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生产资料购销

第二节 生产资料购销




  一 农业生产资料购销

  1949~1951年,全旗生产资料累计零售额13.1亿元(旧人民币)。供应渠道多是私人杂货店
或手工作坊。1952年,供应批发栈设立,负责全旗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工作。根据农业生产需要,
按季节提前组织货源,及时下拨,适时供应。主要经营品种80余种,其中以木叉、锄头、镰刀、
锹、镐、二齿子、扫帚等手工工具为主,兼营农药、药械、木材、车马輓具、手推车、马车、
农具等。1956年,生产资料供应总额 136.7万元。1958年,增加农业机械、新式马拉农具、化
学肥料、农膜等经营项目。1961年,县城区设专业商店,基层供销社设专业门市部,供销部设
专门柜台供应农业生产资料。1963~1964年,销售各种小铁木农具25万件,农药33吨,化肥41
吨,胶轮大车34台,绳套 2.4万公斤,犁辕1 963个,完成销售额209.9万元。1966年,实行地
产小农具产销直接见面,取消三级批发经营。降低销售价格。产销直接见面的品种有镰刀、铡
刀、二齿子、镐、锄、锹、木叉及各种马车配件、车马輓具等51种。1980年,农村开始推行经
济责任制,生产资料供应品种、数量逐年增加。1980~1985年,累计供应化肥 8 678吨,农药
460吨,药械2 966台,农膜74吨,铁木农具179万件。

  农业生产资料公司 1952年,生产资料批发栈建立,隶属旗供销联社。1961年,改称生产
资料日杂采购供应站,1976年,改称农业生产资料公司。1985年,公司职工136人,内设6个职
能股,下设4个零售商店、1个加工厂和咨询服务部。拥有固定资产23.8万元,自有资金20.6万
元,年商品销售总额287万元。

  农机供应公司 1961年 4月,根据黑龙江省编制委员会、农业机械厅通知,将农机物资配
件、排灌动力、农副产品加工机械供应工作划归各级农机部门管理。6 月,农机物资供应站设
立,为便于管理,黑龙江省农业机械供应公司按经济区域划分规定县级农机供应站为三级站,
实行统一核算、统负盈亏、统一管理,企业盈亏纳入省级财政预算。当年,完成农机商品购销
额68万元,人均商品销售额 2.8万元。1962年,省将农机物资供应站下放县管理,盈亏纳入县
财政预算。仍实行计划分配、订货供应、直拨到县的调拨流通体制。1967年,建成砖瓦结构办
公室140平方米,仓库260平方米。商品由省级直接调拨改为市级二级站调拨。1968~1972年,
农机物资供应站自有流动资金27万元,职工23人。1973年,商品购销额 374万元,人均销售额
8.1万元。营业内略有盈余。1974~1975年,设立他拉哈和胡吉吐莫农机供应门市部, 隶属县
农机物资供应站。负责本县南部、中部农村的农机具配件供应。1977年 4月,根据省和地区农
机工作会议精神,农机物资供应站改称农业机械供应公司,经营规模扩大。1979年,商品购销
额895.8万元,实现利润3.1万元。1980年,农机供应体制改革,按行政区划设置的供应机构改
为按经济区组织农机商品流通,解决长期进货迂回倒流问题。1981年,根据“计划经济为主,
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三级经营改由县农机公司一级经营,流通渠道环节减少。资金周转加
快。1983~1985年,农户自营农业机械数量猛增。继省直属农机分公司下放中心城市、地区管
理后,各县农机公司均实行独立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农机商品可以跨地区、跨行业开
放经营,县农机公司经营的农机商品品种由3 402种增至4 625种。其中大中型农机具由17种增
至29种,维修配件由 3 385种增至4 596种。保证供应水平98.6%。非农机产品销售额11.2万元。
1985年,代销、联营、信托和下乡送货74.6万元。与全国21个省、市建立信息反馈服务网络,
为客商用户代发货物235吨。

  二 工业生产资料购销

  1949年,主要物资实行统一分配和管理。统配物资由计划委员会分配指标,需求单位按指
标到生产厂家订货。统配外的物资由商业工业器材商店和煤建公司经营。主要统配物资品种有
钢材、水泥、玻璃、煤炭、燃料油等。1958年,全县主要物资供应量:煤炭(含工业煤炭)7 684
吨,生铁123吨,钢材234吨,水泥184吨,原木7 868立方米,锯材1 532立方米,汽油144吨,
柴油95吨。1961年,物资局按物资计划、订购、分配、调度、管理五统一的原则开展工作。同
时,按省地(市)核定的储备定额设库储备物资。计划委员会根据省计委下达的物资分配指标,
由物资部门组织进货和供应。计划分配满足不了需要的物资,物资部门组织协作、求援、调剂
和少量的地方带料加工、组织货源,满足计划需要。统配外物资由各单位提报计划,物资部门
按计划供货。物资供应有三种形式,即计划供应(凭票、证)、核实供应和敞开供应。1980年,
根据省、地关于“一社一站,公社自办”把物资流通搞活的要求,先后在新屯、敖林西伯、巴
彦查干、胡吉吐莫、他拉哈、白音诺勒、克尔台、烟筒屯、江湾 9个公社建立农村物资供应站。
供应站人员由所在地公社从待业青年中录用,每站3—5人,全县共录用营业员44人。各公社选
派站长、经理11人,属于公社自办,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集体企业。经销木材、燃料、金属、
机电、化工建材、五交日杂等商品,还开展代购代销业务。商品价格是在适当收取运杂费、管
理费基础上,按供应价格木材、燃料加收3%,其它物资加收6%为供应站零售商品价格。1983年,
物资经营渠道逐渐放开。1985年,除钢材、水泥、木材、煤炭仍然实行计划供应外,其他物资
全部纳入市场调节。主要物资销售量:煤炭 8.8万吨,水泥6 390吨(其中基建用5 134吨)。钢
材1 335吨(其中基建用5 460吨)、平板玻璃2 327箱,汽油868吨 (其中农用379吨,工业用256
吨,议价233吨),柴油3 925吨(其中农用3 699吨,工业用 124吨,议价102吨),润滑油181吨,
汽车11台。

