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母树林抚育 为了实现就地采种,就地育苗,就地造林,培育适地适树的优良林分,自1977年开始进行
了天然母树林的培育工作。在培育过程中,集中突出了下列环节:
(一)选择天然樟子松林或兴安落叶松林为培育对象,林龄在Ⅰ龄级左右,干形通直,冠幅
较大,天然整枝良好,无病虫害的优良林分;
(二)选择立地土壤较肥沃,坡度较小,郁闭度在0.8—0.5左右的针叶纯林和樟落混交林;
(三)选择分布面积较大,交通较为方便,便于隔离和管理的林分;
(四)对划定的天然母树林采取抚育措施,改善林内卫生环境,调整目的树种组成,加速母
树林的生长发育,缩短种子间隔期,提高母树林质量和种子产量。并及时进行松土除草,改善
土壤结构和肥力。
母树林抚育间伐采用疏伐方式,方法有两种:一是均匀疏伐,二是定株疏伐。对幼龄母树
林的间伐分三次进行。第一次均匀疏开,株数强度60—70%.冠间距1—1.5米。伐后郁闭度不低
于0.6。每亩保留60株左右,3—5年后进行二次间伐,强度40—50%,株距 5米左右,每亩保留
30株左右,三次间伐在5—7年时进行,强度 30—40%,株距达到6—7米,每亩保留20株左右。
各次间伐均侧重注意对优良母树的保留。
各年度母树培育面积
“五·七”火灾中烧毁已培育出的大部分天然母树林,只剩下廿八站林场126林班60亩落
叶松母树林。灾后为了尽快扩大培育后备森林资源,到1990年末,又培育了母树林 2 153亩。
为营林的后备种源奠定了有利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