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植树造林

第四节 植树造林




  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杜尔伯特旗在建庙时派人到内蒙的北山里移来樟子松树苗,精心
栽植抚育。同时也种植一些榆树,形成本县最早出现的人工林。两棵樟子松存活 160余上年,
树高达9—10米,胸径30—40厘米,冠形如伞,亭亭盘立,后因人为和树龄老化相继死亡。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中东铁路建成通车后,旗境内小蒿子火车站(今泰康站)采集本地
榆树种,又从外地移来小杨树,在车站、铁路两侧各百米之内栽植。

  民国20年(1931),他拉哈站南地房子一家大地主从肇州、大通采来杨树枝干。在地格子埋
杨树枝干,造防风林45亩,在甸子边和荒地内造用材林375亩。

  伪满康德 2年(1935),泰康县公署提倡植树造林,并给予资金补助。丰北区五面井村一家
大地主,在屯南耕地边埋枝干造 5里长的杨树防风林带两条,共30亩;在屯东北路东造用材林
杨树90亩。姜家围子屯一家地主从喇嘛甸运回杨树枝叉,在屯东、路北耕地中间造三趟半里长
的防风林,共45亩;在屯东南荒地中造用材林300亩。伪满康德4年,旗、县提倡大造农村牧野
林、耕地防护林。伪满康德10年,伪政府颁布“林野法”,推行“共荣造林办法”,发放贷款
和造林补助费。

  1949年,旗境内有林11.1万亩,其中天然林11万亩,人工林1 000亩,活立木蓄积量5 500
立方米。同年,县委和旗政府有组织、有计划地发动全旗人民植树造林。当时仍采取大犁压树
枝叉的埋干办法。树种主要以杨树为主,兼采当地榆树种种植,共造林 174亩。1952年,东北
行政委员会发出“绿化东北”的号召,各地开始有计划地营造东北西部防护林,从第九区的兴
隆村至第三区(今克尔台乡)共造11条30米宽有乔木(杨树、榆树)、灌木(锦鸡儿、紫穗愧)的老
基于主林带。林带两侧挖出1×1米的保护沟。当年完成造林 3 081亩,农民各家各户造林88亩。
并开始使用旗苗圃生产的杨、榆苗,逐步改变埋干造林的落后方式。1953年,又造林 950亩,
树苗以本旗培育的杨树、榆树为主。1954年,为扩大植树造林面积,在第二区(今一心乡)建国
营苗圃一处,总面积880亩,其中育苗面积450亩。1954—1955年,是东北西部防护林造林结尾
阶段,正值初级合作社时期,人、畜力集中使用,全旗两年内共造林1.54万亩。1956年,造林
1.08万亩,突破年造林万亩关。新屯中心乡的兴隆、白音诺勒中心乡的二龙山、一心中心乡的
三合等实现农田林网化。1958年,县建立第一个国营新店机械化林场,有斯大林80号链轨拖拉
机1台,蔡立式植树机 9台,造林1 641亩。其中用植树机械造林931.5亩,成活率93%。同年,
以中小学生为主,沿铁路东侧从泰康到喇嘛甸造青少年林25公里,林带以丁香、花曲柳、杨、
山杏等构成。1960年,新店林场所属四家子林场建立,林场经营面积 8万亩。1963年改为四家
子苗圃,自行培育苗木和栽植树木。

  1966年春,党中央号召“绿化祖国”、“实行大地园林化”,农村社员踊跃参加植树造林
活动,全年造林达4.02万亩。1967年,全县社队共建小林场76处,经营面积 3.5万亩,造林保
存面积 1.5万亩。1967—1975年,植树造林出现“活人栽死树。造林不见林”现象,植树时敷
衍了事,成活率极低。成活的树疏于管护,陆续死亡。有的生产队甚至年年在同一树地上重复
植树。造林上报数17.6万亩,据1976年秋复查造林保存实有面积仅 5 000亩,占上报数的2.8%。

  1978年,县划入国家“三北”防护林建设体系。县委、县政府为完成本县“三北”防护林
第一期工程任务,1979年在较困难公社,采取造林扶贫的办法,鼓励农民植树造林,脱贫致富。
1980年,全县有5个公社16个大队1896个贫困户参加造林,营林面积 4万亩,栽树8 003万株。
1982年以后,林业政策进一步放开,实行合作造林、承包造林、自办林场、联营造林等多种造
林形式,有效地调动国营、集体、农户三方植树造林积极性,并且实现人力、物力、技术等优
化组合。1978—1985年,累计承包造林12.8万亩,合作造林1.8万亩,联营造林3万亩。1985年。
植树节前后全县出动15.8万人,义务植树4 230亩110万株。同年,完成“三北”防护林一期工
程任务36.1万亩。其中农田防护林 9.5万亩,林带总长度3 430公里,构成2 885个完成整网格。
营造用材林18.26万亩,绿化村屯305个,绿化学校136所,绿化城镇街道6条。同年,全县有林
面积达58.85万亩,活立木蓄积量达41.9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6.4%。其中:天然林5.2万亩,
活立木蓄积量5.4万立方米;人工林53.64万亩,活立木蓄积量36.54万立方米。

  全县森林覆盖面积最大的乡、场是一心乡和新甸林场,分别为 4.1万亩和11.4万亩。新甸
林区不仅蓄积林木资源,同时也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县境内仅有的几只狍、黄羊等几乎全部
藏身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