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九节 “文化大革命”

第九节 “文化大革命”



一、“文化大革命”的开始
友、双区(局)的“文化大革命”(以下简称“文革”),是在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关于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即16条)发表以后开始的。“文革”初期,两区是有组织有领导
地进行。友好区(局)党委和社教工作团党委,于6月9日组成“文革’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当晚,召开万人动员广播大会,揭开了“文革”的序幕。同时,双子河区(局)党委也成立“文革”领
导小组和办公室。
1966年8月27日,两区(局)组织上千人的“造反”大军,冒雨到市内游行,“造特委反”,支
持新青林业局(区)群众“八·一七”的“革命”行动。次日,又参加了批斗伊春特委主要领导人的
“八·二八”大会。
1967年2月6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支左”部队的支持下,“造反派”夺了友好区党、政、
财、文大权,并实行军事管制。双子河区的“造反派”也进行了“夺权斗争”和实行军事管制。从
此,两区的“造反派”经常批斗“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以下简称“走资派”),对“走资
派”挂牌、游街、剪“鬼”头,并多次召开批斗会,张贴大字报,揭发“走资派”的“罪行”。1967年春
节期间,原双子河区的“造反派”勒令科部长以上的领导干部游街。50多人的游街队伍,震动全
区。这些领导干部,头戴“高帽子”,胸前挂“牌子”,党委书记打锣,副书记吹刺叭。友好区机关
的“造反派”勒令20多名科部长以上领导干部,抬着贴有刘少奇字样的“棺材”,党委书记在头
前引路,游街示众。
“文革”期间,仅区领导干部被批斗反省的12人,其中原双子河区7人,友好区5人。
“文革”期间,友、双两区共成立各种名称的“造反团”220个,其中原友好区134个,原双子
河区86个。“造反团”分成两大派。两派观点不一,各持已见,相互攻击。原友好区两派为“兵
团总部”、“东方红联合总部”;原双子河区两派为“七一总部”、“八一总部”。两区的两大派“造反
组织”分别于1967年7月、8月实行了“革命大联合”。友好区成立“联合总部”,双子河区成立
“七一总部”。同年11月24日,成立双子河区革命委员会(以下简称“革委会”),革委会常委13
人,其中原区级领导干部仅有3人;友好区干1968年1月28日成立革委会,革委会常委14
人,其中原区级领导干部3人。
二、反复旧
友、双两区革委会成立时,结合了一部分原区(局)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这种结合,在
1968年被视为“复旧”,当时提出“复旧”就是“复辟”。两区从机关到基层普遍开展反“三有一
多”,揪“漏网走资派”,改组革委会。原友好区革委会于1968年8月在全体机关干部中办“反
复旧”学习班。有两名原区级领导干部被打成“漏网走资派”,进行隔离反省。罢免6名区革委
会常委、16名委员、50名基层革委会正副主任和74名委员。被罢免的146名干部中,有15人
被“揪斗”、“反省”。
三、一打三反运动
1970年,根据中共中央(1970)3、5、6号文件精神,友好区于3月20日在全区机关和基层
55个单位中开展“一打三反”运动(即打击一小撮阶级敌人的反革命破坏活动,反贪污盗窃、反
投机倒把、反铺张浪费)。区革委会成立了“一打三反”办公室。运动时断时续,一直持续到1973
年。立案审查的贪污、投机倒把案件514起,金额344964元,退回赃款32863元,缝纫机8台,
自行车14辆,手表34块,布票224尺,粮票3240斤。揭露铺张浪费639件,金额402326元。
四、批林批孔
1971年9月13日,原中共中央副主席林彪叛逃坠毁在蒙古温都尔汗。这一事件公布后,
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批判林彪反党集团罪行的群众运动。当时,友好区按中央下发的林彪反党集
团罪行文件材料,向党员、干部、工人和社会居民进行传达。后来,为了肃清林彪的流毒,又开展
批林整风和批林批孔运动。批林整风的重点是各级革委会的领导班子和区机关干部。方法:采
取发扬延安整风精神,提倡“人贵有自知之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通过举办骨干学习班,组
织批林小分队等形式,到山场、工队、车站、工区、街道、巡回批判,揭露林彪罪行。全区举办骨干
学习班286期,参加学习人数3150人。
批林批孔是批林整风的继续深入。区党委成立学习组,基层单位建立辅导站或辅导组。全
区建辅导站(组)143个,业余理论学习组530个,辅导员1591人,参加学习人数5943人。
批孔主要内容:批判孔子的“克已复礼”、。“生而知之者上也”、“忠恕”、“仁爱”、“中庸之
道”、“杀身成仁”等,借以批判林彪宣扬的“天赋观念”、“超天才”、“不同心也要同力”、“不成功,
则成仁”。
批孔时,各条战线有不同的批判重点,教育战线批“学而优则仕”、“有教无类”,中学的语
文、政治、历史也加进了批孔的内容;在知识青年中批“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父母
在,不远游”;卫生计划生育部门批“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工农业战线批“死生有命,富贵在
天”。
1974年4月,批林批孔已形成了高潮,到处张贴大字报,重新揭露被打倒的“走资派”,敦
促党委常委。全区共张贴大字报8000多张,召开批判会200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