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各乡 一、新合乡
新合乡位于海林县中部,南、西、北三面包围海林镇。东与牡丹江市、海南朝鲜族乡为邻,
南与宁安县毗连,西与横道河子镇、山市镇、石河乡相接,北与柴河镇交界,面积 484平方公
里,治所驻海林镇。全乡设29个行政村。共41个自然村,1982年人口普查为26 352人,1985年
为24 122人,汉族占79%,朝鲜族19%,其余为满、回等民族。
该乡周围环山,南部、中部处于海浪河冲击平原,属温凉半湿润平原河谷区,北部属温凉
较湿润浅山区。年降雨量 489毫米。年平均气温2°——3℃,7月份最高气温可达35℃,1月份
最低气温北部可达-39℃,无霜期120天以上。该乡1955年以前归海林县第六区管辖,1955年从
第六区分出建新合乡,新合乡来源于当时的新合村。1956年隶宁安县,1959年归并为海林镇人
民公社,1964年从海林镇人民公社分出建立新合人民公社,1984年改新合乡。
该乡耕地面积79 699亩,水旱田并作,农作物以水稻、玉米、大豆、小麦、谷子为主,粮
豆产量1976年为 1 624.6万斤,1985年为3 824.1万斤。乡办工商企业 11家,1985年工业产值
379.8万元。村办企业 46家,1985年工业产值450.8万元。村以下办企业668家,1985年产值37
万元。农村人均收入1985年为666.3元。
乡有中学一所(驻海林镇),小学26所。有卫生院一所,村或集体办卫生所29所。
新合乡行政村及自然村明细表
二、石河乡
石河乡位于海林县南部、海浪河中游,东、北与新合乡、山市镇接壤,西与旧街乡、新安
朝鲜族乡为邻,南与宁安县毗连,面积 134平方公里。治所石河乡距海林镇12公里。地理座标
北纬44°30′,东经129°15′。全乡辖14个村,共20个自然村。1982年人口普查为 13 109人,
1985年为12 157人,95%为汉族,其余为朝鲜、满、回族等民族。
该乡南高北低,属温凉半湿润丘陵漫岗区气候,无霜期125天左右,年降雨量499毫米。耕
地63 221亩,主要作物有玉米、大豆、谷子、水稻等, 粮豆总产1976年为801.2万斤,1985年
为1 773.3万斤。乡办工商企业11家,1985年工业产值82.1万元。村办企业5家,1985年工业产
值93.7万元。村以下办企业 161家,1985年工业产值163.4万元。农村人均收入1985年为635.5
元。
该乡自肃慎起,一直有人类居住,石河村的名字来源于山市河的别名“石河”,该村在石
河下游,又一说满语称“陡峭”为“石河”。1946年设文明区,治所在石河村,隶新海县。1948
年改石河区,隶海林县,后改第九区。1956年至1962年隶宁安县,1958年成立石河人民公社。
1962年以后隶海林县。1948年改石河乡。乡有中学1所、小学14所,有卫生院1处,村或群众集
体办卫生所13所。
石河乡行政村及自然村明细表
三、旧街乡
旧街乡位于海林县南部,南与宁安县接壤,北与新安朝鲜族乡毗邻,东连石河乡,西接长
汀镇,面积167平方公里。治所杨林村,距海林镇30公里,地理座标北纬44°23′,东经129°
05′。辖21个自然村,共17自然村。1982年人口普查为17 793人,1985年为17 901人,汉族占
80%,朝鲜占11%,满族占8%,其他民族占1%。
该乡地形一部分是丘陵地带,一部分是阶地平原。属温凉半湿润丘陵漫岗区气候,年降雨
量400——500毫米,年平均气温 2.1℃, 7月份最高气温可达 32.7℃,1月份最低气温可降至
-33.8℃,无霜期125天左右。
旧街乡行政村自然村明细表
该乡从四千年前的肃慎时代起,就有人类居住。明末为女真人东海窝集部宁古塔路的中心。
1610年努尔哈赤统一该部即在宁古塔(今古城村)驻军,清崇德元年(1636年)派梅勒章京驻防,
顺治五年(1648年)降为牛录章京,顺治十年(1653年),设昂邦章京,为盛京(今沈阳)以北最高
军政长官, 管辖今吉林、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直至库页岛的广大地区。康熙元年(1662
年),改宁古塔昂邦章京为 “镇守宁古塔等处将军”,康熙五年(1666年),镇守宁古塔等处将
军移驻新城(今宁安县宁安镇),原宁古塔城则称为“旧街”。旧街之名即由此而得。1961年从
新安公社及石河公社各划分出一部建立旧街公社,治所在西旧街村,隶宁安县,1962年隶海林
县,1966年治所迁至杨林村,1984年改旧街乡。
该乡耕地99 835亩,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大豆、水稻、小麦、谷子等。1976年粮豆总产1 267.8
万斤,1985年为3 039.9万斤。乡办工商企业11家,1985年工业产值148万元。村以下办企业557
家,1985年产值8万元。1985年农村人均收入599.5元。
该乡有中学2所,小学18所。有卫生院1所,村或群众办卫生所 4所,个体办卫生所14所。
该乡古城村有清初镇守宁古塔等处将军旧城遗址,为黑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四、三道河子乡
三道河子乡位于海林县最北部,南与二道河子镇为邻,东、北与林口县交界,西与尚志县
相连,西北一隅地接方正县。面积 2 100多平方公里。治所河口村,距海林镇86公里,地理座
标北纬45°18′东经129°43′。全乡辖 14个村,共33个自然村。1982年人口普查为16 893人,
1985年为17 106人,96%为汉族,3%为满族,其余为回、蒙、朝鲜等民族。
三道河子乡行政村及自然村明细表
