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抗日斗争
第二节 抗日斗争
一、截击日军天野旅团的战斗
1933年 3月,抗日救国军参谋长李延录联合亚布力李延青率领的铁路工人游击队、牡丹江
乜河刘万奎、项元英率领的原东北军抗日部队以及绥芬河张振邦率领的原东北军二十一旅六○
○团,在海林一带截击日本侵略军天野旅团,3月19日李延录得知日本侵略军400余人从镜泊湖
北进的情况,断定一两天内即可到达海林地区。他选定海林车站南10多公里处的关家小铺为伏
击阵地,布置了兵力,指挥部设在车站以东的帐蓬山。 3月22日早晨,日军进入伏击圈,战斗
从早晨一直打到下午一点左右,天野部队突围奔向海林车站。这次战斗打死日军一百余人。但
由于汉奸魏学海的告密,日军有所准备,致使抗日救国军也付出了很大代价,牺牲一百余人。
3月22日李延录给驻守山市的刘万奎所部炮兵营长么印青打电话命令其在山市截击日军。 日军
在海林车站构筑工事,做出暂时不走的姿态。么印青接命令后在阵地等候了一夜。 3月25日晚
么印青离开阵地之时,日军乘火车赶到,发现取暖的火光而开炮射击。阵地失去了指挥,以徐
贵祥为首的10余名官兵当即阵亡,日军通过山市继续西逃。李延录命令亚布力李延青的铁路工
人游击队,在高岭子做好截击准备。李延青率领游击队连夜赶到高岭子,在铁路盘山道一带选
择有利地形,破坏铁路,设下埋伏。 3月26日,日军抵达高岭子,火车出轨,铁路工人游击队
员立即投入战斗。日军伤亡200余人,逃出几十人。
二、李文彬反正
1935年4月,抗日联军第五军军长周保中根据杨松的指示,派张中华三次去穆棱县九站(今
穆棱镇) 泉眼河,找冯淑艳和她的丈夫王亚东。利用他们和三道河子森林警察大队长李文彬的
亲属关系,经过历时2年的多方努力,终于说服了李文彬。1937年7月12日森林警察大队官兵在
李文彬的率领下,杀了日本指导官以下8人,烧毁了营房,拉出官兵(包括家属)200余人,在周
保中、张中华的接应下投奔了抗联五军,编为五军三师。李文彬任师长,张中华任政治部主任。
三、1936年 6月,抗联五军一师在向道北转移横穿海林地区大森林时,在三道河子缴了伪
军一个连的戒,得步枪百余支、轻机枪两挺、子弹四万余发。
四、1939年秋,抗联二军二师来到海林。一天夜里,陈瀚章师长率部袭击了日本侵略军正
在修建中的海林飞机场,打死日军多人,遣散劳工 200余人,烧毁工棚、哨所几十座,并俘虏
实习的日本大学生2人。
五、“八大队”的抗日斗争
1933年春,地方自发组成的武装力量“岐山队”、“占林队”、“飞人龙队”、“西胜队”、
“长江队”、“四季好队”、“双山队”、“金龙队”、在“飞人龙队”头领鲁玉中、“岐山
队”头领张岐山 2人的串联下,于海林县山市羊草沟召开八个头领会议,经过磋商,八个队共
400余人联合在一起组成八大队,又称“老八队” (日伪档案中记载为“西山大队”)。推选鲁
玉中、张岐山为总头领,以“打跑日本鬼,不当亡国奴”为宗旨,规定了“不准抢男霸女,不
准抢劫民财,不准卖友”的协同作战盟约。“八大队”组成前后与日伪军进行过数次战斗。后
来,在抗日斗争进入极端艰苦的阶段溃散。
(一)、大砬子遭遇战
1932年 6月,“飞人龙队”的任义军等27人,从山市来海林途中,在一部落大砬子处与日
本侵略军遭遇,战斗打了一下午,虽日军人多,但也死亡10余人,八大队牺牲19人。
(二)、浦家坟战斗
