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组织 一、组织建设
1977年3月建区初期,仅有图强经营所1个直属党支部;图强林场、育英林场、筑路大队3
个基层党委,奋斗林场、育英砖厂2个基层党支部。
3月18日,成立了文教总支,下设文教科党支部和中小学党支部,这是建区后成立的第一
批党支部。
1979年,党的组织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全区共建成17个基层党委,3个党总支,10个直
属党支部,2个党组,建成工段级党支部72个。
1983年5月,整党工作开始,参加整党的共有党总支和直属党支部31个,基层党支部77个,
党员738人。整党开始时,一类支部18个,二类支部45个,三类支部14个。经过整党,一类支
部上升到52个,二类支部减少到25个,消灭了三三类支部。
1987年10月,局党委对全局党员开展了为期一个月评论党员活动。这次全面评议党员,是
以党章和《准则》为尺子,围绕党的宗旨、全局观念、组织纪律性三个方面进行的。重点评论
党员在“5·7”大火面前,扑火救灾和重建家园工作三个阶段的实际表现。全局756名党员参
加了这次评论活动。评出在“5·7”特大森林火灾中表现突出的优秀共产党员40名,先进党总
支、党支部7个。
1990年,全局有12个党总支,23个直属党支部,80个基层党支部。
历任组织部部长、副部长名录
二、党员发展
1977年建区时,仅有一个直属党支部,3个基层党委,2个基层党支部,共有党员230人。
1977年4月25日,经筑路大队党委批准,发展推土机司机赵稼兴为中共预备党员,这是建
区以来发展的第一名党员。当年共发展了5名党员,从外地调入干部、工人党员67名。
1978年,注重从生产一线和妇女中发展党员,共发展20名新党员,其中:干部7名,工人3
名,妇女6名,少数民族1名,生产一线13名。年末已有475名党员。
1979年,遵照“积极慎重”的方针,按省委(79)36号文件要求,共发展新党员74 名,是
建区以来发展党员最多的一年,全区党员数达到600名。经考察发展党员质量较高,全区共有19
名劳动模范标兵,其中新党员就占10名。
1982年,坚持“解放思想、突破禁区、积极慎重、大胆发展”的方针,共发展13名新党员。
其中一名是大学毕业生,道桥助理工程师、筑路大队副队长,虽然其家庭社会关系比较复杂,
但他拥护党的纲领,承认党的章程,执行党的决议,履行党员义务,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
会以来,各方面表现很好,因此,大胆地接收其为中共预备党员。
1983年,坚持“积极慎重”和“有计划、有重点”的方针,共发展党员23人。同时,注意
对预备党员的教育和考察。这年共考察了30名预备党员,经考察有4人延长了预备期,有3人被
取消预备期,保证了党员转正的质量。
图强(区)林业局党组织机构系列表(1981年)
图强林业局党组织机构系列表(1990年)
1985年,本着大量发展具备党员条件的优秀知识分子入党,改变党员队伍结构,使党内具
有千千万万掌握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的各方面专门人才的指导思想,把发展优秀中年知识
分子入党做为重点。当年发展党员43名,其中知识分子27名。
1987年大量吸收一线工人入党,解决林业一线党员少的状况。同时严把质量关,特别注意
新发展党员在“五·七”火灾中的表现,以“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
十六字建党方针为指导,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共发展党员48名,其中一线工人17名。
1990年,发展新党员50人,其中一线工人占50%。新发展的党员质量都比较高,在各自的
岗位上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年末全局党员数达到965名。
三、考察培养非党积极分子
1977年,党的基层组织还不够健全,党员少,非党积极分子也不多。区委认真抓非党积极
分子的学习,同时做好考察,认真写实,从而不断地壮大非党积极分子队伍。年末,全区已有
非党积极分子204名。
1985年,全局普遍建立非党积极分子档案管理制度,做到培养对象、培养措施、培养人员
