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矿产资源 林口县地质结构复杂,矿脉穿插,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全县已发现矿种39个,发现各种矿
产地(含矿化点)146处,其中达到普查级以上的 60处。所发现的矿产分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
和能源矿产 3类。金属矿产中既有一般金属又有贵重金属和稀有金属。非金属矿产中建筑材料
矿产分布最为广泛,而且品种多,数量大,质量好。能源矿产主要是煤,蕴藏量大,分布区域
广。
丰富的矿产资源为县域地方工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一、金属矿产
(一)金 矿
本县金矿分沙金矿与岩金矿两种。
沙金,主要分布在乌斯浑河与五林河的一、二级支流。金产于全新统河床与低河漫滩堆积
(
隆沟、桦树排子、刁翎、亮子河等,地质储量5.6吨。
岩金,主要分布在双丰乡与五林镇一带。
双丰乡主要矿点是羊胡子岭岩金矿点,位于双丰乡黑背村北。矿点出露地层为下元古界大
盘道组,在混合岩中见有大量脉岩出现,有闪长玢岩、伟晶岩岩脉和石英脉,共30余条,其中
以石英脉为主。矿点分含金石英脉群型、破碎带型和蚀变闪长玢岩型 3种类型,其中以含金石
英脉型为主,共有5个脉群。含金品位一般1—10克/吨,最高样品达135.42克/吨。
五林岩金矿点,位于五林村北 1公里。矿点附近出露岩石为花岗闪长岩,脉岩主要为闪长
岩,金产于石英脉中,含金石英脉产于北东60—70度的构造破碎带及蚀变带中。含金品位4.36
—15.65克/吨,最高的样品达148.41克/吨。
(二)铁 矿
铁矿主要产于下元古界大盘道组地层,岩石特征主要为大理岩、白云岩、红柱二云石英片
岩、绢云母石英片岩或变粒岩和多层含铁石英岩或磷铁矿。主要矿床有大盘道铁矿,红石铁矿
和天宝山铁矿。
大盘道铁矿,位于建堂乡大盘道村南0.5公里处,属于高硫贫矿,总储量750.5万吨,选矿
后可供地方利用。
红石铁矿,位于古城镇寒葱河村南1公里处,地质情况同大盘道铁矿,总储量231.6万吨。
天宝山铁矿,位于中兴乡六合村天宝山。矿床产在上太古界麻山群余庆组,共有 5条矿体,
平均含铁品位36.44%,储量 20.62万吨。矿小而富,埋藏浅,多为自熔矿石,易选,开采方便,
可供地方开采利用。
二、非金属矿产
(一)大理岩
大理岩属变质岩类,是由石灰岩变质重结晶后形成的碳酸岩石,主要组成矿物为方解石,
化学成分是碳酸钙;常含有各种混入物,主要是黏土矿物和陆源碎屑物质。大理岩是制造水泥、
白灰的主要原料,美观成块者可作建筑饰面材料。此外,在冶金和轻化工业方面也有广泛用途。
县域大理岩绝大多数为白一灰白色大理岩,矿产主要分布在变质岩地层中,呈层状或透镜体状
分布。主要矿床有:
大盘道大理岩矿床,位于建堂乡大盘道村西南两公里处。大理岩产于下元古界大盘道组,
有两个主矿体,省储委批准储量为B级 2 758.56万吨,C级7 365.91万吨,D级4 728.03万吨,
共14 852.5万吨。现为县水泥厂原料基地。
大云山大理岩矿床,位于林口县和鸡西市交界处。矿体分布面积12平方公里,主矿体 3个。
矿区分布于上太古界麻山群余庆组地层,总储量 1.6亿吨,东部详勘段总储量5 400万吨(包括
鸡西部分),全矿平均品位氧化钙53.11—54.69%,已开采利用。
此外还有小型矿床、矿点16处。
(二)白云岩
白云岩是以白云石为主要成分的碳酸盐岩,广泛用于冶金、建筑、化学及其他工业,可作
冶金熔剂、耐火材料、白云灰墙粉和肥料等。县域白云岩分布较广泛,往往和大理岩同时产出
或呈过渡关系。主要矿点有大盘道和小盘道东山两处。
