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管理方式

第二节 管理方式



  一、建局初期

  1977年建局初期,图强局企业管理属于生产型,企业根据上级下达的指令性计划组织生产,
相继成立了计划科、调度科等企业管理部门,履行企业管理的计划、组织等职能。当时实行政
企合一,突出党委一元化领导,其领导体制是党委领导下的局长负责制。这种单纯的生产型管
理,造成国家、企业、职工间的责、权、利不能有机结合,从而不可避免地产生劳动组织涣散、
机械设置过多、职责不清、消耗过高问题,使企业管理工作薄弱。

  二、初具规模

  1978年12月22日后,全党工作重点开始转移到经济建设中来。全局的企业管理工作开始由
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过渡。

  1982年,林业局从企业改革入手,以完善经济责任制为突破口,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
对企业进行内部整顿,企业管理出现新的转机,局、场(厂)两级领导班子趋于“四化”要求。
价值工程、全面质量管理、计划评审法等现代管理手段开始渗透到企业管理过程中,企业管理
已初具规模。

  三、企业整顿期间

  1983年3月,图强林业局企业整顿工作在单项积累的基础上开始进行。

  整顿前,林业局曾派遣3名人员,由1名党委副书记带队组成考察团,先后到新林区,吉林
省三岔子林业局、首都钢铁公司等单位学习先进经验。考察团回局后,向党委汇报。局里先后
召开六次整企工作会议,两次向职代会报告整企情况。在此基础上,制定《图强林业局企业整
顿自检验收提纲(草案)》。林业局成立由13名人员组成的整企办公室。在林业局30个基层单位
中抽调132人,单独成立整企专门机构。

  1983年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组成了由局主要领导牵头的整企验收团,下设了7个分团和
6个专业组,对局属30个单位进行预检,预检合格率达96.7%。

  1984年3月,图强林业局通过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企业整顿检查验收,达到合格标准,被
黑龙江省和林业部分别授予企业整顿先进单位光荣称号。

  企业整顿有九项内容:

  (一)整顿班子

  整顿班子,主要从6个方面进行:一是按照干部“四化”要求,调整和整顿好局、场(科)
两级领导班子;二是在调整中注意提高领导班子素质;三是清理“三种人”和文革中犯有错误
的干部;四是通过民意测验和组织考察,按照干部“四化”要求确定了一批局、场两级后备干
部;五是认真贯彻三个《条例》,健全企业领导制度,六是进行思想整顿和作风整顿。

  (二)改革机构

  按照“精简,节约、效能、反对官僚主义”原则,在林业局党政机关和直属单位中,撤销
可有可无的机构,简化层次重叠的机构,合并业务范围、工作职责相近的机构。

  局党政机关原有36个科室部委,精减、合并后为24个,减少33.3%,人员由409人压缩到202
人,减少了50.6%。

  将具有经营性质的科室改为独立核算经济实体,为了开展全员培训,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和
加速本局向生产经营型企业转化,新设置职工培训总校、劳动服务公司、生活服务公司、燃料
公司等单位。

  (三)整顿劳动组织

  在整顿劳动组织中,坚持从改革机构入手,以改革促整顿,达到了精简机构、压缩人员、
提高效益的目的。各单位按定员定额组织生产。林业局主要抓六个方面:减少管理层次;清理
混岗人员;实行全民集体分灶吃饭;大力压缩非生产人员;妥善安置富余人员;加强定员定额
管理等。

  (四)建立经济责任制

  建立经济责任制后,企业与职工的积极性明显增强。林业局抓住这一环节,逐渐增加品种,
提高质量,降低成本,保证利税任务的顺利完成。

  木材生产单位,实行成本包干,节约加奖20%,亏损自理;基本建设单位实行预算包干,
全奖全罚;事业单位实行费用包干,全奖全罚。图强机修厂和路电队全民所有,集体经营,限
额亏损,减亏不缴;育英知青综合厂、图强劳动服务公司,集体所有,自负盈亏;机关科室,
指标分解,百分计奖。

