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
1966年
3月 破获建堂公社河兴大队魏雨田反革命杀人集团案。东北三省公安机关历经4年时间侦
察,查实魏雨田与其母、弟共 5人,先后在辽宁省台安县、黑龙江省尚志县、林口县建堂公社
河兴大队共杀死13人。1970年4月,杀人集团5名罪犯被判处死刑,就地枪决。
春 本县在五星公社畜牧场举办3期修筑梯田学习班,培训农民技术骨干千余名。8月,县
召开千人三级干部会议,并于中兴公社团结大队、六合一队突击修筑梯田。此后,修筑梯田在
全县展开。当时受左的错误影响,梯田修筑工作未能与本县实际情况较好地结合起来,大部分
梯田后来又被平掉。
3月 本县县委书记李景明带领300余名干部,进驻穆棱县福录、河西公社及机关系统开展
社教运动。年底因“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社教工作队撤回。
5月16日 中共中央发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即 《五·一六通知》。29日,
县委召开常委会议,决定成立10人“文化大革命”领导小组,开展“文化大革命”运动。
6月19日 林口县第一中学红卫兵给县委贴出了第一张大字报,拉开全县“文化大革命”
的序幕。不久,全县各学校陆续停课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
6月 24—27日 县委连续召开常委会议、常委扩大会议和县直机关干部大会,传达省“文
化大革命”会议精神、中央文件和毛泽东主席讲话,安排了本县“文化大革命”进行的方法步
骤,决定组织教师集训班。接着将上述内容用4天时间分5片集中开会,向全县16个公社的社直
机关党员干部作了传达。下半年起,各级妇联组织停止活动,少先队被“红小兵”组织取代。
7月 1—2日 县委分别在党内外召开动员大会,组织开展以小五界为重点带动其他各界的
“文化大革命”运动。很快,县城出现“揭盖子,揪黑帮”、“破四旧”的“文化大革命”运
动高潮。
7月25日 在县城组织了教师集训班。 在集训班上,以批判封、资、修教育路线、批判资
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为名批判27名教师,揪斗15名教师。集训班未及办完,朱家中学红卫兵赶
来造反,将集训班冲垮。
8月 29日 林口一中红卫兵组织了第一次炮打县委司令部的批判大会。会上揪斗了县委常
委、宣传部长徐法章等数人。县委和县人委机关开始受到红卫兵冲击。
8月 31日 红卫兵造反组织在林口镇第三小学,召开第二次炮打县委司令部的大会。会上
揪斗了县委常委、副县长孙守基。
9月 29日 县委组织部分红卫兵进京,接受毛泽东主席接见,开始全国性大串连。此后,
开始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斗争锋芒直指“党内走资派”。
11月 6日 杨木车站铁路工人与哈尔滨第四十四中学来串联的红卫兵发生矛盾,打斗起来,
爆发“杨木事件”。
12月27日 红卫兵在林口镇第二小学组织第三次炮打县委司令部大会,会上揪斗了县委书
记李景明。从此县委、县人委工作处于瘫痪状态,大批领导干部被揪斗,无政府主义泛滥,派
性斗争激烈。
年内 “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后,全面否定建国17年来的文化事业成果,把文艺骨干打
成“黑线人物”进行“专政”。本县书店、图书馆被红卫兵以“破四旧”为名,强行焚毁图书
11.5万余册;县剧团演出服装、道具全部被焚毁。
林口县国防公路建设指挥部成立,国防公路佳木斯至丹东、 方正至虎头、柳树至八面通3
条公路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