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礼仪
第二十一篇 风俗宗教
第一章 风俗
第一节 礼仪
一 蒙古族
蒙古族素有崇尚礼节、尊老爱幼习俗。
1 献哈达
献哈达仪式主要是在晋见王公贵族、向亲友祝寿、与尊贵客人会见等场合进行。
哈达分上下两等,上等哈达是用绢绸制作,纯白色最为贵重,浅蓝色和浅黄色次之。
下等的是用棉布制作。哈达的长短是以身份、地位高低而定,给活佛、王公贵族献的哈达,
必须是3尺以上的,给一般的平民客人献的哈达3尺以下。
2 交换鼻烟壶
鼻烟壶是蒙古人最喜爱的烟具,也是接待尊贵客人见面礼节的用具。客人来时,主人拿出
“古乎热”(鼻烟壶),互相交换吸用。如果同辈,主、客人都要用右手互相交换鼻烟壶,双方
将鼻烟壶吸一下后再互换回来;如客人是长辈,则要请长辈先坐下,主人站着用双手和长辈交
换鼻烟壶,主人不能吸,待长辈吸过后,主人把长辈的鼻烟壶微微向上举一下再换回。妇女在
举鼻烟壶时,还要轻轻碰一下自己的前额,并躬身敬礼后,用双手把鼻烟壶递给长辈,表示对
长辈尊敬。鼻烟壶的型状一般是扁圆型,制作精细,小巧玲珑。用翡翠、玉石、玛瑙制作的为
上品,用银、铜或瓷制作的为下品。上面刻画人物、山水、花草、虫鱼等,不仅是闻烟用具,
也是一种民间艺术品,上等鼻烟壶往往用三至五匹骏马才能换取。鼻烟壶也是珍贵的馈赠品,
1956年在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成立大会上,一位蒙古老人将自己心爱的白玉鼻烟壶敬献给大
会,以表达对大会的祝贺之意。
3 敬酒
主人给客人敬酒时必须用右手递给,客人也要用右手去接。主人给客人斟的第一杯酒,客
人必须喝下去;客人给主人回一杯酒,主人也必须喝下去,然后才能随便喝。如果主人给客人
斟的酒客人不喝,或客人给主人斟的酒主人不喝,就表示互不尊敬,必定不欢而散。
除以上种种礼节外,还有主人迎接客人时,男主人双手扶在左膝上。女主人双手扶在右膝
上,问“赛音拜纳”(您好)。小辈见长辈时,要躬身伏手敬礼,问“门德”(请安)。一家人在
吃饭的时候,长辈和晚辈要分桌,大伯子和兄弟媳妇不能同桌。可以夸耀长辈和兄弟姐妹,不
准夸耀自己的妻子,假如夸耀自己的妻子将受到人们的耻笑。
1947年后,随着新式礼节的普及,古老的礼节逐渐淡化,如献哈达等仅在盛大集会上迎接
贵宾时进行。
二 汉族
汉族人很注重礼节。平时路遇客人以及客人来家时,先问:“你吃饭了吗?”,然后给客
人倒一杯白开水,有些人家则沏茶相待,以示尊敬。来客如是长辈,必须由长辈接待,晚辈站
在一旁点烟倒水,客人不问不得插言。特别是男女之间“授受不亲”,说话要严肃,讲究分寸,
不能说过格的话。每逢春节时,晚辈要给长辈磕头问好,给亲友家长辈送糕点、红糖、白糖等
礼物。结婚时要随份子(即送礼钱),生孩子时要下奶(即送鸡蛋、红糖等礼物)等。
附:站上人
站上人的礼节较普通汉族人更讲究一些。普通汉族人一般迎客、送客可以不出房门,站上
人必须走出房门。甚至院门迎客。送客送到院外大道上。普通汉人吃饭时,媳妇虽然后吃,但
是不必在一旁伺候长辈和男人吃饭。站上人吃饭时,媳妇站立一旁或半倚半坐炕角,时刻准备
添饭、添菜。添饭时要将备用碗中的饭扣入空碗,不准直接用勺添饭。普通汉族人春节设宴请
客,只按辈分桌就坐,不按辈分日邀请。站上人从高辈开始,每辈一天,从木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