  各单位所得节约分成奖,本着国家得大头,企业得中头,个人得小头的原则,扩大再生产
基金,福利基金,奖金按6:2:2的比例进行分配。

  (五)整顿基础工作

  根据基础管理仍然有漏洞,损失浪费没有杜绝的实际情况,图强局开始整顿企业管理的各
项基础工作,项目是1、加强森林资源管理;2、加强定额管理;3、完善计量测试手段;4、加
强信息和数据管理;5、加强标准化工作;6、建立以责任制为核心的各种规章制度;7、加强
基本功训练;8、推广应用现代化管理方式。

  (六)实行场(厂)长负责制

  图强局建立和健全了党委领导下的厂(场)长负责制,改善和加强了党的领导,党政分工明
确,成为又有民主,又有集中的领导体制。

  厂(场)长成为企业的行政负责人,负责经营管理全厂(场)的生产经营活动,统一指挥,积
极行使职权,定期向党委请示汇报工作,充分发挥作用,分兵把口,同心协力,各负其责,杜
绝互相推诿,互相扯皮和不负责的现象,提高工作效率,避免都抓都不抓,都管都不管的弊病。

  (七)企业民主管理

  在企业职工民主管理方面,全局上下普遍建立健全党委领导下的职工代表大会制。

  在整顿工作中,1983年6月26日,召开了局二届一次职工代表大会,将企业改革整顿方案
提交职工代表,进行充分酝酿讨论,根据代表们提出的意见修订后,再报上级党委批准实施。
企业整顿验收前,又召开局二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向职工代表报告企业整顿工作情况,让代
表们审议验收。各基层单位也都先后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共商整企大计。

  各单位通过民主选举产生三长(场长、工段长、班组长),他们有职、有权、有群众基础,
充分发挥行政指挥作用。

  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是组织职工参加民主管理企业的一种好形式,局属部分单位的职工代
表大会坚持例会制,督促和检查行政领导工作,发动职工提合理化建议,民主讨论职工的切身
利益和大政方针。

  通过贯彻三个《条例》,摆正了党委和林业局的关系,党委书记和局长的关系,局长和职
代会的关系,政治和经济工作的关系,明确党委、局(场)长、职代会各自的职责。建立起分工
明确,相互支持,相互协调配套的工作系统和制度,形成了党委集体领导、局(场)长行政指挥,
职工民主管理的精干有力、指挥灵活、信息反馈灵敏的生产经营指挥系统。

  (八)整顿企业方法

  整顿企业做法:一是选准突破口,打开整企局面,其突破口选择在“改革”二字上,主要
解决阻碍企业发展的机构臃肿,人浮于事问题;二是学习有关部门下达的各种文件,广泛进行
思想动员,局里共召开大型会议三次,讨论整企意见;三是在广泛发动群众的基础上,制定整
企方案,经两上两下,群众共提181条建设性意见,制定出《图强林业局企业改革方案》,体
现了群众的参政意识;四是狠抓局机关及直属单位的机构改革;五是制定《经济责任制方案》、
《机构改革方案》等九个单项方案;六是狠抓整企试点工作,以图强贮木场、奋斗林场的整企
典型指导全局;七是财经纪律大检查,由8名原则性强的同志组成检查组,对28个单位进行检
查;八是整企工作同日常工作相结合,坚持两套班子一起抓。

