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地质演变
第一节 地质演变
县域地质地层最初形成于地质年代的太古代前寒武纪,距今约25亿多年以前。当时县域为
一片海洋。前寒武纪时,今兴凯湖一带发生了元古代的第一个造山运动——兴凯旋回运动。这
个运动使所涉及的地域固结隆起,抬升为陆地,造成“兴凯一佳木斯隆起带”。县域绝大部分
位于佳木斯隆起带的南端。它的基底是最古老的太古界麻山群、元古界兴东群、黑龙江群地层
和元古代晚期花岗岩侵入岩。麻山群有很大一部分呈现于林口境内,它在以后的地质演变过程
中,混合岩化作用强烈,以含磷等矿物为重要特征,同位素年龄25亿多年。此时期县域地质地
层构造活动强烈,多次出现海进、海退和沉积间断,并有大量元古代岩浆侵入活动,造成元古
代地层发生程度不同(一般都较深)的变质作用。
古生代地球上发生了“加里东和华力西”两次造山运动,距今约2.3—6亿年。加里东运动
在县域主要表现为上升运动,它使林口南部老爷岭地块上升并与褶皱整体分离开来,称老爷岭
地块林口台块。现今发现的一组伟晶岩同位素年龄 4.3亿年。之后的华力西运动使老爷岭两侧
地槽褶皱成山,对县域起挤压、抬升作用,在县域大地构造活动中,主要表现为断裂构造,并
有少量岩浆侵入。此时期,张广才岭优地槽也褶皱成山,在华力西旋回中升降频繁,局部造成
火山岩浅海。二迭纪时期,距今约 2.5亿年,主脊呈带状展布,露出海面,其中包括县域牡丹
江以西地区。
距今 2.3亿年进入中生代,地球发生“印支、燕山”两大造山运动。在白垩纪中晚期,距
今约 1亿年,受燕山运动影响,张广才岭、老爷岭和完达山脉起伏加大,地势西高东低,统一
了构造线的发育走向,形成了以北北东为主新华夏系构造体系,奠定了林口县域现代地貌基础。
此时期,由于褶皱带最终形成,县域各主要河流均已出现。燕山期构造运动在县域主要表现为
断裂作用,伴随断裂活动有火山活动,在县域及边缘地区形成了一些火山盆地。
距今6 500万年进入新生代,地壳处于阿尔卑斯造山运动时期,差异上升运动不断。近200
万年以来,林口南部老爷岭地带一直处于上升阶段,约上升 130米。由于新构造运动十分强烈,
火山、地震频繁。火山喷发又形成玄武岩台地。第四纪全新世中期以后,地壳进入相对稳定时
期,县域大地没再有大的地质构造运动发生。今天的林口县地势、地貌和地层在这时最终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