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中学教育

第二节 中学教育



  

  全县有 5所朝鲜族中学,完全中学设在县城(海林镇)初级中学分布在朝鲜族较集中的新安
乡、海南乡、山市镇、旧街乡。日伪时期,1940年(康德7年)建立1所朝鲜族中学,称牡丹江省
立新安镇农业学校,开设国语(日语)、数学、植物、畜产、英语、音乐、体育等课程。建校初
有 3名教职工,设1个班,有63名学生。以后增加到7名教职工,4个班,204名学生。该校共培
养154名合格的毕业生 (其中四年制毕业生42人)。解放后,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关怀下,本县朝
鲜族中等教育有了很大发展。1949年 9月修复新安镇农业学校校舍,办起了新安镇高丽中学,
开设朝鲜语、汉语、数学、常识、地理、英语、俄语、音乐、体育等课程。同年首次开办妇女
班,招收23名女中学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该校改称松江省朝鲜族第二中学。1945年至
1951年间高中毕业104人,初中毕业431人,其中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6人,参加抗美援朝战争37
人,做教育工作89人,并为工农业生产输送了一批优秀人才。1949年海南、新安、海林朝鲜族
小学开办初中班,方便了经济有困难或未考上中学的学生入学就读。1958年至1968年新安、海
林、海南、新合、山市等公社,分别办了朝鲜族农业中学,为发展本县的朝鲜族中等教育打下
了良好的基础。1976年有 4所独立的中学,14个戴帽中学,有77个班,2 806名学生,236名教
师。1985年经过调整中小学教育结构,撤销了戴帽中学班,教师数和在校生数有所减少,但教
学质量有显著提高。全县有 5所朝鲜族独立中学,有34个班,1 327名学生,151名教师。目前,
朝鲜族教育事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教育经费紧张,办学条
件较差;二是朝鲜族适龄儿童大批入汉族学校,使朝鲜族学校学生来源相对减少;三是朝鲜族
教师外流现象严重,致使教学质量下降。

  部分年份朝鲜族学校情况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