  (九)企业整顿成效

  整顿企业工作后期,进行了认真的验收。验收报告中列举了整企成效:1、局、场两级领
导班子素质有明显提高。局党政领导职数由整顿前的10人下降为7人,平均年龄由整顿前的51.5
岁下降为42.7岁;16个生产单位领导职数由整顿前的52人下降为41 人,平均年龄由整顿前的
41.8岁下降为39.5岁。选送28名在职干部脱产到电大学习,确定 20名人员为局后备干部。2、
完善经济责任制。按照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全局上下共建立纵横连锁的经济责任制15 000
条。主要形式有:木材生产单位的成本包干、联产计酬、节约分成、亏损自理;基建单位的予
算包干、超支不补、节余自留;事业单位的费用包干;机修、养路单位的全民所有、集体经营、
自负盈亏、节约分成;机关部门的三类四档、奖罚挂钩;集体企业的经营承包。上述六种经济
责任形式同时在全局实行。在全局 5 429个工作岗位上,岗岗有职责,工作中有章可循,加强
了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3、整顿劳动组织。全局基层单位普遍取消股室制,实行大员制,管理
人员由原来的713人减少为 598人。4、加强劳动纪律,实行奖惩制度。全局对在工作中表现好
的1 284名职工给予奖励,其中 33名有突出贡献的人员,普升一级工资,16名违纪职工,经多
次做工作不能悔改的,予以除名。经整顿,职工出勤率由 83%,上升到95%以上。5、提高基层
党组织战斗力。基层党支部中一类支部由总数的15%,上升到37.9%,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越来越
突出。6、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整顿企业后,全局木材生产立米能耗比计划降低 0.21公斤,工
业总产值比整顿前提高19.6%,全员价值劳效超计划25%,利润超计划 40.3%,原条出材率提高
6.5个百分点。1984年8月,局长艾福祥参加全国林业企业整顿工作座谈会,并在会上介绍经验。
同年 9月,黑龙江省整顿企业办公室王林涛处长来图强检查工作,对图强整企予以充分肯定。
整企经验材料于1984年在《黑龙江通讯》和《中国林业》等杂志上刊登和转载。

 四、企业整顿后管理

  经过整顿企业,局(场)长负责制和职工代表大会制在图强林业局得到进一步贯彻。以经济
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生产经营型管理方式延续下来。

  1985年3月16日,成立经济研究室,隶属于局长办公室。经研室的主要职能是:根据工业
企业管理要求,在林业局推行全面计划管理、全面经济核算、全面人事管理、全面质量管理。

  经研室划分劳动工资、经济体制、财务管理等专业组,研究生产经营过程中“四全管理”
执行情况,并针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方案,为局长经营决策提供依据。第二
次工业普查在全国开展后,经研室兼管本局工业普查工作。在普查中,有2人被评为大兴安岭
地区先进个人,1人被评为黑龙江省先进个人,图强林业局被黑龙江省政府授予第二次工业普
查先进单位。

  1986年9月18日,经研室被撤销后,相继成立经济协作办公室,审计科、计量科、企业管
理办公室等职能科室。

  五、成立专门机构管理

  1986年9月18日,企管办成立伊始,在完善本局经济责任制方面,草拟出《图强林业局完
善经济责任制方案》,制定出《经济责任实施细则》,解决经济责任制中的包、保、核(即:
经济承包、保证完成指标、全面考核)相统一的问题。

  1987年1月,图强局在图强贮木场召开现场会,在基层单位推行A、B、C类法、因素分析法、
网络技术等。

  1987年5月火灾打乱了企业管理办公室原定工作计划,全办人员投身到扑火救灾中去,企
业管理日常工作不得不让位于复建和抢采抢运火烧木。各基层单位的企管原始资料大部分被烧
毁,企业管理基础工作受到影响。

