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八节 植物保护

第八节 植物保护




  一 防病

  农作物主要病害有小麦黑穗、赤霉、根腐、锈病,玉米黑粉、大小斑病,谷子白发、黑穗
病,水稻恶苗、绵腐、稻疽病,大豆菌核病等。

  农作物病害以防为主,主要防治措施有以下几种。

  种子消毒 1949年,推广使用化学药剂王铜进行种子消毒。1950年,种子消毒播种面积1 311
垧。1952年,王义、邓维忠生产合作社采用温汤浸种办法进行种子消毒。1953年,推广使用赛
力散代王铜进行小麦拌种和冷水温汤浸种。1955年,部份合作社建立临时消毒站,对主要农作
物种籽进行拌种浸种消毒。1960年。推广使用小麦生石灰水恒温浸种,玉米酸菜水24小时浸种,
高粱55℃热水 5分种浸种和禾制剂一号、福尔马林拌种消毒新技术。1970年,部份浸种和拌种
药剂停止生产,种子消毒量逐年减少,一些已经被控制的病害又有发生。1980年,国内外合成
新农药和低毒高效种子处理剂开始使用,瑞毒霉拌种防治谷子发病,拌种双拌种防治小麦黑穗
病,多菌灵、“769” 浸种防治水稻恶苗病等收效最明显。1985年,种子消毒播种面积17.7万
亩,其中使用粉秀宁拌种防治玉米黑粉病 2.2万亩,拌种双拌种防治小麦、高粱、谷子黑穗病
8.4万亩,辛硫磷闷种7.1万亩。

  苗期防治 使用硫酸铜溶液喷洒水稻秧苗防治绵腐病,使用稻瘟净喷秧预防稻瘟病,蔬菜、
瓜类苗期用“402”抗菌剂喷雾,防治炭疽病、立枯病。

  大田防治 合理配施用化肥、合理灌溉、适时铲蹚,防治玉米、水稻多种病害。做好大豆、
小麦、蔬菜等农田的清沟排水工作,防治炭疽病、立枯病、菌核病、锈病等。广泛使用多菌灵、
克瘟散、“402”、“769”、稻瘟净等灭菌农药,控制农作物病情蔓延。

  二 灭虫

  1950年,农作物虫害以人工防治为主,主要方法有捕、打、烧、埋。1960年,县人委宣传
动员群众采取烧(烧掉秸杆)、封(烧不完的秸秆封好)、削 (用秸杆夹风障时,把秸杆的尖端削
去)的措施,开展秸杆稻草光、根槎光、穗轴光和田地净、 村屯净、院里净、家里净、场院净
的“三光”、“五净”灭虫活动,把虫消灭在越冬阶段。防治方法也由人工防治为主转以化学
防治为主,大面积使用化学药剂“六六六”、“敌百虫”、“滴滴涕”和土农药“狼毒液”、
“辣椒水”、“烟叶水”等。同年,在县内4个公社进行飞机防治蝗虫害,施农药面积137.7万
亩。1966年,农作物虫害防治以蝗虫、谷子钻心虫、玉米螟、苜蓿夜蛾为重点,同时搞预测工
作。1970年,实施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合理运用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综合防治措
施,化学农药品种增多,有机磷农药广泛使用。1974年,水果、烟草、蔬菜等作物禁施“滴滴
涕”、“六六六”、汞制剂等高残毒农药。1976年,大搞白僵菌生产,泰康镇、烟筒屯、巴彦
查干、他拉哈分别建立白僵菌生产厂 1处,防治玉米虫害12万亩。1980年,推广应用辛硫磷、
氧化乐果、呋喃、丹溴氰菊脂(敌杀死)、乙基1605、除虫精粉等高效低毒农药。施药方法由人
工扬撒、掺水泼浇改用机械喷洒。1981—1985年,累计防治面积97.7万亩,总用药量达 800吨。

  三 除草

  除人工除草外,还运用烧荒、轮作、扣种、点沟、平播、起垄等办法减少草害。1965年,
在白音诺勒公社试用化学药品2—4D1除草消灭大田杂草。同时推广五氯酚钠撒施灭草。1981年,
在巴彦查干公社进行禾草灵乳剂防除野燕麦试验,并在全县使用氟乐灵防除豆田、 花生杂草2
万亩。1982—1985年,使用除草醚、禾壮素、氯乐灵、2—4DL酯等化学除草53.5万亩。

  四 灭鼠

  老鼠危害农作物严重,玉米、大豆、花生等作物从播种到成熟时均受其害。传统捕杀老鼠
方法有:养猫捕杀,使用鼠夹或鼠笼捕捉,挖鼠穴,水淹或堵塞鼠洞等。1950年,全旗人工捕
杀老鼠1.12万只。1960年,开始利用化学毒饵防治鼠害。1984年,全县各乡(镇)村、屯均建立
灭鼠工作小组,采用药物、生物、机械捕杀等综合防治办法,共消灭老鼠52万只。

  五 检疫

  1958年 3月,县委抽调农林科、种子站、国营农场、各乡农林助理员和高级合作社技术员
组成植物检疫团,进行植物检疫工作。主要检疫对象:毒麦、菟丝子、野燕麦等。1962年,县
成立植物保护检查站,生产队设不脱产植保员,对调运的种子执行产地检疫,对局部发生的检
疫对象划分疫区和保护区。1963年,根据省人委指示,县组织1 810人分赴480个生产队,对4.4
万亩麦田逐垄进行毒麦检查,共查出毒麦田 120亩,毒麦混杂率为三百万分之一,个别地块达
万分之三。 对查出的 3 775株毒麦组织社员予以拨掉烧毁。1976年, 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发出
“彻底清查毒麦”的通知,重申严禁引入和种植含有毒麦的小麦,要求小麦出穗后严格进行田
间检查,杜绝毒麦传入。1984年,植物检疫对象有水稻白叶枯病、干尖线虫病、小麦黑穗病、
粒线虫病、玉米干腐病、马玲薯粉痂病等。

  1985年,检疫县、省间调运种子42批9.4万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