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职工教育
第二节 职工教育
本县的职工教育,开始以识字为主,开展扫盲工作,参加学习的有 546人。1953年县直各
单位举办夜校,参加学习的有724人。 1956年在职工队伍中基本扫除了文盲,办高小班14个,
学员 457人。1963年县总工会建立一所职工学校,招收学员60人,设语文、数学课程,聘请中
学教师讲课。1976年县工农教育办调查职工队伍文化状况,全县职工21 525人,其中高中毕业
17%,初中50%,小学32%,文盲 1%。1981年县委下发《关于加强职工教育的决定》,要求各单
位建立机构,落实规划,抓紧对现有职工的教育,使职工队伍中文化程度达不到初中毕业的职
工,80%要达到初中毕业水平;具有初中毕业文化程度的职工,50%要达到高中毕业水平。
一、职工初等教育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本县的职工教育有了新的发展,全县共办起16所职工学校,有
60个班,2 435名学员。此外,还有51所职工业余学校,共有69个班,2 750名学员。职工学校
专用教室38个,总面积2 740平方米。1981年6月召开县职工教育会议,部署对全县职工的文化、
技术补课工作。经调查摸底发现在职工中,初中文化补课对象有 5 976人,初级技术补课对象
5 649人。全县办起文化补课班58个,学员2 127人,办起技术补课班77个,学员2 285人。1982
年牡丹江地区进行职工初中文化统考,本县参加考试的职工 3 412人,其中双科(语文,数学)
合格,获得毕业证书的有480人,单科合格获得结业证书的有1 124人。1985年牡丹江工农教育
办来海林县检查双补情况,经验收文化补课合格者占81%,技术补课合格者占86%。
二、职工中等教育
1979年成立电视大学教学班一个,有学员170人,开设英语、化学、电子等专业课程,1983
年增设中文、数学2个专业,学制为三年。1983年增设中文脱产班2个,学员72人;工业会计班
2个,学员69人。1984年增设一个法律班,学员35人。至1985年末,电大共开设8个专业,招收
7届学员438人,其中318人获得毕业证书或结业证书。
1985年,县总工会建立一所职工中专,有教职工 8人,招收学员46人开设工业会计课程,
学制2年。当年全县办职工高中班 8个,招收学员430人,办函授高中2个班,招收学员11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