(三)火山灰、火山渣
火山灰可用作水泥活性混合材,火山渣大量用作混凝土天然骨料或新型节能墙体材料的骨
料。县域火山灰、渣矿位于奎山乡安山村西北 1.5公里处,区内地层主要是上太古界麻山群。
马鞍山火山灰矿各矿层化学组分稳定,总储量 4 584.2万吨。可做水泥活性混合材使用,又可
做天然轻骨料使用。
(四)花岗岩
花岗岩主要由岩浆在地下深部冷凝生成,是火成岩;也有由花岗岩化作用形成的。花岗岩
质地坚硬致密,强度高,抗风化,耐磨损,耐腐蚀;颜色多样美观,具有良好抛光性能,主要
用于建筑、装饰面材。
县域花岗岩类岩体很多,楚山、朱家等地花岗岩已开发生产。楚山岩体为晚元古代侵入的
花岗闪长岩,岩体规模大,向西一直延伸到柴河一带,称柴河岩体;向北延伸到大罗勒密一带,
称大百顺岩体;向东延伸到林口镇北湖水一带,称湖水岩体。这些岩体实际上是一个很大的岩
基。楚山花岗闪长岩以中细粒为主,局部相变为黑云母花岗岩;一般呈灰白—灰色中细粒花岗
结构,有时呈似斑状结构,斑晶主要为斜长石。岩石由钾长石、斜长石、石英、黑云母、角闪
石等矿物组成。楚山花岗岩主要出口日本,作墓碑原料;主要产品牌号有G1704、101CA、G1716
等。
(五)硅线石矿
硅线石是蓝晶石类矿物,属高铝矿物原料,含三氧化二铝63.11%。晶体呈板柱状、针状或
毛发状,通常呈放射状纤维集合体,多为白色、灰白色,有玻璃光泽,主要用于冶金、玻璃、
陶瓷等窑炉的耐火材料,同时可生产硅铝合金,用于飞机、火箭等尖端工业。
县域硅线石矿主要分布在中三阳至龙爪山一带,主要矿床为龙爪山硅线石矿床,还有长征
等矿点。龙爪山硅线石矿,位于林口县城南西16公里处的龙爪山,矿体产于上太古界麻山群余
庆组地层中。主要有 3个主矿体,紧密排列在一起,形成长400米、宽200米的近似椭圆状的矿
体群;矿体深仅30—40米,大部分分布在近地表附近,有利于露天开采。矿物储量 960万吨,
平均品位21.5%。
(六)透辉石
透辉石是一种钙镁偏硅酸盐矿物,属单斜晶系,晶体呈柱状、粒状、棒状或放射状集合体,
颜色通常为浅绿或浅灰,有玻璃光泽,能作快烧节能陶瓷原料,用于玻璃行业可减少纯碱用量,
增强玻璃强度,提高产品耐酸碱性能,在冶金、造纸、橡胶、涂料、油漆等方面广泛应用。
县域透辉石资源主要分布于中三阳至龙山一带,呈东西方向展布,长10公里,宽两公里左
右。单矿体呈透镜状或似层状产出,产在太古界麻山群余庆组地层内,产在含白云石大理岩透
镜体与黑云均质混合岩接触带上。矿石以透辉石含量大于80%者为主,大于55%者次之。中三阳
矿点储量为50万吨。
(七)钾长石
钾长石是一种富含钾的硅酸盐矿物,分为透长石、正长石、微斜长石等 3个同质多像变体,
正长石和微斜长石多呈肉红色或黄褐、灰白色等,有玻璃光泽。钾长石在工业上的利用比其他
长石广泛,具有助溶性,在陶瓷坯、釉中作熔剂物质,还具有化学稳定性。钾长石多呈脉状产
于伟晶岩内。县域伟晶岩分布较广,目前发现的钾长石矿均系小矿点或小矿脉,万宝、莲花等
矿点已有零星开采。
(八)脉石英
脉石英常为无色、乳白色,有油脂光泽或玻璃光泽,透明或半透明,广泛应用于冶金工业、
耐火材料工业、化工业、制陶业、建筑业,纯石英砂主要用于玻璃行业。县域脉石英分布较广
泛,莲花、大盘道、五林、中三阳、二十三公里等地均有矿点。目前尚未做详细地质勘探工作,
规模品位不清。
(九)硅藻土
硅藻土是一种生物成因的硅质沉积岩,主要由古代硅藻及一部分放射虫类的硅质遗体组成。
根据矿石中黏土矿物含量不同,可分为硅藻土、含黏土硅藻土和黏土质硅藻土。纯净的硅藻土
呈白色,土状,大多数质轻多孔,固结差,易碎裂,可用手捏成粉末。由于硅藻土孔隙率很大,
对液体的吸附能力很强,对声、热、电的传导性极差。在工业上用途较广,可用做隔热隔音材
料、石油化学工业催化剂载体、过滤和漂白等材料,在油漆、造纸和杀虫剂中做充填剂,在陶
