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歇后语

第三节 歇后语




  本县歇后语即有“土产”,又有引入加工的。歇后语运用广泛,深受本县各族人民的喜爱。

  罗汉请观音—客少主人多 城隍老婆有喜—心怀鬼胎

  猪八戒啃猪爪儿—自残骨肉 武大郎卖棉花—人熊货也囊

  阎王爷贴告示一鬼话连篇 石头上长草—根底硬

  老和尚搬家—吹灯拨蜡 半夜里出门子—趁早

  油拉鹳卡前失—全仗嘴支着 媳妇穿婆婆的鞋—老样子

  芝麻开花—节节高 新媳妇哭公公—说不出好处来

  癞蛤蟆逛大街—硬充京吉普 搬不倒坐席—不是稳当客

  瞎子点灯—白费蜡 狗咬刺猬—无处下口

  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 骑毛驴看唱本—走着瞧

  带草帽亲嘴—差远了 牛犊子叫街—蒙门儿

  江北胡子—不开面儿 “扁担钩”眼睛—长长啦

  厕所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窗户眼儿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打乌米眼睛—尽往上瞧 鲇鱼吃苣荬菜—苦了大嘴

  豁牙子啃西瓜—道道多 杀猪吹屁股—硬充行家

  王八吃秤砣—铁了心 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哑吧求神—无话可说 屎克郎带花—臭美

  黄鼠狼下逗触子—一辈不如一辈 哈巴狗撵兔子—全靠工夫磨

  秋后的蚂蚱一蹦踺不了几天 毡袜扣脚锥—尖头带拐弯

  老母猪吃大字报—咬文嚼字 罗锅子上山—前(钱)紧

  倒背手看鸡窝—不捡(简)蛋(单) 土地庙长草—荒(慌)神啦

  嗑瓜子嗑出个臭虫—啥仁(人)都有 和尚打伞—无发(法)无天

  公鸡带帽子—冠(官)上加冠(官) 穿轨靴迈门坎—先进褶(者)。

  老鸹落在猪身上—只看人家黑不看自己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