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古代—明代
大事记
太古代—明代
太古代(距今约25—39亿年前)
林口县域为一片海洋,地质地层最初形成。
元古代(距今约6—25亿年前)
在元古代的第一个造山运动——兴凯旋回运动中,县域大地隆起,抬升为陆地。县域大地
绝大部分位于“兴凯——佳木斯隆起带”的佳木斯隆起带南端。
古生代(距今约2.3—6亿年前)
地球上发生“加里东和华力西”两次造山运动,使林口南部老爷岭地块上升并与褶皱整体
分离开来,称老爷岭地块林口台块;使张广才岭优地槽褶皱成山,主脊呈带状展布,露出海面,
其中包括本县牡丹江以西地域。
中生代(距今约0.65—2.3亿年前)
地球上发生“印支、燕山”两大造山运动。受此影响,在白垩纪中晚期(距今约 1亿年),
张广才岭、老爷岭和完达山脉起伏加大,地势西高东低,统一了构造线的发育走向,形成了以
北北东为主的新华夏系构造体系,奠定了林口县域现代地貌基础。此时期,由于褶皱带最终形
成,县域各主要河流均已出现。
新生代(开始于6500万年以前)
地壳处于阿尔卑斯造山运动时期,差异上升运动不断。直至第四纪全新世中期以后,地壳
进入相对稳定时期,县域大地没再有大的地质构造运动发生。林口县域地势、地貌和地层在这
时最终形成。
新石器时代
县域牡丹江两岸及其支流乌斯浑河两岸,有古肃慎人劳动生息。今奎山、柳树、五星、莲
花、三道通和建堂6乡出土的新石器晚期(约四五千年前)的石器、陶器等文物,为实物印证。
夏商周秦时期
县域牡丹江、乌斯浑河两岸一带处于肃慎人活动的中心地带,为肃慎人发祥地。
汉晋时期
肃慎后裔称挹娄,县域为挹娄人居住地。
北魏时期
挹娄人后裔勿吉七部建国,与中原联系密切,县域属勿吉人拂涅部辖区。
隋 代
勿吉改称靺鞨,县域为靺鞨人居住地。
唐 代
靺鞨人粟末部和黑水部都受到唐朝册封,县域大部分属黑水靺鞨都督府辖区,小部分属粟
末靺鞨渤海都督府辖区。
756年(唐肃宗至德元年),粟末靺鞨所建渤海国出兵征服黑水靺鞨诸部。 征服后,承袭唐
朝制度在全国设5京、15府、62州、130余县。县域为其独奏州郢州属地。
辽 代
靺鞨族称女真,县域为辽王朝东京道辽阳府五国部之一的越里吉(治所今依兰)直辖地。
金 代
县域属上京路所辖的胡里改路(治所今依兰)辖区。
元 代
县域为辽阳行中书省水达达路(治所今阿城)胡里改万户府(治所今依兰)辖治。
明 代
县域初为建州女真部辖区。建州部南迁后,县域为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部辖区。
据《明实录》太宗朝卷68载:明代永乐八年(1410年),在县域五虎林河流域设立法因河卫,
后又增设甫儿河卫。卫所之间经常交往,并入朝进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