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民谣

第四节 民谣




  民谣是口头创作和流传的,文字记载很少。随着时代的变迁,有的民谣流传至今,有的自
然消失。下面记录流传在本县蒙汉民族中的部分民谣。

  一 反映帝、官、封压迫的民谣

  穷人头上三把刀,

  逃荒上吊坐监牢。


  新三年,

  旧三年,

  缝缝补补又三年。


  穷攀穷,

  富攀富,

  耪青的攀个租地户。(1)


  牧主张血口,

  奸商刮人油,

  狼跟羊群走,

  奴隶血泪流。


  诺彦的大黑狗,

  嘴嚼奶干真出奇。

  贫穷的平民百姓,

  只喝酸奶真出奇。

  大喇嘛的骆驼,

  嘴啃冰糖真出奇。

  受苦受难的奴隶,

  嘴啃草根真出奇。


  聪明智慧毫无用处的时代,

猜疑恐怖泛滥成灾的时代,

自身影子都觉可怕的时代,

畏首畏尾令人战栗的时代。


日本话,

  不用学,

  再呆三年用不着。


  警察是条狗,

  紧跟日本走,

  鬼子喊“巴嘎”,

  警察便下口。


  打精米,

  骂白面,

  打老太太吃鸡蛋。

  不打不骂小米饭。


  庄稼没上场,

  来催出荷粮。

  碾磨没转动,

  封条先贴上。


  日本子特务不可怕,

  能杀人的是三大霸。(2)


  布拉和保长是牌位,

  布拉和助理员是王爷。(3)


日本鬼子是恶狼,

  抓劳工要出荷粮,

  老百姓遭了殃一

  穿的是更生布,

  吃的是糟糠,

  好象没爹娘。

  二 反映翻身解放的民谣

  盼星星、盼月亮。

  盼来救星共产党。

  砍倒大树见青天,

  穷人当家把身翻。


  大风刮散满天云,

  咱屯来了八路军。

  穷苦人民得解放,

  共产党是恩人。


  咱们农会有力量,

  地主汉奸一扫光。

  先算帐、后分粮。

  贫雇中农喜洋洋。

  八路军似亲娘。


  坏蛋、坏蛋,(4)

好事不干,

  现在不挖,

  将来祸患。


  人合心,

  马合套,

  互助合作真正好,

富裕日子就来到。


三亩地,

  一头牛,

  孩子老婆热炕头。


宜入新年乐,

  吃完饺子炕上坐。

要是没有共产党。

哪能这样阔。

  三 反映吃“大锅饭”的民谣

  钱没一分儿;(5)

  粮没一斤儿;

  草没一根儿;

  麻没一疋儿。

  生产队、真可怜,

一天只分几分钱。

社员见社员,

  你难我也难。

  你难没钱买火柴,

我难没钱买成盐。

  四 反映青年人婚姻、生活的民谣

本身是党员;

  长得象演员;

  体格象运动员;

  说话象播音员。(6)

出生就挨饿,

  上学就停课,

  长大就待业,

  生育就一个。(7)

  五 反映“文化大革命”的民谣

  瞎胡闹,准上报;

  瞎胡干,就上县;

瞎胡整,就上省;

吊儿郎当上中央。

  六 反映不正之风的民谣

  香烟一递,

  说话和气;

  筷子一拿,

  没啥没啥;

  酒杯一端,

政策放宽;

礼品一到,

门路通了。


一等人,送上门;

二等人,走后门;

三等人,人托人;

四等人,摸不着门;

老百姓,骂三门。


一等司机开客货,连吃带拿不落过;

二等司机开小车,跟着领导混吃喝;

三等司机开大板,拉啥东西都捞点;

四等司机开大客,老婆孩子前边坐;

  五等司机开胶轮,捎捎带带也交人;

六等司机开泰山,旮旯胡同都能钻。

  七 反映改革开放后农民致富的民谣

  富民政策好,

  人人想拔尖儿。

盖起新砖房,

  旧房都包砖儿。

粗粮换细粮,

  套服替中山儿。

小伙骑摩托,

  老头乐颠馅儿。

过去穷得难抬头,

  如今富了也发愁。

自从挤上万元户,

家里成了接待楼。

远亲近邻一齐来,

参观访问天天有。

捐助借取要现钱,

临走还得喝顿酒。

敬告诸位别再来,

再来我也扎撒手。

  注:(1)攀亲。(2)当时丰北村伪警察署长孙揆西、伪村长周学文、 恶霸地主李德福。(3)助理员是日本人。(4)指窝藏的土匪、汉奸等。(5)指穷队。(6)部分女青年择偶标准。(7)指1959—1961年出生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