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爱国卫生运动
第五节 爱国卫生运动
1950年10月,成立旗、区、村三级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动群众大搞室内外环境卫生,消灭
苍蝇、老鼠。1952年 2月,在反对美帝细菌战运动中,旗举办卫生干部培训班,然后又分别召
集医生、小学教师、妇女主任进行培训,学习如何防御和清除细菌战所带来的危害。3 月,旗
防疫委员会成立,同时组建 1支111人的防疫大队。1952—1954年,共挖蝇蛹350斤,捕杀老鼠
61.8万只。清除垃圾7.4万吨,并在主要街巷建立公厕。
1955年,国家发布“除四害,讲卫生、移风易俗。改造国家”的号召,省卫生工作会议提
出“卫生工作与农业生产密切结合”的要求。旗大力开展以“五有”、“三勤”为内容的农村
爱国主义运动。“五有”即家家有厕所、鸡鸭有架、猪羊有圈、牛马有棚、井有井台井裙井盖;
“三勤”即勤起、勤垫、勤打扫。“四害”即老鼠、麻雀、苍蝇、蚊子。1956年 7月,县号召
群众不要吃病死畜禽肉和不吃臭米面等腐败变质食物,并强调病死畜禽一律深埋,严禁出售死
畜禽肉。1957年,城镇开展卫生评比竞赛活动,共评选典型大院12个,模范大院 7个。1960年,
国家指出麻雀不是害鸟,将原“四害”改为老鼠、臭虫、苍蝇、蚊子。全县年捕杀老鼠 7.4万
只。挖蝇蛹146斤,捕杀蚊蝇306斤。
1971年,爱国卫生的重点转向“两管”、“五改”。“两管”即管水、管粪;“五改”即
改造厕所、改造水井、改造炉灶、改造畜禽舍、改善环境。1982年秋,县政府在一心公社等地
进行“两管”、“五改”试点,借以推动全县爱国卫生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