  木材供应 实行统筹安排办法,保证重点,兼顾一般,先计划内后计划外,先生产后生活。
除有专门规定的特殊需要外,原则上按企业、事业单位和隶属关系向计委申请分配和供应。对
基本建设、生产维修用材单位,向主管科(局)提报申请计划,再报计委审核批准,组织物资部
门(木材公司)参加进行综合平衡,按图纸配套核实供应。对生产用木材供应,采取站台直拨就
地供应办法。对农村社队的木材供应,先由县政府根据木材库存量、材种、货源情况,将供应
指标下达给各公社。木材公司与各公社根据生产队人口、牲畜、耕地等木材需要量状况确定签
发木材购买证,实行外证内卡,凭证供应。木材调入渠道是根据省计委下达的分配结构,由桃
山、塔河、乌尔其汗、西布力等林业局按计划指标直接发送至县。为弥补计划内供应指标不足,
从1972年开始,省营林局每年从尚志等林业局调拨木材给县,年平均供应量3 000立方米。

  煤炭供应 1954年,生产、生活用煤由县煤业公司提出年度计划。报嫩江地区煤建公司平
衡后,统一下达供应计划。煤业公司组织货源进货,敞开销售。1978年,煤炭实行统一管理,
生产、生活用煤开始凭证定量供应,煤炭调入渠道和供应量均由省有关部门统一计划,从双鸭
山、鸡西等5个煤矿购进,年平均购货量5万吨。

  燃料油供应 实行统购、统配、定量供应办法。县内各公社、场(厂)、机关、企事业单位
用油,需向石油供应部门提报年度、季度用油申请计划。每年度用油计划在年前45天提报,季
度用油计划在季度前30天提报,并附机械耗油标准及机耕面积等详细核算资料,报石油公司统
一平衡后,由县“两统一”办公室下达供油指标。燃料油供应原则是对农牧业、林业、渔业生
产、公共客运、交通运输单位及重点厂矿、重点工程,地质勘探用油优先安排供应;对医疗急
救、公安消防、邮电和科学试验用油尽量保证最低需要;对一般生产用油从紧安排;对非生产
用油严格控制。对上述行业油料供应在核定定量标准基础上,均实行凭证供应。农业 (含畜牧、
牧业、渔业) 用油享受优惠价格,工业 (含非生产性)用油按实际价格供应。居民生活用油(煤
油) 1958年凭证供应,1961年敞开供应。1983年,为弥补计划外燃油供应不足,开始实行高价
(议价)油的调入与供应。计划内和议价油调入渠道是按省石油公司计划,由龙凤炼油厂、林源
炼油厂、喇嘛甸化工厂和海拉尔油库直拨。

   主要工业生产资料供应情况表






  木材公司 1954年,木材经营处建立,隶属工商科。1962年。划归物资系统。改称木材公
司。当年制材加工量538立方米。1985年,占地面积5.8万平方米,其中贮木场面积 5.5万平方
米。主要经营原木、成材、胶合板等。公司职工71人,内设人秘、业务、资源、储运、财务、
经营等股(室),下设制材车间、机动车队和木制品食杂商店(集体企业)。年销售额 164万元,
实现利润16.6万元。

  燃料公司 1948年7月建立,时称煤炭经营处,隶属贸易公司。1949年8月,改称煤建经营
部,主要经营煤炭,兼营木材批发零售业务。1952年 4月,改称煤业建筑器材公司,隶属省煤
建公司。1958年,煤业公司改为煤建批零商店。1962年,煤建批零商店改为煤建公司。1975年,
工业用煤业务移交物资部门经营。1978年,煤建公司由商业系统划归物资系统,同工业燃料公
司合并成立燃料公司。1985年,公司占地面积6.9万平方米,其中储煤场地6.5万平方米。公司
职工155人,内设人秘、业务、财务、储运、管理5个职能股,下设3个煤炭营业部,1个汽车队
和青年综合服务队(集体企业)。年销售额376.2万元,实现利润21.2万元。

  化建公司 1982年10月建立,经营化工、轻工和建筑材料 3大类物资。1985年,公司职工
36人,内设人秘、建材、化轻、财务4个职能股。年销售额177.1万元。

  金属材料公司 1985年 1月建立,经营黑色、有色金属材料和废金属回收。公司职工34人。
内设人秘、五金、生资、废金属回收、财务5个职能股。年销售额 337.9万元,实现利润9.9万
元。

  机电设备公司 1985年 1月建立,经营汽车、机械、变压器、电动机、仪器、仪表、轴承
和电工等。公司职工22人。内设人秘、机电、财务3个股,下设1个门市部。年销售额 178.9万
元,实现利润2.3万元。

  石油公司 1977年10月30日,石油公司从燃料公司分出。1985年,占地面积 3.9万平方米,
职工65人,其中书记、经理各 1人。经营汽油、柴油、煤油、润滑油、油料包装物。储油容器
有立式、卧式储油罐等,库容总量3 540立方米。铁路专用线 492米,其中调车线150米。下设
机构有储油库、加油站、联营商店各 1处。固定资产59.6万元。自有流动资金17.1万元。销出
汽油1 129吨,煤油44吨,柴油3 928吨,润滑油200吨。1978~1985年,累计销售额3 270万元,
实现利润20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