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施业区划

第四节 施业区划


局辖4个林场,7个经营所,1个农场,为山上地区基层单位。
一、保林河林场辖区
保林河林场辖区位于双丰林业局施业区东南部边缘,距局址78公里。西南部与木兰县交
界,南部和乐部与通河林业局接壤,西和西北部与青林辖区为邻。北部与发林辖区相接,总
面积为13,275公顷。1974年由通河林业局析置,以施业区内宝林河起场名(诸喜),据1982
年6月30日人口普查,该场人口为1,740人(以下各场所人口数均以此次普查为准),均为
汉族。
该区山地、丘陵被宝林河及其支流分为四半。地势东北高,西北低,东南高,西南低。
山地分列东北,西南,丘陵分列东南,西北。境内东北部的大青山,阳坡缓,阴坡陡。林地
占全场总面积的97%,可耕地仅占2.6%,多分布在保林河两岸。
1983年森林总畜积量为150.2万立方米。
该场是局主伐林场,多为针叶和硬阔树种。
农业生产队为集体所有制。
林场设有完全小学、卫生所、托儿所、商店、招待所、俱乐部。
二、曙光旅业区
曙光施业区地处小兴安岭向松嫩平原过渡的丘陵地带。位于本局施业区中部。东部与青
林辖区为邻,东南与拉林辖区接壤,西南与向阳和福民辖区连接,北部与庆安县相望。总面
积8,936公顷,人口1,653人,1969年建场。
该区丘陵呈环状分布,海拔在400米以下,中部为平川。境内四周沟岗纵横,沟内杂草
丛生,岗上阔叶树木繁茂,林地占全区总面积的86%,草原、沼泽地占11%左右,耕地占
3%。耕地多分布在施业区中部的平岗上,气候天显著特征。森林总蓄积量为17.7万立方米
(1983年普查)。
曙光林场1983年前是局主伐林场,1983年后成为过伐林场,农业生产队为集体所有制。
场设小学、卫生所、托儿所、商店、招待所、俱乐部。
三、茂林林场辖区
茂林林场辖区位于小兴安岭向松嫩平原中间过渡地带的丘陵上,是本局施业区最北部的
一个施业区。该施业区东邻批山林业局,南靠本局卫林辖区,西与庆安县相连,北与铁力县
的工农、丰收等乡社接壤,总面积为何,195公顷,人口1,197人,有汉、回、朝鲜族,汉族
占绝大多数。
该区丘陵、草原相交,地势东高西低,境内最高海拔485.2米,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占
总面积的72%,西部为安邦河流域,有草原和沼泽地3.4公顷,耕地多分布在中部,农业用
地655公顷,山区小气候的特点极不明显。1983年森林总蓄积为22.3万立方米。
茂林辖区原是国营十一农场所辖的一个劳改农场,建于1952年,1956年撤销,由田升森
工局接管,被命名为茂林农场,同年被改为农牧场,1966年改建为林场。困开发较早,森林
资源已枯竭。现以营林为主。
农业生产队为集体所有制。
场设小学、卫生所、招待所、商店、托儿所、俱乐部。
四、北克林场辖区
北屯林场辖区地处小兴安岭向松嫩平原过渡中间丘陵带的边缘,位于本局施业区的西南
部。北部与本局福民辖区相邻,东。南、西三面呈马蹄形与木兰县交界。总面积为15,759公
顷,1983年建场,人口204人,均为汉族。北屯,并非在局址北,它位于双丰局址西南部,
局接管后,场址设在当地七屯大队北部,故定名为北屯林场。
辖区地势北高南低,依次为丘陵、平原。丘陵占本施业区总面积的83%,平原占17%。
东部和北部丘陵山区海拔在300米左右,东北部的五龙山为境内最高山,海拔437.9米,南部
和西部为松嫩平原的余部。
该辖区具有松花江地区的气候特点,比本局东部的气温要高2℃,降雨量大致相同,无
霜期在115天左右。
该场以采伐、营林为主。
农业生产队属集体所有制。
场设小学、卫生所、招待所、商店、托儿所、俱乐部。
五、爱林经营所辖区
爱林经营所辖区,位于小兴安岭最高山脉平顶山的西侧,地处本局施业区的东南部。东
