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机构

第四章 邮电

第一节 机构




  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乌拉至瑷珲驿站建成,杜尔伯特旗境内设他拉哈、多耐、温特河
3站。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裁撤驿站,改设文报局并派员试办。

  民国4年(1915),裁撤文报局。民国5年,中俄联邮协议实施期间,设喇嘛甸、烟筒屯、小
蒿子(今泰康)客邮代办所 3处。民国16年,小蒿子客邮代办所撤销,改设小蒿子三等乙级邮政
局,隶属吉黑邮区(哈尔滨)管理局。民国17年。小蒿子长途电信所开设。

  伪满大同元年(1932),小蒿子邮政局改为泰康邮政局,并在他拉哈、泰和、喇嘛甸设邮政
代办所(泰和邮政代办所由信和隆杂货栈经营)。同年,在烟筒屯设信柜一处。上述局、所仅能
收寄信函、包裹、普通邮件等。伪满康德3年(1936),小蒿子电信所改为小蒿子电话局。9月,
增设电报业务,改为小蒿子电报电话局,设局长(日本人)1人,员工 5人。伪满康德9年,小蒿
子电报电话局定级为四等甲级局。设局长 1人,职员6人(其中日本职员3人)。泰康邮政局设局
长1人,副局长(日本人)1人,委任官试补2人。农村的邮政代办所和信柜多设在保公所。

  1945年,“八一五”光复,人民政权尚未建立,泰康电报电话局设备遭到严重破坏,业务
停办,泰康邮政局也仅有二三名遗留职工看门护院和不定期收寄火车邮件。1946年 8月,西满
邮电管理局正式接收泰康邮政局和电报电话局。1947年 3月,电报电话局与邮政局合并,设立
泰康邮电局,仍隶属西满邮电管理局,设局长 1人,职工11人。1948年,经嫩江省邮电局批准,
设立烟筒屯、白音诺勒、哈布塔、丰北、喇嘛甸5处邮务代办所。1949年2月,烟筒屯邮务代办
所划归昂昂溪邮电局管辖。1950年,邮电局共辖白音诺勒、哈布塔、东吐莫、新发、好尔陶、
他拉哈、喇嘛甸等 7个邮电代办所。1952年,国家对邮电管理体制进行调整,决定对各级邮电
部门实行国家与地方政府双重领导。5月,设立王府(今巴彦查干)邮电代办所。

  1956年 4月,烟筒屯邮电所从昂昂溪划归杜尔伯特邮电局管辖。1959年,邮电局归县领导,
局内实行局、班组(股)、支局(所)三级管理。1961年,仍隶属黑龙江省邮电管理局。

  1967年,邮电局撤销,业务由县革委生产委员会工交组统管。1969年12月,邮政、电信分
设,电信归属县武装部。在后巴彦他拉建立战备增音站1处,工程代号700。有职工15人。1970
年,恢复邮电局。1972年,撤销战备增音站。1973年 9月,电信局、邮政局再次合并为邮电局,
仍隶属黑龙江省邮电管理局。内设生产组、政工组、计财组、总务供应组,下设电报班、话务
班、长机班、机线班(含农话)、投递班、发行班、营业班、转运班共9个班组,职工168人。1983
年,内设机构再次调整,成立邮政股、电信股、人保股、行政办公室和邮电青年服务公司。1985
年,局内设邮政股、电信股、人保股、计财股、行政办公室、邮电服务公司,下设机要、汇兑、
发行、营业、转运、封发、投递、报务、话务、 长机、市机、电力、农话等14个生产班组和9
个乡(镇)邮电支局、5 个邮电代办所。职工213人,其中工勤人员179人,管理人员34人。管理
人员中,正副局长3人。

   农村邮电分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