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机构设置

第三章 育英综合厂

第一节 机构设置


             

育英综合厂位于阿木尔河与老潮河汇合处南面,育英林场四○干线0公里处。

育英综合厂始建于1971年6月,由于经济体制改革先后经过4次易名。育英综合厂原名老潮
河制砖连,归老潮河公社(林场)管理。建厂20年先后经过二分二合和一次变革。由建厂时的红
砖生产发展为综合型的林产品加工企业。

  1972年11月,阿木尔区党委会决定:将老潮河制砖连从老潮河公社分出,成立老潮河砖厂,
为科级单位,干部6人,工人57人,知青工64人。1973年,生产红砖200万块,1974年发展到300
万块。

  1975年 1月,林业生产规模扩大,主伐生产劳力紧张,撤销老潮河砖厂,将干部、工人分
别充实到老潮河公社采伐二队、采伐三队和贮木场等单位。1976年,从加格达奇调入一批待业
青年,使采伐生产紧张的局面得到缓解。当时基本建设所需要的红砖供不应求,因此,阿木尔
区党委决定,重建老潮河砖厂,仍为科级单位。

  1977年3月,图强区成立,老潮河砖厂随之划归图强区管理。同时,易名为育英砖厂,继
续从事红砖生产。

  1981年6月15日,图强区委决定将育英砖厂易名为育英知青综合厂,经济体制由易名前的
全民所有制,改为集体所有制,行政归图强区领导。产业结构由原来的单一制砖,发展为制砖、
制材、木制品生产三大项目的综合性企业。

  1981年7月,组建制材车间和细木车间。1982年正式投入生产,当年加工板方材5 000立方
米,生产细木产品2 000套(件)。同年,为提高锯材加工和细木产品质量,先后派人到北京、
佳木斯、哈尔滨、白城等地学习,又聘请桦南县和齐齐哈尔6名教师进厂讲课指导,使产品质
量不断提高。

  1984年,红砖生产终止。1982年至1984年,共生产红砖2 000万块。

  1986年,细木车间为解决刨花、锯沫多,车间污染严重问题,外聘1名技术讲师与本厂2名
职工,自行设计制做吸尘器,为本厂节约资金近万元。

  1987年5月7日,特大火灾使育英综合厂损失十分严重,数百人无家可归。1987年5月12日,
疏散了受灾群众,派出机动车运送扑火大军。1987年5月21日,育英知青综合厂奉命去潮河、
奋斗林场扑火。1987年6月18日,育英知青综合厂合并到育英林场搞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1989年8月,育英知青综合厂从育英林场分出,易名为育英综合厂。重建后,厂党政领导
一手抓生产、一手抓建设,用3个半月时间使生产能力恢复到火灾前水平。综合厂由生产型逐
步向经营型转变,产品品种不断增加。

  1990年,育英综合厂改变了零打碎敲的工作方法,根据林业局下达的生产计划,制定全年
生产方针目标,实行科学化、正规化管理,开展产品升级换代工作。1990年,投资10万元,建
起150平方米地板块车间,投入批量生产。

  1990年,育英综合厂厂区面积为1 200平方米。有职工和知青工340人,其中管理人员28人。
设1名党支部书记、1名厂长、2名副厂长。机关设政工、工会、团总支、劳资、财务、生产、材
料、安全、行政等职能股室。生产一线下设新兴服务站、检修所、地板块车间、细木车间和制
材段。有机械设备28混合台,固定资产达250万元,生产10余种林产品和18种木制品。

  1990年12月14日,大兴安岭地区行署技术监督局为育英综合厂颁发计量验收合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