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野生动物

第三节 野生动物




  一 鱼

  本县主要鱼类有51种,分属于12科。嫩江江段有48种,湖泊中有36种。鲤科鱼类34种,鲑
科及鳅科各3种,鮠科及鲶科各2种,七鳃鳗科、狗鱼科、鳉科、鮨科、塘鳢科、鳢科、鳕科各
1种。黑龙江省鱼类的6个复合体,在本县均有代表性鱼类。有捕捞意义的经济鱼类有鲤、鲫、
草、鲢、鳙、三角鲂、红鳍鮊、翘嘴红鮊、蒙古红鮊、银鲴、餐条、马口、赤眼鳟、鳜、鲶、
六须鲶、黄颡、乌苏里鮠、乌鳢等19种。分布较广、数量较多的还有东北湖


兴凯刺鰟鲅、大鳍刺鰟皱、棒花、泥鳅、花鳅、薄鳅、塘鳢等10种小型鱼类。

   1982年鱼类调查表



  二 虾贝

  本县各类湖泡均有虾类分布。常见的有秀丽白虾,多作为家禽饲料,食用价值不高。湖泡
中除秀丽白虾外,还有中华小长臂虾、日本沼虾,主要分布在连环湖的他拉红泡。其中中华小
长臂虾可占30%,日本沼虾占10%左右,其余为秀丽白虾。

  嫩江及其沟叉均有河蚌分布,连环湖各湖泊也有河蚌分布,但数量不多,为小型种类。

  三 鸟

  本县为鸟类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广泛分布的种类有麻雀、豆雀、赤麻鸭、戴
胜、家燕、白鶺鴒等,典型的北方型鸟类有:灰鹤、红尾伯劳、红喉歌鸲、黄胸鸦等,东北型
代表种类有:罗纹鸭、鹊鹞、丹顶鹤、白眉地鸫、灰背鸫、粟鸦等。草原和荒漠种类如云雀、
角百灵、毛腿沙鸡、大鸨等。

  1981—1982年调查,县境内鸟类149种,隶属16目36科,非雀形目有86种,占所有鸟类58%;
雀形目63种,占所有鸟类4.2%。从居留情况看,夏候鸟占 18%以上。生活在农田及树林间的鸟
类有田鹨、树鹨、斑鸠、麻雀、小鵐、伯劳等。生活在草甸上的鸟类有云雀、小沙百灵、白鹊
钨、凤头麦鸡、鹬类等。生活在苔草沼泽和芦苇沼泽地有各种鹤类,丹顶鹤数量较多。

   鸟类名录









  四 兽

  五十年代,本县兽类资源相当丰富,黄羊、狍子、狐、貉、獾、兔很多。黄羊成群出没在
草原上,一大群竞达几百只。狍子20—30只一群,随处可见。由于对野生动物没有采取保护措
施,致使狍、黄羊、狐、貉、獾、狼、兔逐年减少,有的濒临绝种。1978年,这种乱捕野生动
物破坏自然生态平衡的现象得以纠正。1981—1982年调查,本县共有兽类5目、9科、23种,占
全省兽类总数22.5%。

  兽类名录:

  普通刺猬、狼、狐、貉、香鼬、黄鼬、艾虎、狗獾、旱獭、水獭、草兔、达乌尔黄鼠、普
通田鼠(大眼贼)、麝鼠、黑线仓鼠、褐家鼠、小家鼠、黑线姬鼠、草原鼢鼠(瞎摸触子)、巢鼠、
三趾跳鼠(摇尾巴兔)、狍、黄羊。

  五 两栖和爬行动物

  1981—1982年调查,本县两栖动物1目、3科、4种。爬行动物3目、3科、3种。

  1985年1月,兴隆村渔民在嫩江冰下撒网捕鱼时捕获两栖动物两只。体长2尺余,头似蛙,
尾似鲇鱼,肤黑褐色,无鳍无鳞有4足。渔民将其中一只放回江中,另一只带回村中死亡。

  两栖与爬行类名录:

  花背蟾蜍、无斑雨蛙、黑斑蛙、中国林蛙、鳖、麻蜥、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