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公共卫生

第一节 公共卫生


自1957年至1963年,爱卫工作的主要内容是除四害(老鼠、蚊子、
苍蝇、麻雀、后政为臭虫),讲卫生。全局上下,广泛发方职工群众
疏通沟渠,填平坑洼,铲除蚊蝇孽生地。夏天号召全区人民,人手一
拍,消灭蚊蝇,每年春季发动学生开展挖蝇蛹活动。1980年局卫生科
组织专人为各单位独身职工宿舍喷洒消灭臭虫药剂,32,680平方米,
是年被评为市卫生模范单位的有局招待所、汤洪岭林场、工程处豆腐
房。
1982年,为振兴中华,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开
展了“五讲”(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四美”
(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三热爱”(热爱党、热爱社会主
义、热爱祖国)活动,广泛开展卫生宣传,加强卫生法制管理。在全
区范围内大搞了爱国卫生运动,狠抓了治理脏、乱、差工作;整理了
城镇(场所)镇容。植树种花,搞好家庭、环境、工作场地、公共厕所
卫生,使公共场所、大街小巷,家家户户逐步做到卫生清洁。
1984年至1985年,红星区内铺水泥路面2,100米,并由生活服务公
司专业卫生清扫,基层各单位整修院砖墙,铁围墙1,631米,四旁绿化
植树51.714株,修建花坛1,547个;平整路面13,435平方米,疏通沟渠
3,002.22米。在搞好两管(管水、管粪),“五改’”(改水井、改厕所、
改锅炉灶、改畜圈、改造环境卫生)工作中,全区(局)建手压机井1,462
眼,改修大口井9眼,设公共卫生箱65个,整修厕所9处。
1981年,对全区(局)大口水井进行了调查登记。建立了水井档
案。并对27眼大口井的水质进行理化指标化验。根据化验结果采取药
物消毒。1984年,防疫站设专人负责环境卫生工作。对全区水井、厕
所进行一次普查,建立了底卡,全区有深机井10眼,饮用人口8,579
人,占全区人口总数31.5%,大口井75眼,饮用人口12,240人,占
区人口数45.7%,家庭手压井有1,462眼,饮用人口6,215人,占全
区人口数22.8%。对大口井水用漂白日精消毒,每周一次,采取持续
消毒方法,投药2天后取样测定游离余氧,含量大于零点二毫克升,
达了消毒程度,对消灭水中病原菌,予防肠道传染病起到了积极的作
用。1984年对全区(局)厕所、畜圈、情况做了调查,有砖瓦厕所20
处,简易厕所53处,家庭小厕所2,893座。有畜圈755个,并宣传、
指导单位和个人按期消毒。同时,为加强服务行业卫生管理,对全区
(局)的招待所、族精、浴池、理发室、影剧说等单位也建立卫生档
案,对从业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有不符合做此项工作的及时
调整,保证人民身体健康。同时,建立了由所在机关、学校、商店、
街道等单位分片包干的清扫制度,经常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并认真做
好评比。这一运动的开展,使红星区卫生面貌有了显著的改观,使广
大群众逐步养成文明卫生的良好习惯,树立了讲卫生、爱清洁的社会
新风尚,保障了广大职工群众身体健康,有力的促进了林业生产的发
展。1984年,共青经营所、森调队、物资供应科、团结校、二中防疫
站、一商店等了个单位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