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七节 图书发行阅览

第七节 图书发行阅览




  一 图书发行

  伪满时期,泰康街内的和顺祥、裕和祥、和发茂 3家私人中药店经营部分图书。书从哈尔
滨、齐齐哈尔购进,每家年销量二三百册。主要有《三国演义》、《岳飞传》、《雍正剑侠图》、
《青衣女》、《红楼梦》、《济公传》、《西游记》、《五女兴唐传》、《三侠剑》、《医杂
金鉴》、《汤头歌诀》、《四百味》、《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名贤集》、
《庄农杂志》、《弟子规》、《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街里还有 1处书
摊,专卖一些《杨家将》、《罗通扫北》、《樊梨花征西》、《奇世姻缘》绣像小说唱本等。

  1947年,新华书店发行的图书有《土地改革手册》、《怎样分析阶级》、《湖南农民运动
考察报告》、《地主血腥发家史》、《向地主讨还血债》、《八路军到解放区》、《白毛女》、
《翻身农民的故事》等。并承担全县学校课本的发行任务。1952年,发行的图书除马列主义书
籍和毛主席著作外,就是配合政治运动的书籍。如发行《婚姻法图解》 1.5万册,《美帝侵华
史》和有关抗美援朝书刊 1万册,有关抵制资产阶级糖衣炮弹袭击的书籍上万册。同年,还在
烟筒屯和喇嘛甸供销社分别建立图书代销点。1956年,加强蒙古文书画的发行工作,共发行蒙
古文小学课本1万多册,蒙汉词典和蒙古文图书1千多册。根据国家“要把农村图书发行工作放
在各项工作的第一位”的精神,又在7个乡的供销社建立图书代销点,书店设3名农村专职图书
发行员,实行双轨发行。

  1966年 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很多图书都被视为“毒草”,先后三次下架销毁20多
万册,经济损失 5万多元。书店多发行马列著作、毛主席著作和毛主席标准像、生活像、像章。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部分古、今小说上架发行,全县图书发行量开始上升。1979年,
书店对业务秩序、发行网点、服务质量进行整顿,全力扶持、帮助农村各供销社的代销图书网
点,加强中、小学课本的发行工作,保证课前到书。并把科技图书发行列为重点,保证科技研
究人员所需要的图书。1984年,出现私人图书店。1985年,全县共有乡供销社代销图书点16处,
村供销图书点73处,私人图书店5处。

   1947—1985年图书发行情况统计表
   单位:千册、千元



  二 图书阅览

  1949年12月,文化馆内设图书室,由一名图书员负责对外图书阅览工作。1965年,图书室
藏书1 000多册。在“文化大革命”中,这些藏书大部分被毁掉。1978年,建图书馆。1985年5
月,馆内设新书介绍宣传板,及时向读者宣传推荐新书。在农村设立集体借阅书流动箱。同年,
图书馆藏蒙古文和汉文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工业、农牧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