与挑山、通河林业局辖区交界,南与保林河林场辖区相连,西与青林经营所辖区为邻,北与
燕安经营所和桃山林业局辖区接壤。全所总面积为9.926公顷。1958年建爱林林场,由中央森
林调查队命名,意为爱护森林。1970年改为森林经营所,人口1,137人。汉族占98%,其余为
满族。
该辖区地势东高西低,山地占全区面积的70%左右,丘陵占29%左右,耕地约占1%,
几乎全部分布在安邦河谷地。境内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最高山为“双桃”分界处的平顶
山,其次是燕窝山。安邦河发源于平顶山。
该辖区1983年森林总蓄积量为99万立方米。1985年,林木可采资源接近枯竭,仅高山顶
上有可采树木(山帽)。
辖区地处深山,海拔较高,具有显著的山区小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低于本局西部1.5℃
无霜期95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700毫米左右,1983年9月下旬,燕窝山顶积雪约30厘米
厚。
该所以营林为主,兼搞采伐。
农业生产队为集体所有制。
该所设小学、卫生所、托儿所、商店、俱乐部。
六、青林经营所辖区
该辖区地处小兴安岭西南侧电岭之中,位于本局施业区中南部。南端部分和木兰县交
界,西南部、西部、北部、东部、东南部分别与拉林、曙光、燕安、爱林、保林河辖区相
连。总面积为9.646公顷。
1958年建置,当时称林场,建场时,由中央森林调查大队命名,意为“绿色森林”,
1970年改为森林经营所。人口为1,189人,有汉、满、回等民族,汉族占绝大多数。
辖区地势东高西低。山地被安邦河、青林河分割成三列山岭,大致东南、西北走向。山
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5%左右,耕地占5%左右。境内市部有盲五爷大山。因受地形影响,气
候具有山区“小气候”的特点,雨量较平原地区大,温度较低,无霜期105天左右,林木资
源为针阔叶混交林,1983年总蓄积为52.2万立方米。现已接近枯竭。
该所以营林为主。
农业生产队为集体所有制。
该所设有小学、卫生所、托儿所、商店。招待所、俱乐部。
七、拉林经营所辖区
拉林施业区位于本局施业区中南部。地处小兴安岭西南侧山巅之中,东北部与青林辖区
为邻,西北部与曙光辖区相连,东南,西南和南部边缘均与木兰县接壤。全所总面积为
6,899公顷。
1958年建置,当时为拉林林场,以境内拉林青河得场名。 1978年改为森林经营所。人口
827人,均为汉族。
辖区地势,南部为高山地带,平均海拔在500米以上,占全所面积的大半;北部为丘陵;
中部为拉林青河谷地,海拔多在320--390米之间。境内森林多为阔叶树种,耕地大部分呈带
状分布在河谷地。水湿地和沼泽地占7.5%左右,气候无显著特点。1983年森林总蓄积为36
万立方米。1985年接近枯竭。
该所以营林为主。
农业生产队为集体所有制。
该所设小学、卫生所、托儿所、商店、招待所、俱乐部。
八、燕安经营所辖区
该所地处小兴安岭懒蛇山和草帽山的南侧,位于本局施业区的东部。东西长,南北窄。
东部和东北部与挑山辖区交界;北部与卫林施业区和茂林施业区相接,西部和西南部与青林
施业区为邻,西南部与爱林施业区相接,总面积为9,271公顷。
1958年建置,当时为燕安林场。因场址建于燕窝山旅业区以西,安邦河施业区以东,取
两个施业区的字头,定名为“燕安”。又因建场前,此处为木材水运的第三中得,故有“三
楞”之别称。1970年改为森林经营所。全所人口为1,101人,有汉、回、满、蒙等民族,汉
族占98%。
该辖区地势东高西低,东部的懒蛇山和草帽山,海拔均在800米以上。东部山地平均海
拔500米以上。西部为丘陵低山,海拔在318米以上。山地丘陵占辖区面积的91%,沼泽地占
