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水污染治理
第六章 环境保护
第一节 水污染治理
水污染按污染源分为地表水污染和地下水污染。县境内地表水污染源主要来自嫩江、乌裕
尔河、双阳河上游拉哈糖厂、齐齐哈尔钢厂、重型机器厂、黑龙江化工厂、林甸磷肥厂、依安
亚麻厂、林甸糖厂、克东造纸厂等51个生产企业排入的工业废水。地下水污染源主要来自县城
区工业废水、医疗废水、饮食服务业和城市生活污水。经县环保监测部门化验,随污水排入江
河和渗入地下水体中有害物质达几十种,其中有机毒物居多。
1971年 1月10日,石人沟渔场嫩江段一网打捞死鱼12万余斤。原因是嫩江上游拉哈糖厂、
齐齐哈尔造纸厂等厂家有机废水大量排入嫩江,纸浆、糖质和含氮物质在水中溶解为低碳糖,
促使微生物迅速繁殖,江底因此产生大量“黄粘絮状物”,生化耗氧量很高,水中溶解氧急剧
下降,每升水平均 4毫克以下,有的江段降至零,使鱼类因缺氧窒息大量死亡。同时。齐齐哈
尔钢厂、重型机器厂排入嫩江的废水含酚、氰、酸、碱、金属离子等有毒物质,也是造成鱼类
大量死亡的重要原因。1973—1981年,石人沟渔场嫩江段因江水污染发生鱼类死亡事 3次,打
捞死鱼约30万斤,污染江段40—50公里。
乌裕尔河、双阳河水质中悬浮物、化学耗氧量、生物耗氧量均超过国家标准。
造成地下水污染原因之一是工厂排放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通过地面或渗井渗入地下。城
区工业医疗废水污染源14处,平均每年排放未经处理废水 298万吨,自然流淌或渗入地下57万
吨,因此造成饮用水污染。原因之二是县内多低洼、盐碱地。水体溶解大量金属离子。因此造
成地下水质变坏。经测定:城区地下水铁含量每升6.6毫克,超过饮用水标准每升0.3毫克的21
倍;细菌总数每毫升460个,超过标准值100个的3.6倍。
1981年,为解决嫩江水污染问题,齐齐哈尔市将全部废水截流入渠,围堰蓄水,冬储存夏
灌地,使嫩江下游水污染得以初步治理。县城区14处水污染源之一的造纸厂,自建氧化塘一处,
总容积12万立方米。另一用水、排放水大户乳品厂,开发废水综合利用,循环用水,一水多用,
基本解决污水排放污染。其它生产企业和饮食服务业累计投资14.5万元,共同修建地下排水管
道 4 829延长米,将污水经过净化处理排入天湖、东湖、神树泡、打点泡四个污水排放点。对
城区居民生活污水处理,环保部门修建防渗封闭式污水井,投资 5.6万元。1984年,已建成56
处,每年可容纳污水 1.9万吨,由污水车定期抽运,排放到郊外指定地点。1985年,对水污染
严重或限期内未整改的单位,环保部门采取经济手段进行制裁,征收环境污染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