0000081;[/$$p]
该乡位于张广才岭东坡锅盔1 11西部,牡丹江下游,一般海拔200——300米。大部分属温
凉半湿润丘陵漫岗区气候,北部属温凉较湿润浅山区气候,西部属冷凉湿润高山区气候,年降
雨量445毫米以上。7月份最高气温32.7℃,1月份最低气温-39.9℃,无霜期120天以上。
该乡亦为古肃慎人居住地之一,但直到本世纪初人烟仍很稀少。自日本帝国主义掠夺这一
带森林资源以后,人烟才逐渐多起来。由于牡丹江自柴河以北的较大支流均以序数命名,该乡
有第三条较大支流,名三道河,所以该乡名三道河子乡。治所因在三道河汇入牡丹江的入口附
近,故名河口村,伪满期间隶宁安县。1947年至1961年隶二道河子区(二道河子人民公社)。1961
年把二道河子人民公社北部划出来建立三道河子人民公社,隶林口县,1962年隶海林县,1984
年改三道河子乡。该乡有耕地48 263亩,大部集中于牡丹江沿岸,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大豆、
谷子、小麦、水稻等。粮豆总产1976年为1 478.6万斤,1985 年为 2 011.5万斤。乡办工商企
业11家,1985年工业产值117.1万元。村办企业27家。1985年工业产值192.9万元。村以下办企
业237家,1985年产值107万元。农村人均收入1985年631.3元。
乡有中学1所,小学14所,柴河林业局驻乡各林场、经营所尚办有学校。有卫生院1所,村
或群众集体办卫生所12所,乡村医生或卫生员联办卫生所 2所,各林场、经营所也设有卫生所。
河口村北一公里处山上有一巨岩,其状如鹰,又似骆驼,名“鹰嘴砬子”,是海林县北部著名
奇景。该乡鹰嘴砬子南侧、兴农村、木兰集村有渤海国古城遗址。
五、海南朝鲜族乡
海南朝鲜族乡位于海林县东南部,海浪河下游。东、南、北三面与牡丹江市区接壤,西面
与海林镇相连,面积109平方公里。治所山河村,距海林镇8公里,地理座标北纬44°34′,东
经129°29′。辖16个村,共13个自然村。1982年人口普查为18 915人,1985年为 17 885人,
朝鲜族占50%,是海林县朝鲜族最多的乡之一,汉族占49%,其他民族占1%。有 8个市、县属企
事业单位驻山河村及北拉古村。
该乡除北部较小地区处于浅山丘陵地带外,大部分地区都在海浪河冲积平源上,土质肥沃,
气候良好。年平均气温2.1℃,7月份最高气温可达35℃,1月份最低气温可降至-39℃,年降雨
量450毫米至550毫米,无霜期125天以上。
该乡因地处海林县东南,故名海南。四千年以前的肃慎人即在此居住。其沙虎村在金朝系
女真人乌林答部的中心,明代为奴儿干都司所辖之萨儿忽卫治所。民国初年以来,由于此处宜
种水稻而逐渐成为朝鲜族聚居的地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隶海林县第六区,1956年从第
六区划出成立海南朝鲜族自治乡。1961年成立海南人民公社,1956年至1962年隶宁安县,1962
年以后隶海林县,1984年改为海南朝鲜族乡。
该乡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水源充足,气候良好,是海林县重要水稻产区。有耕地50 527
亩,除以水稻为主外,并有玉米、大豆等作物。1976年粮豆总产1 500万斤,1985年为3 251.2
万斤,乡办工商企业10家,1985年工业产值481万元。村办企业31家,1985年工业产值358.4万
元。村以下企业752家,1985年产值228.7万元。农村人均收入1985 年663.3元。
海南朝鲜族乡行政村及自然村明细表
全乡有中学3所,小学14所。有卫生院1所,村或群众集体办卫生所8所,个体办卫生所5所。
该乡沙虎村有金代旧城遗址。
六、新安朝鲜族乡
新安朝鲜族乡位于海林县南部,东邻石河乡,南接旧街乡,西连长汀镇,北靠山市镇,面
积131平方公里。治所复兴村,距海林镇25公里。地理座标北纬44°27′,东经129°05′。全
乡辖24个村,共21个自然村。1982年人口普查为19 688人,1985年为20 014人,是海林县朝鲜
族最多的乡之一,其余为满、回等民族。
该乡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一半以上处于海浪河冲积平原,属温凉半湿润丘陵漫岗区气候。
年降雨量 525毫米,7月份最高气温32.7℃,1月份最低气温-33.8℃,无霜期120天以上。该乡
治所原为新安镇村,故名新安乡。民国初年以来,逐渐成为朝鲜族聚居的地区。民国时期隶宁
安县自新乡。伪满时期为宁安县第四行政区、第四警察区驻地,1936年改新安村,1946年 9月
建新安区,隶新海县,1948年 9月隶海林县,1949年10月改为第七区,1956年隶宁安县,1958
年建新安人民公社,1962年改隶海林县。因驻地在新安镇,故一直以新安为名。1969年驻地迁
至复兴村,名称依旧。1984年改为新安朝鲜族乡。
新安朝鲜族乡行政村及自然村明细表
该乡耕地66 587亩,作物以水稻为优势,旱田有玉米、大豆、小麦、谷子等。粮豆总产1976
年为1 495.5万斤,1985年4 212.7万斤。乡办工商企业 9家,1985年工业产值44.5万元。村办
企业8家,1985年工业产值78万元。村上办企业311家,1985年产值64.8万元。全乡有中学 2所,
小学18所。有卫生院1所,村或群众集体办卫生所20所,个体办卫生所2所。农村人均收入639.9
元。
乡驻地复兴村附近有解放战争烈士墓1座,埋葬烈士3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