8%,耕地占1%左右,多分布在安邦河及其支流四道河子谷地。森林资源为针阔混交林。
1983年总蓄积为34.6万立方米。
该所以营林为主。
农业生产队为集体所有制。
_ 该所设小学、商店、托儿所、招待所、卫生所、俱乐部。卫生所建于建场初期,该所位
于林区交通枢纽位置,是本届山上地区最大的卫生所。
九、卫林经营所辖区
该辖区位于小兴安岭西南部山区,距局址东南41公里处,_为本局施业区的北部。该所
东南和南部与燕安辖区为邻。东北和北部与茂林辖区连接。西部与庆安县接壤,总面积为
11,116公顷。
1958年初建时为林场,命名为“卫林”,意为保卫森林。1970年改为森林经营所。全所
人口为730人。有汉、满等族,汉族占99%。
该区地处丘陵山区,地势东高前低,东部是懒蛇山地。西部为安邦河流域。林地占总面
积90%,草原和沼泽占7%,耕地占3%。该区山区小气候特点不显著,无霜期大约110天。
森林资源为针阔混交林,1983年森林总蓄积量为41.4万立方米。
该所以营林为主。
农业生产队为集体所有制。
该所设小学、招待所、商店、托儿所、俱乐部。
十、向阳山岗经营所辖区
该区地处小兴安岭向松嫩平原过渡地带的边缘,位于双丰林业局施业区的西北部。南部
和福民经营所辖区为邻,东南部和曙光林场辖区相接,其余各部均与庆安县辖区接壤,总面
积为17263公顷。
辖区1958年划归田升林业局。“向阳山”意为“向阳之地”。人口为1,420人,有
汉、满等民族,汉族占绝大多数。
该辖区境内河流较多,草原和沼泽地分布较广,林地多为丘陵。海拔在220~270米之
间,境内南端的大砬子,为本所最高山。林地占75%,耕地占3%左右,草原、沼泽地占
22%。气候和本局东部相比,气温略高,降水量略低,无霜期110天左右。1984年森林总蓄
积量为8入4万立方米。
该所原以营林为主。现每年承担一定的主伐任务。
  人工林成林面积3,305公顷,蓄积16.8万立方米,居本局首位。
农业生产队为集体所有制。
 该所设小学、卫生所、招待所、商店、托儿所。俱乐部。
十一、福民经营所辖区
该区地处小兴安岭南端向松嫩平原过渡的丘陵地带,位于本局施业区的西南部。全境东
北部和东南部,分别与向阳山、曙光、北屯辖区为邻,西北部与庆安县辖区交界,西南部和
南部分别与巴彦县和木兰县接壤,总面积为21,672公顷。1978年建所,以地名得所名。人口
为923人,均为汉族。
该区四面为丘陵林地,海拔在200~400米之间。中部为少陵河谷地,海拔多在185米以
下。林地占总面积的80%,草原和沼泽地占9%,耕地占11%。该所属松花江地区东部气
候,一般气温较本局东部高1℃~2℃,无霜期在115天左右,雨量稍小。境内12林班有珍
珠岩矿。1984年森林总蓄积为155.6万立方米。现已成为本局的主要采伐林场之一。
农业生产队为集体所有制。
该所设小学、卫生所、托儿所、商店、招待所、俱乐部。
十二、茂林农场
该农场位于茂林林场辖区境内。1971年建场,以地名得场名。因该场址在本局森铁线的
31公里处,故别称“31农场”。人口为555人,均为汉族。
该场地势低平,一般在海拔200米左右,耕地主要分布在安邦河东岸,因地势低平,排
水不畅,易遭水害。该场气候与山下地区大致相同,无霜期在110天左右,降水量在600~
700毫米之间。
该场是企办农场集体经营。1984年有耕地478.6公顷。农作物:小麦、大豆、谷子、水
稻和秋白菜、土豆。经济作物:黑加伦。
  该农场是供应高山下地区职工蔬菜的重要基地。1984年兴建渔池一个,1985年已初具规
模。
场设小学、医务所、托儿所、商店、俱乐部。
附:1、双丰林业局区划图。
  2、双丰林业局山脉、河流、公路、铁路分布图。
3、双丰林业局植被、地形、土壤相关图。
(见附图)
(见附图)
(见附图)
(见附图)







@img6W800LS.jpg^JPEG^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