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后记
编后记
《海林县志》编纂工作开始于1983年 6月,县委、县政府决定成立海林县志编纂委员会,
下设办公室,编制 8人。办公室具体负责县志、党史资料的搜集和编写,指导基层编写行业志
和党史资料征集工作。至1986年初,办公室主要进行了党史资料的征集工作,也搜集一部分地
方志资料。1986年3月,县志、党史分设机构,成立海林县志办公室,编制5人,归县政府领导。
县志编纂工作,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准备阶段。从1983年至1987年 2月,进
行初拟县志篇目,建立基层修志机构,组成写作班子,培训修志人员,收集整理资料等项工作。
并且组织人员到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南京等13个省市查阅资料540多卷 (册),收集资
料200多万字,走访了34位曾在海林工作过的同志;第二阶段,编写阶段。从1987年3月至1989
年 8月,组织全体编辑人员在催办基层志稿的同时,分篇纂写县志初稿,逐篇征求有关部门的
修改意见:其间三次修订篇目,四易志稿。经过艰苦细致的修改整理,形成1 00万字的送审稿;
第三阶段,审定阶段。1989年 8月至12月,县志编纂委员会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县志审定工作。
有66个承志单位成立志稿审定领导小组,320 人投入审定工作。县政府还组织12名退居二线或
离退休处级干部,全面审查志稿。县统计局对志稿中的各种表格及统计数字进行了审核。在综
合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县志办进行再次修改,10月30日,通过省、市、县三级终审。
在编纂县志过程中,县委、县政府把修志工作列入议事日程,给予了大力支持。原编纂委
员会主要成员魏珊、刘庆喜等领导关心修志事业,作了大量工作。1987年12月,新任县委书记
邹新生同志,对修志工作作出了“加强领导,保证经费,求实直笔,提高质量”的指示,使修
志引起各部门的重视,有力地推动了工作进程。常务副县长孙登学同志主管县志工作,经常深
入实际,了解工作进展情况,解决工作中的难题。县委副书记冯建福、王玉民,副县长毕鉴志、
赵凤君等同志审查修改志稿,提出了很有份量的修改意见。
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文举、副编审柳成栋,牡丹江市志办副主任何景
春、孙润书等领导多次亲临海林指导修志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在此表示感谢。
原县志办主任张呈文同志,1983年至1987年 8月,担任主编期间,初拟县志篇目,部署基
层修志,搜集整理资料,培训修志人员,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为修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
间,县志办写出内容丰富,质量较高的4篇志稿。1987年8月,金东哲同志从县委组织部调到县
志办担任主任后,县志工作两年迈出了两大步。1988年海林县被评为市级“修志先进县”,1989
年海林县志办被评为省级“修志工作先进集体”。1989年末金东哲同志调离时,县志办完成了
全部志稿的编写任务,顺利通过了三级终审,签订印刷合同,稿件送往出版社。全县各承志单
位的领导和修志人员秉笔伏案,呕心沥血,为编纂《海林县志》,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由于水平有限,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专家、读者指正。
海林县志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