三落实,加强培养考察工作。对积极分子一季一考察一写实,有的单位对当年要发展的积极分
子一月一考察一写实,并且开始采取集中培训和分散训练的方法对非党积极分子进行教育。
1985年5月份,党校举办一期30人参加的非党积极分子学习班,学习党史、党章、《准则》
三门课程,结业考试平均达到96分。
1986—1990年,林业局共举办8期非党积极分子学习班。对非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还采取允
许参加党内政治学习,上党课,新党员入党宣誓等活动的办法来教育他们。由于党的组织逐渐
健全,非党积极分子队伍也随之壮大起来,已由1977年的204名非党积极分子发展到1990年的
493名。
党员基本情况统计表(附历年非党积极分子总数)
四、干部管理
1977年,图强区委制定了《关于干部管理暂行规定》和《关于干部请销假制度问题的规定》,
使干部管理工作一开始就保持稳定而不混乱。以工代干管理也比较明确,严格手续,防止随意
拿上拿下,安定了代干的思想情绪。
建区初期,干部由区委统一管理,以后实行分级、分系统管理。对于干部的提拔、调动,
地委管理干部(正科级以下干部)由区委提出意见,决定权属地委;区委管理的干部,由各有关
部门的党组织向区委提出调动、提拔的建议,决定权在区委。
1985年,地管干部权限下放,正科级干部的提拔、调动归林业局管理。
1986年,林业局党委认真学习贯彻中发〔86〕4号文件,改革干部管理体制。对科级干部的
管理实行了分管,行政科级干部交由人事科管理。
1989年,按照地委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要求,局党委在管好、用好党群干部的同时,
加强对行政干部的管理。行政干部的提拔、调动,由原来的人事部门考察、局长办公会议决定,
变为由组织部、人事科一同考察,党委扩大会议决定。
1990年,坚持党管干部原则,认真执行地委《关于干部宏观管理的意见》,加强对全局干
部的领导,严格核定职数,不超职数,配备干部,统筹协调,合理使用。按照“干部管理任用
程序”进行干部管理和提拔工作,使副科级以上干部由多头管理为组织部一家管理。党群系列
的干部任免,由组织部考核,党委扩大会议研究决定,党委任免;行政干部任免,由组织部牵
头和人事科共同考核,组织部提交党委扩大会议研究决定,林业局行政任免。
五、干部教育
1977年建局初,就建立了干部参加劳动制度。区领导干部每人年平均参加劳动45 天;部、
办、科、局领导干部每人平均劳动60天;机关干部每人平均下基层和参加劳动90多天;各基层
单位领导干部每人平均劳动135天;基层机关干部每人平均劳动120天;工队干部每人平均劳动
210天。工队干部基本上是坚持跟班劳动。广大干部通过参加集体劳动,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
促进了自身革命化建设。
1980年,根据当时的条件,针对干部的具体情况,采取各种形式,开展干部培训工作。向
省、地党校选送19名学员,区委党校集中举办了7期干部培训班,培训学员315人。区机关、医
院等13个单位先后开办了文化技术夜校。
1983年,局党委成立干部教育领导小组。同时,改变体制成立教育中心,由原来的党干校、
技工校、职教办、电大工作站等合并为培训总校。培训总校举办各类学习班10期,培训干部304
人。
1985年,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建立了以培训总校为主要培训阵地的干部培训网,调整了
干部教育领导小组,强化办事机构,使干部培训工作走上正规化、制度化的轨道。全局参加各
类学校学习的139人。
1989年,局党委充分利用培训总校和广播电视等教育阵地,对干部进行形势任务教育、爱
国主义教育、清正廉洁教育,先后派人参加地委党校举办的妇女干部学习班和少数民族干部学
习班。
1990年,举办科级干部理论培训班4期,每期10天,培训了212人;书记培训班2期,培训
党员70人;政工干事培训班1期,7天,培训34人;工会业务培训班,6天,培训30人;纪检干
部学习班,培训25人,完成全年的培训计划。
六、创先评优活动
为了增强党的战斗力,端正党风,树立榜样。从1980年起,图强林业局党委每年在全局各
级党组织中开展争先创优活动。
1980—1990年“先优活动”统计表
0000254;[/$$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