1932年10月,“西胜队”张永山为了补充队伍的枪支弹药,率队去温春老黑山屯包围了自
卫团住处,缴获步枪12支。随即得到日军前来救援的情报,张永山把队伍转移于敖东西沟浦家
坟一带设下埋伏,日军尾追上来,“西胜队”立即向日军猛烈射击,虽日军强于“西胜队”,
但“西胜队”占领了有利地形,用 4挺机枪压住了日军火力,战斗持续了一整天,傍晚“西胜
队”主动撤出战斗。事后群众反映日军用三辆汽车拉走了他们的尸体,“西胜队”负伤12人,
牺牲1人。
(三)、联合队攻打沙兰站日伪军大营
1933年农历七月,由鲁玉中为首联合珠河县“新顺队”、“五省队”、“五江队”、“五
虎队”、“老二哥队”,去攻打在宁安县沙兰站的日伪军东、西大营。激战了一天一夜,日军
动用两架飞机轰炸,联合队用两门土炮英勇战斗,摧毁了日伪军的碉堡、炮楼,日伪军被打得
狼狈溃逃,这次战斗双方伤亡很大。
(四)、万丈遭遇战
1933年农历十月,“长江龙队”孙常举带领队伍去攻打驻守宁安的日军途中,经万丈 (今
旧街乡万丈村) 西帽山时,迎面开来日军汽车15辆、装甲车6辆、骑兵100多人,双方展开了激
烈战斗,这次战斗从上午 9点多钟一直打到天黑,因不能取胜,孙常举指挥队伍撤出战斗。打
死日军数十人,“长江龙队”牺牲1人。
(五)、东炉伏击战
1934年春,张永山带领“西胜队”80多人,去宁安东炉,埋伏于四道卡子,截击了日本侵
略军给养大车12台,打死30多名押车日军,缴获步枪30支、轻机枪两挺、子弹 8箱。“西胜队”
负伤1人。
(六)、联合伏击伪军列车
1934年夏, 孙常举得知一列伪军列车将要从高岭子站通过,孙常举的 “长江龙队”联合
“岐山队”、“占林队”、延寿县的“金标队”在高岭子车站设埋伏。为防走漏消息,将站内
的铁路员工全部软禁起来,并扒掉站内的道轨 7节。结果一枪没打就把这两个连的伪军全部缴
了械,伪军当即溃散,共缴步枪200余支。子弹3万余发、面粉100袋。
(七)、清沟子夹击日本侵略军搜山队
1937年农历九月,日军出动了13辆汽车进山搜剿。驻今新合乡三部落清沟子的“长江龙队”
100多人与日军接上火。驻石头沟 (今海南乡石头沟)的张永山听到枪声,率200 多人前来增援。
在他们的前后夹击下,日军支持不久撤退逃跑。这次战斗摧毁了日军汽车 3辆,张永山“西胜
队”与“长江龙队”均无伤亡。
(八)、前羊村伏击保安队战斗
1936年农历六月,“占中原队”的头领宋三云被保安队抓住,准备押送到新安镇日军守备
队请功。“双山队”的头领付殿军得知这一消息,带领80多人到宁安范家乡前羊村东山处埋伏
于 4道卡子。新安镇保安队40余人途经这里全部被缴械,救回了宋三云,并处决了保安队长吴
永兴。
(九)、“西山队”截夺伪军给养
1937年农历六月,“西山队”头领张永山率队在关家小铺设埋伏,伪军拉面粉的大车从宁
安来海林途经关家小铺时伏兵突起,打死伪军12人、俘虏2人,缴获的5大车面粉全部拉到山市,
供“八大队”的给养。
六、1945年8月9日上午,抗联某部团长李明顺带领报务员姜德、战士赵奎武、孙吉友组成
四人小分队,在拉南甸子空降。他们的任务是为配合苏联红军解放东北,侦察牡丹江一带日军
防御及调动情况。 8月19日上午,小分队在沙虎南沟同当地群众一起智歼日本侵略军的一个小
分队12人。
七、苏军进入海林、横道河子
1945年8月9日,苏联远东第一方面军第一集团军,在密山以南绥芬河以北的地段突入中国
