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林木种类
第三节 林木种类
本县树种可分天然树种和引进树种。天然树种有榆、蒙古桑、山丁子、稠李子、山里红、
山杏、旱柳、江柳、山竹、山葡萄、欧李子、野玫瑰、老鸹眼等。引进树种有杨、钻天柳、垂
柳、水曲柳、花曲柳、白皮柳、黄榆、松、黄菠萝、糖槭、椴、沙枣、沙棘、胡枝子、锦鸡儿、
紫穗槐、文冠果、榆叶梅、紫丁香等。
林种可分天然林、人工林两种。
一 天然林
主要分布在一心乡胜利村、腰新屯乡后新村、他拉哈镇昌平村、胡吉吐莫镇胡吉吐莫村、
白音诺勒乡巴哈西伯村等地的沙丘上。天然林以散生榆树为主,其次是蒙占桑树、山丁子、稠
李子、山葡萄、山里红、山杏、旱柳、山竹等。较为集中的成林面积 3.3万亩,占有林面积的
5.6%。嫩江沿岸边有较集中成林的灌木柳,面积1.91万亩,占有林面积的3.2%。
二 人工林
主要是以杨树树种为主,总面积45.6万亩,占有林面积的 85%。占人工林面积第二位的是
樟子松,面积 4.5万亩,占有林面积8.46%。其他林3.54万亩,占有林面积6.54%。人工林又分
用材林、农防林、四旁林、经济林、薪炭林等。
用材林 全县有用材林面积31.44万亩,其中国有林16.77万亩,集体有林3.05万亩,私人
有林面积8.6万亩,各行各业造林3.02万亩。主要树种有杨树、樟子松、榆树、水曲柳等。
农田防护林 本县大面积有计划地营造农田防护林始于1952年。1962年对全县农田防护林
核查,共有农田防护林网格 370个,造林面积16.77万亩,其中成林的有8 800亩。1978年,本
县划入国家“三北”防护林建设体系。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落实,造林事业不断发展,
到1985年全县共有农田防护林网格2 885个,占地面积1.04万亩,林网总长度3 430公里。农田
防护林主要树种有杨树、榆树、柳树、胡枝子、锦鸡儿等。
四旁绿化林 栽植在水、路、村、屯边的林木。1985年,全县已绿化村屯 305个,绿化公
路395公里。树种多为杨树、柳树、松树、榆树等乔木,也有少量的紫丁香、锦鸡儿等。
经济林 本县经济林种主要有小苹果树、杏树、李树、葡萄树、樱桃树等树种。在国营林
场和乡、镇农牧场栽植较多,家庭院也有少量的栽植。全县较大的经济林地是1960年在石人沟
建的一处果树示范场,主要栽植苹果树、杏树、葡萄等,共栽植果树 3.8万株。同年,县在一
心公社建立葡萄树栽植试验站。1970年,试验站改为春光果树场,1974年又改称县果树示范繁
殖场,果树栽植面积230亩,年产水果 3.3万斤。1985年,全县果树种植面积567亩。年产水果
达38.3万斤。
薪炭林 主要树种以杨树为主,其次是榆树、柳树。1981年,开始大面积营造,根据各社
队土地面积,分给每一农户3—5亩种树地,原则上谁造谁有,允许继承。采取烧用结合的办法,
前3年薪炭林地可兼种农田,收入归农户自己。至1985年,全县已有薪炭林5万亩,可修剪树木
枝杈5万余车,缓解部分缺柴户的烧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