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六节 救灾救济

第六节 救灾救济




  一 救灾

  民国 8年(1919),旗贮存义仓粮谷1 394石4斗。义仓粮谷为救济灾民之用,因贮存量少,
发放过程中又层层截留,到阿勒巴图(平民)手中已所剩无己。

  伪满大同 2年(1934),旗遭受水灾,伪满洲国发放慰问金302元(伪国币),救恤金1 208元。
救恤金是根据牲畜、庄稼捐失情况发放的,所以,多被台吉、地主所得。伪满康德 3年(1935),
旗贮存义仓粮750石。按规定,每人全年所得不准超过5斗,到年底如数还清。并且附加1分5厘
利息。

  1949年,本着依靠集体、国家扶持,发动群众的原则,积极开展防灾、抗灾、救灾工作。
1953年,春旱无雨,夏雨连绵,全县遭受旱灾或水灾,个别地方发生虫灾。省拨款4亿元(旧人
民币),救灾物资4.5亿元,发给429户,2 418人,用以恢复生产、保证人民生活。旗组织工作
队深入农村,发动群众大搞副业生产,开展生产自救。1955年夏季,全旗普遍遭受严重旱灾,
省拨救济款3.8万元,银行贷款 5.1万元。发放救济粮200吨,为520户,3 112名灾民解除困难。
1958年,4个公社遭受虫、旱灾害,省拨救济款8万元,定销粮1 191吨,发给灾区。1969年8月,
沿江 5处民堤决口,农作物被淹,民房倒塌,省拨救济款18万元,定销粮7 090吨,籽种148吨,
饲料104吨。解决灾民生产、口粮、穿衣、住房困难。1972年 8月,3个公社遭受冰雹袭击,造
成人畜伤亡和农田绝产。省拨救灾款9万元,定销粮1 452吨,籽种47吨,饲料35吨,发往灾区。
1976年8月,两个公社遭受冰雹袭击,造成农田绝产,省拨救灾款30万元,木材100立方米,口
粮4 204吨,籽种399吨,饲料149吨,布票3万尺,棉花6 000斤,发往灾区。1983年4月,全县
遭受暴风雪袭击,损失巨大,县委、县政府深入全县农村和工厂企业,发动群众开展生产自救。
省拨救灾款 105.4万元,用于修复高压线路,恢复工农业生产和解决灾民生活急需。其中,共
为4 720户,18 976人解决口粮3 880吨,维修房屋772间。1985年有5个乡镇发生水灾,农田被
淹,房屋倒塌。省拨款92万元,共为1 250户,6 258人解决口粮、穿衣、修房和生产中的实际
困难。

  二 救济

  1947年,为解决城区缺粮户吃粮,国家发放救济粮19.4万斤,其中高粱米16万斤,小米3.4
万斤。1954年,农业合作化后,在“依靠基层,生产自救,社会互助,国家必要救济”的方针
指导下,积极组织生产自救,发展加工业、手工业、商业、服务业、运输业等,共解决无业居
民61户,326人就业。对确无劳动能力,生活困难的,仍发给救济款,发放救济款2—3万元。

  1955年,扶持贫困户办法:一是依靠农业生产合作社从工分上给予照顾;二是支持他们发
展家庭副业;三是集体分配粮食时满足他们的基本口粮,并在公益金中给予照顾;四是政府优
先贷给贫农合作基金,适当减免农业税;五是政府发放救济粮款时重点照顾,并在每年入冬时
对少数无衣无被御寒者,民政部门负责给予发放实物。全县救济农村贫困户1 460户,7 445人。

  1956年,农村主要依靠集体经济力量,救济贫困户,但遇灾害年景,有些贫困户仍然缺粮
少衣,生活艰苦。尤其是1961年,曾出现逃荒现象。1963年,国家拨给贫困区无偿投资18万元,
农业长期贷款26万元,帮助贫困地区发展生产。1971年,城镇对困难户定期救济和临时救济改
为定期定量救济,并发给困难居民定期定量救济证。共为94户,144人发放救济款2.5万元。

  1981年,县委、县政府制定扶贫规划,帮助扶贫对象摆脱贫困,在克尔台乡烟屯大队进行
试点。主要办法是:由集体帮助种好承包田;由集体从资金上支持其发展家庭副业生产和多种
经营;由国家和集体帮助解决吃、穿、住方面的困难。各级政府、各部门分工承包贫困户。从
发放贷款、减免农业税等方面给予适当照顾。同年,国家拨给扶贫款30万元,扶持贫困户2 474
户。其中,562户每户买母牛1头,729户买母羊1 271只,128户每户买母猪 1头,460户育树苗
162万株,1户养蜂 1箱,200户修建房屋491间,317户换季买衣服2 607件,77户82个病人获得
治疗。当年脱贫1 419户。

  1984年,农村扶贫工作要求更高,不仅要帮助贫困户脱贫,而且要帮助贫困户劳动致富。
因此,扶贫工作除上述措施外,还提倡两户带一户的办法,即专业户带贫困户,党员、干部包
贫困户。

  1985年,县、乡(镇)分别制定扶贫规划,实行各级党员干部承包扶贫责任制,并做为考查
党员干部的内容。全县有605名党员干部承包扶贫。县下拨扶贫款10万元,扶持贫困户720户买
牛14头,母猪46头,鸡雏800只,鸭 400只,籽种2.9万斤,化肥11吨,抗旱水袋200条。有435
户贫困户当年脱贫,有 3户脱贫致富。同年,救济县城贫困户44户,159人,发放救济款1.8万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