东北,解放牡丹江后,集团军经过短暂间歇,组建了夺取哈尔滨的快速集群,任务是:占领横
道河子,前出至中满平原, 并继续向哈尔滨进攻,直到与远东第三方面军 (后贝加尔方面军)
会合。 8月17日,集团军从牡丹江沿中东铁路向西推进。由于海林日军已经撤退,苏军占领该
地未发生战斗。
在苏军未到之前,海林街各商号、店铺以及开明绅士连同伪满街长等,闻讯组织了“维持
会”,看管敌伪财产,维护社会治安,并聘请“通事”负责对苏军的翻译事宜。
当苏军进入海林时,维持会在路边准备了茶水,街上的士农工商、男女老幼,纷纷到路边
观看和迎接,他们举起大拇指,口中高喊:“上高”,对苏军表示欢迎和赞许。
部队风尘仆仆,源源向横道河子进发,有的连水也顾不上喝。在路上指挥交通的是身着短
裙,足登皮靴,背挎冲锋枪,手持小旗的女兵,部分苏军留在海林。
在海林至横道河子途中,曾有小股日本侵略军及特工队第一机动旅团企图在隘路上抵抗,
被第二、三步兵师先头部队所消灭。集团军先头部队抵达横道河子同时,得到了日本关东军投
降的通知。
8月18日开始,苏军第二十六军军长斯克沃尔佐夫中将, 于横道河子地域接受日军第五军
团的大规模投降。 投降就俘的有:第五军团司令部(其中有司令官清水规中将、参谋长河越重
贞中将等数名将军) 、第一二六步兵师团和第一三五步兵师团、第一二四步兵师团一部、第一
二五步兵师团残部及第五军团其它勤务部队。至19日,投降官兵达26 000人。20日,一些分队
也在横道河子地域被解除武装。
但是,部分在战场上溃散的小股日军退入森林和沼泽地,与其指挥机关失掉了联系,主力
虽然缴械,他们却继续为天皇“效忠”。
8月28日, 在横道河的柳树河子,一支日军特工队员和士官学校士兵组成的队伍被苏军消
灭。31日,在同一地域,又有日军特工队员 300人,被苏军的一个连包围,他们拒绝放下武器
全部被歼。
八、黑牛背屯自卫战
1945年,为配合苏联红军和东北民主联军收降日本侵略军,有人烧了西大桥,割断了日军
逃往横道河子的铁路交通。
当时收降部队到了头道河子,由北站派人到黑牛背送《敦促书》,要求“凡日本军人见此
均无条件投降”,并有日军将领的签字。由黑牛背又派人将《敦促书》送往仰脸沟,以解除聚
集的400多名日军武装。
日军接到《敦促书》以后,假意说第二天就下去受降。9月2日凌晨,日军集合出发包围黑
牛背屯。由于山沟里早雾大,出屯放马的村民引起日军开枪。随之,日军四面包围村子,屯里
听到枪响,自卫队全体出动,并派人到北站报信。自卫队长、屯长等人挨门挨户动员参战,村
民们有拿快枪,洋炮、猎枪的,也有拿扎枪、斧子、铁锹的参加自卫战。日军四面合围,局势
越来越严重。没有吊桥的南大门由谢继荣守着,南河沿过来的日军极力想冲进南大门。隔着高
墙把手榴弹扔进来,谢继荣眼疾手快拣起来就扔了出去。快到中午时,子弹不多了,日军向屯
开炮,有的包米楼子被打着了,有的耕牛被炸死了。西、南两面的日军已攻到土壕边上,只差
一个深壕和一个高墙就进屯了。下午一点左右,正当危险时刻,北站前来应援的自卫队战士乘
火车赶到,迅速上了南山抄日军后路,居高临下,把轻机枪和快枪对准了南河套一带日军。小
火车开过了东大桥,在屯子东北角停下。月军将领站在车上摇着白旗,用日语大声喊话。四面
炮声不响了,只听见日军的哭嚎声。苏联红军和东北民主联军,押着一个日军将领,从东大门
进屯,到西大门外接受日军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