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科技普及

第二章 自然科学

第一节 科技普及




  1956年,科学普及协会开始有计划有目的组织开展科学普及活动。各学组、会员工作组利
用举办讲演会、广播讲座、科普晚会放映科教电影和幻灯、开办展览等形式,宣传自然科学知
识,全年达115次,受教育面3万多人次。科协先后与畜牧兽医总站、农业科合作编写《畜牧配
种技术指导手册》、《怎样提高玉米单位面积产量栽培技术》等科普小册子,印发 800余册。
理工学组结合天象动态,开办天文知识讲座。并组织群众观察日蚀、彗星、水星凌日现象,宣
传闰八月的科学道理,引导群众破除封建迷信思想。1957年。全县举行大中型科技知识讲演250
次,听众7 500人次;举办农业、牧业、卫生和节制生育展览,观众1.2万人次;印发农业、畜
牧和卫生知识小册子4种,2 000余册;放映科教电影8场,科教幻灯40场,观众5 000人次;开
办科普画廊和黑板报50版。观众1万人次;进行科普知识广播24次,听众3万人次。总宣传次数
480次。7.5万人次受到科学知识教育。1958年, 全县科普活动转以大搞技术革命为中心。6月,
召开全县人民技术革命誓师大会,推动群众性科技革命运动开展。全县基层科协组织发展到38
个,社社有会员工作组,队队有科普宣传员小组,形成科技宣传网和学习网。当年科普活动3.5
万余次,下发文字资料、挂图80余种,1 800 册,受教育观众、听众71万人次。1960—1962年,
针对农业多灾、农村普遍缺粮情况,科协指导代食品生产,举办有无毒野生植物标本展览,并
配合卫生部门宣传浮肿病防治方法,以抢救人民生命,复壮农村劳动力,发展生产。

  1973年,科协、科委开始自办科技简报,刊载县内工、农、医、牧等各业的科学试验成果
和技术论文,发至各部门及基层科研组织,并与国内各省、市、县的科技部门进行交。1978—
1981年,科普工作转以“四化”为中心,贯彻面向生产、面向群众、面向基层的精神,坚持当
前和长远相结合,以当前为主的原则。各学会共举办科技短训班20期,学员 2 000余人。写广
播科技讲座稿件和科技成果报导稿件 838篇,出版科普画廊49期,放映科教电影21场,发行科
技图书数万册。全县各中小学普遍开展“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各种科技活动。科协、
科委会同工会、共青团、妇联、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等部门,组织青年参加省、地(市)举办
的夏令营活动,安排中小学生进行数学、物理、地理等智力竞赛,并经常派科技工作者到中小
学举办科技报告会。1982—1985年,科普工作重点转以宣传科技致富和扶植科技专业户及科技
扶贫为主,结合本县资源特点和经济建设实际,开展以基础科学和实用科学为重点的学术活动。
通过召开年会并借联合国专家和省、市有关专家来县工作之机,举办学术报告会和技术研讨会
10余场。印发《杜尔伯特科普报》6期,6 500份;《怎样养奶牛》、《樟子松栽培技术》等科
技资料小册子8 000余册;转发省、地(市)科技资料2 000余册。出版科普画廊20期。放映科教
电影309场次。举办破除迷信科技图片展览20余场,广播技术讲座35次,科技培训班334次。组
织科技宣讲团和科技服务队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