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林业局发展

第二节 林业局发展


           

  一、开创初期

  1977年3月2日,图强区委召开首次办公会议,决定从即日起图强区正式成立。当时共有干
部223人,其中区级干部10名,正副科级干部59名。截止1977年末已形成11万立方米的生产能
力,创工业总产值6 249千元。全区有油锯33台,电锯11台,汽车109台,拖拉机42台,绞盘机
25台,推土机32台。全区总人口7 309人,户数1 135户;有汉族、满族、朝鲜族、回族、蒙古
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等8个民族;有职工2 923人,工程技术人员仅有14人;学
校3所,共有中小学生792人,教职员工73人;有医院1所,卫生所4所,有医务人员96人;一个
新兴林政小区刚刚诞生。

  二、初具规模

1978年3月至1981年8月是图强区初具规模时期。

  1978年3月21日,区委常委扩大会议根据图强建设总体设计规划,决定筹建壮林、潮中两
个林场,扩大生产规模。9月20日成立森调队,10月份建立了育英汽车队,担负着四(一)干线
的所有林场木材运输任务。1979年3月24日成立潮满林场,11月25日成立图强养路队,1980年
10月又并入生产科,1981年育英砖厂易名为育英知青综合厂。截止1981年底,全区已建成了图
强林场、奋斗林场、育英林场、潮河林场、壮林林场、潮中林场、潮满林场等7个林场,承担
着全局的木材生产任务;图强、育英两个贮木场担负着全区的贮木任务;一个筑路大队担负着
全区的筑路任务;一个工程处担负着全区的工程建筑任务。到1981年末,全区共有18个基层单
位,20个直属单位,33个工作机构。工业总产值已达26 149千元,更新造林13 039亩,有房屋
面积145 724平方米,林区公路 38 851公里,利润总额已达 3 180千元。汽车比开创初期增加
70.6%,另外又增添了起重机、搅拌机、割灌机、座床机、压路机等,新增固定资产857.7万元。
全区有人口14 313人,总户数2 955户;在1977年的基础上又增加了高山族、锡伯族两个民族。
职工人数已达6 939人,比开创初期增长了30.6%;工程技术人员34人,比开创初期增长了42.8%;
学校由原来的3所增加到9所,在校学生数已达 3 095人;医疗机构11个,已有19个床位的住院
部,医务人员173人;饮食业、服务业已兴起,已有39个网点;农业也在高寒禁区兴起,种植了
土豆和其它蔬菜,一个新兴的林业企业已初具规模。

  三、企业定型

  1981年8月,图强区由政企合一体制逐步向纯企业转变,企业开始定型。

  1981年8月24日,大兴安岭地委根据国务院国函字第49号《关于黑龙江省设立塔河县、漠
河县的批复》文件精神,决定从即日起撤销图强区,原图强区地方行政划归漠河县管辖。图强
林业局成为纯林业企业。有营林机械212台,木材生产机械553台,木工机械4台,通用设备247
台。人口已达18 896人,职工7 711人,工程技术人员已达89人;学校有1 7所,在校生4 245
人,教职工254人,其中大专毕业教师50人;有医疗机构19个,床位60个,医师级的医务人员11
人;有工作机构30个,直属单位12个,基层单位 14个,其中一个筑路队、一个工程处、2个养
路队、2个贮木场、8个林场。这时,图强林业局已形成了木材采运、营林生产、林产工业、多
种经营、服务行业等五业俱兴的新兴企业,企业已基本定型。

  四、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1987年5月7日,图强林业局遭到特大森林火灾,局址及五个林场场址均被烧毁,一万五千
多人无家可归,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遭到严重的损失。为尽快安置受灾群众,林业局采取紧急
措施,通过公路、铁路分头进行疏散。

  1987年5月8日,林业局成立扑火救灾指挥部,迅速组织广大职工群众扑火救灾。

  1987年6月2日,在军警民的密切配合下,森林大火终于被扑灭。

  1987年6月24日,林业局召开局长办公会议,作出了“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决策。由
于林业局施业区北陲遭受火灾严重,为了减少资源损失,9月份,林业局作出决定:减南增北,
南兵北调。将四○干线4个林场的生产工段全部调到三○干线生产作业。

1988年,林业局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决定打胜四个硬仗:复建、抢采抢运烧死木、恢复
森林资源、森林防火。

  1988年5月,为尽快恢复森林资源,经多方论证和反复实践,林业局作出人工更新造林应
采取家庭承包的决策。

  1990年,根据木材市场疲软,烧死木积压、企业外欠贷款数额大、资金紧缺的实际情况,
林业局成立了清欠办公室,制定《清欠奖励办法》及《木材销售暂行办法》,决定把强化木材
销售,活化企业资金作为当前的中心工作来抓。

  1990年12月,局抢采抢运烧死木工作已经结束,但尚存一部分散剩的烧死木。为了充分利
用资源,林业局要求各基层单位组织力量,生产散剩烧死木,并进行加工,充分利用资源,增
加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