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雹、霜、雪灾
第四节 雹、霜、雪灾
一 雹灾
1949年 7月上旬,五大哈哈以北遭受暴风雨加冰雹的袭击,冰雹大的有鸡蛋大,人和牲畜
均受损伤,820亩农田绝产。
1950年夏季,三区(哈布塔)一带遭受雹灾,农田受灾5 566亩。
1952年 7月下旬,八区(他拉哈)遭受雹灾,积冰雹平地有半尺厚,雹粒大的如同鸡蛋。受
灾面积2 400亩,农作物全部被打死,重灾区康平、太平、升平三村,农田全部绝产。
1962年8月,县北部降冰雹,受灾较重的有泰康、一心、克尔台三个公社,成灾面积4 120
亩,农田绝产300亩。
1972年8月16日,县中部遭受冰雹袭击,降雹持续30多分钟。雹粒最大直径有4.5厘米,小
的直径也有1厘米,积冰雹平地约半尺。被冰雹打伤16人。打死马驹2匹。羊7只,猪6头,鸡1 900
多只。受灾地区有敖林西伯、巴彦查干等5个公社21个生产大队,农田绝产2.4万亩。
1976年8月25日,克尔台、烟筒屯2个公社,7个生产大队遭雹灾,成灾面积1.6万亩。
1979年夏季,一心、白音诺勒、敖林西伯、新屯4个公社遭受冰雹袭击,受灾面积3.3万亩,
其中绝产5 290亩。
1985年,他拉哈镇、一心、克尔台、敖林西伯乡遭雹袭,受灾面积1.5万亩。
二 霜灾
1950年9月15、16日两天早霜,八区(他拉哈)的兴平村庄稼冻死,造成粮食减产4—5成。
1964年,全县出现早霜,农田受灾面积5.9万亩,成灾面积5.3万亩。
1965年秋,部分地区出现早霜,农田成灾面积3.1万亩。
1972年5月30日,部分地区发生霜灾,农田成灾面积240亩。
1976年8月,出现低温,9月出现早霜,成灾面积4.3万亩。
1985年秋,白音诺勒乡出现早霜,农田成灾面积3 000亩,粮食减产2—3成。
三 雪灾
1983年4月28日,白天降雨,晚上转为风雪,并逐渐增强,风力由 6级增至9级,气温由零
上10几度降到 0.5度。29日,风力增大到10级,降水量累计达91毫米,形成历史上罕见的特大
暴风雪。
这场暴风雪造成 6人死亡,铁路、公路交通中断,输电线路严重破坏,有线通讯受阻。房
屋倒塌295间,冻死牛3 779头、马939匹、羊8 044只,经济损失达29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