较大,在10×10米内就能见五丛,每丛冠幅0.5×0.7米,高 0.7米,形成
灌木层片。优势种占群落组成的33.6%,禾本科牧草占 27%,杂类草占39.4%。草层高度41.2厘
米,平均总盖度55%,种饱和度10种以上。草场面积15.2万亩,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3.3%。

  山竹子+针茅+杂类草 分布于巴彦查干东部大沙丘及程地房子以西和拉海马场以东的沙岗
上。着生土壤为风沙土,植物群落以山竹子和贝加尔针茅构成优势种和亚优势种,二者多呈复
区分布,层次分明。山竹子平均层高80厘米,构成半灌木群丛,占群落组成的 11.9%。针茅占
30.9%。禾本科占33.2%,豆科占6%,杂类草占18%。总盖度70%,种饱和度 6—10种。草场面积
1 720亩,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0.04%。

  二 沼泽草甸类

  由中生和湿生的多年生草木植物混生组成,分布于嫩江沿岸的泛滥地和乌裕尔河形成的湖
泡周围。草场面积48.1万亩,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 10.2%。种类组成比较单一,最多不过10种,
以莎草科占优势,并伴有湿生杂草类。莎草科以苔草为主,以及海乳草、针蔺、水麦冬、歌仙
草、绶草等。伴生植物有小叶樟、拂子草、牛鞭草、星星草、罔草。植被仅小叶樟+苔草+杂类
草一个类型,分布在大山马场、江湾乡、红旗牧场、他拉哈镇、腰新屯乡等江河、漫滩边缘地
区。地下水溢出地表或接近地表,土壤肥沃,植物生长高大、繁茂。小叶樟的发育往往形成纯
群落,构成优势种。其伴生种多为苔草,常与小叶樟呈复区分布。草层高度平均 113厘米,平
均总盖度92.5%,种饱和度每平方米1—6种。

  三 草本沼泽类

  多分布在克尔台乡和烟筒屯镇河流冲积的低洼地。草场面积12.6万亩(不含纯苇地面积),
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2.8%。含盐碱类的浅层积水和富有营养的沼泽土上,生长着高大的草木植
物和低矮草本植物。以禾本科和莎草科为主要建群种。伴生小部分杂草,层次分明,如芦苇、
三棱草、乌拉草、小叶樟、苔草塔头、香蒲、藻类及一些水生杂草等。植被仅芦苇+三棱草+杂
类草一个类型,以芦苇为建群种,平均总盖度80%,种饱和度每平方米2—5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