  1988年,各基层单位恢复和重建企管股,配齐人员、机构,企业管理工作转入正常。

  (一)内部承包

  1986年,企管办开始探索内部承包责任制。在“财务三包”、“五定一包,的基础上,1987
年各林场都与局长签订财务大包干经济责任状。林业局为包干单位一定设备、二定人员、三定
奖金、四定成本。包干单位要包十项指标,即:营林生产、产品数量、产品质量、成本、流动
资金占用、增产节约、安全防火、计划生育、多种经营、设备完好率。年终成本节余额的60%,
做为本单位生产发展基金;40%为职工奖励、福利基金。实行年终一次兑现分成。有一项指标
完不成,扣节余额为10%。这较好地扩大各单位的权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1988年,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对所属8个林业局实行承包责任制,与各局法人代表分别签
订了承包合同。这就为各林业局内部承包打下了基础。图强局由企管办牵头,制订《图强林业
局内部承包实施办法》。在经济会议上,林业局对19个生产单位实行了内部承包责任制,与之
相配套,对局机关、局直单位实行了目标管理责任制,共同形成图强林业局经济责任制体系。

  在承包形式上,因地制宜、形式多样,适应林业生产的复杂性:对营林生产,实行“成本
包干、保证质量、节余归己、超支自负”的办法;对基本建设,实行“按定额支付工资,成本
节余五五分成”的办法;对木材生产、实行“成本包干、节余累进分成”的办法;对集体经济,
实行“保证产值、超支不补,节余四六控制”的办法;对商业局,实行“亏损定额包干,减亏
五五分成”的办法。在承包中制定了《考核细则》,并以《考核细则》为标准,实行“月自检,
季考核、半年大检查、年终总结兑现合同”的办法,进行科学管理。对半年大检查中低于95分
的单位按比例扣发奖金,在年终按合同及成本节余额兑现合同,发放成本节余奖。

  1990年,又开始实行政治、经济双百分考核,并对在考核中得分在前三名的单位实行3%的
奖励工资,调动各单位积极性。

  (二)加强企业管理基础

  计量工作是企业管理基础的基础,为了把计量工作抓得紧、落得实,林业局在承包中,给
予计量工作以相应的权力。

  林业局计量工作于1989年8月份晋入国家三级合格;1990年11月份晋入国家二级合格。

  在制定和审核林业局管理标准、工作标准中,企管办完成66个标准的制定审核工作,汇编
成本局管理标准3册34万字。1989年12月,林业局的标准化工作经验收为黑龙江省三级合格。

  在开展档案升级活动中,企管人员配合档案科,参加企业内部档案升级自检工作,使档案
管理于1989年晋升省级先进,次年,晋升为国家二级合格。

  企管工作人员还协同局教委,重点抓职工培训,计培训各类人员7 350人。

  (三)企业升级

  1988年2月,企管办草拟出《图强林业局企业升级规划》,初步提出了“一年打基础、二
年升省级、四年升国二、七年升国一”的奋斗目标,经林业局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下发
全局执行。林业局不断加强企业升级宣传教育,共召开大型会议7次,培训骨干765人次。企业
不断开展升级自查活动,由主管局长带队,划分四个小组,深入基层检查指导升级工作。

  (四)全面质量管理

  1989年,企管办拟出《关于建立TQC三级管理网》的框架,林业局下发通知,迅速建立起
局、场、段三级管理网络,配专职全面质量管理员285人,为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进行起到人
员保证作用,形成全企业、全过程、全人员的质量管理活动。

  1989年10月和1990年6月,举办了两期局级TQC知识竞赛,并举办各种全面质量管理培训班
共217期。全局有4 000人参加全面质量电视讲座的结业考试。

  1990年9月,图强林业局召开第一次QC成果发布会,会上有42项局级优秀QC成果获奖,40
名QC活动推进、指导者受表彰。当年全局1 155名职工参加QC小组活动,为企业增创经济效益
119万元,有1个QC小组被黑龙江省命名为优秀QC小组。

  1990年11月,由大兴安岭地区质协组织的全面质量管理评审验收组诊断验收,图强林业局
的全面质量管理工作晋入省二级合格。12月,局召开全面质量管理总结表彰大会.对98名在全
面质量管理升级中有贡献的人员进行表彰,授于10个单位和部门为全面质量管理先进集体称号,
给49名人员晋升一级工资的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