瓷工业中也有用途。县域硅藻土矿点分布在安乐、安山、共和、大庆岭等地。多年来以群采形
式开发,年产量2 000吨左右。
(十)高岭土
高岭土由黏土矿物与非黏土矿物组成,主要由高岭石、迪开石、水云母、蒙脱石、石英、
长石等矿物组成。常呈致密块状、土状,白色,含有杂质时呈灰、黄、红、褐、兰、绿等颜色;
有珍珠光泽,半透明至不透明。具有吸水、可塑、悬浮、强黏结力、高耐火度、好绝缘、好化
学稳定、好烧结等许多优良特性。用途广泛,在陶瓷、造纸、橡胶、玻璃、日用化工、农业和
尖端工业等行业上都有应用。
县域高岭土主要分布在五星、五林、朱家一带,产于新生界始一渐新统黄花组地层内,总
储量811万吨。
矿石自然类型属矿质黏土岩、粉沙岩质黏土岩及含粉沙黏土岩等,矿石矿物以高岭石为主,
有水云母、多水高岭石、蒙脱石少量,沙质成分主要是石英,次为长石,重矿物微量。五河、
青西、西桥等地已开采利用,是本县3家陶瓷厂的原料基地,年开采量3万吨左右。五林镇陶土
厂年产精制陶土粉5 000吨,供橡胶业作填料用。
(十一)膨润土
膨润土又名膨土岩、斑脱岩,俗称白泥。膨润土为商业名称,确切名称应为蒙脱石黏土。
其主要矿物是蒙脱石,为含水的层状铝硅酸盐矿物,结构较复杂。有白、浅灰、乳酪、红、黄
绿、黑、斑杂等各种颜色,呈油脂或土状光泽。有松散土状,但致密坚硬块状居多,具有分散、
悬浮、吸湿、膨胀、可塑、热稳定、干收缩、湿强度、阳离子交换能力等一系列工艺技术特性。
常见的膨润土有钙基和纳基两种,其中钠基膨润土呈很细的土状,蒙脱石含量高,用途大。膨
润土主要用做制陶原料,钻井泥浆原料,在冶金、铸造、化工、建材、造纸、橡胶等
行业也都广泛应用,属多用途矿物原料。一般工业要求蒙脱石含量大于 80%,膨胀倍数大
于6毫升/克。县域膨润土矿点主要分布在马鞍山一带,尚未有详细地质勘探,矿体规模、矿物
质量不清。
(十二)沸 石
沸石是一种含水的碱金属和碱土金属铝硅酸岩,加热后膨胀,出现膨沸现象,好似沸腾,
故名沸石。沸石一般颜色较浅,呈浅绿、浅红、灰白、浅黄等色,呈腊状土状光泽,贝壳状断
口或半贝壳状断口,质轻。以贝壳状断口,腊状光泽,质轻者质量最佳。沸石可用做干燥剂、
吸附分离剂,进行废水处理、回收重金属离子、海水淡化、硬水软化;还可作为石油冶炼的催
化剂、裂化剂,使石油分馏出多种产品,提高产量;在造纸、建筑、农业、畜牧业、渔业等方
面沸石也有广泛用途。县域沸石矿分布在林口镇南两公里处,矿物沸石含量约 60%左右;五星
乡东五南村附近矿点,沸石矿产于煤层上部,主要为凝灰岩沸石。储量、利用价值尚不清楚,
有待勘察。
(十三)水 晶
水晶是一种贵重矿产,在矿物学上无色透明的石英晶体称为水晶。除无色透明如水的石英
晶体外,还有紫水晶——紫色、蔷薇水晶——淡红色、烟墨水晶——褐色至深黑色等数种水晶
变种。水晶按其特征和工业用途分为压电水晶、光学水晶、熔炼水晶和工艺水晶 4种。该矿种
主要用于国防、尖端和电子等工业。县域水晶矿有五林水晶矿点、莲花泡水晶矿化点、新民屯
东的水晶矿化点3处。其中五林矿点在沦陷时期曾有人开采过。此3处矿点均需进一步勘察,才
能确定利用价值。
(十四)石 墨
石墨是元素碳结晶矿物。根据石墨结晶程度不同,分晶质、隐晶质两类。晶质石墨又分块
状、晶质鳞片状两种。隐晶质石墨呈土状产出,又称土状石墨。石墨呈铁黑色、钢灰色,有金
属光泽,不透明,质软,有滑腻感。石墨属六方晶系,具有耐高温 (3800℃)、导电(比一般非
金属导电性能高100倍)、导热(超过金属材料)、润滑、可塑和化学稳定性等特性。在冶金、碳
素、国防航天等工业广泛应用。
石墨矿主要产于太古界、元古界地层,县内矿点较多。经过详细地质工作的有六合石墨矿,
储量20万吨;虎山矿点属佛岭矿床一部分,本县境内储量1.2亿吨。
(十五)泥 炭
又称草炭或泥煤,为成煤作用初级阶段的产物,是由有机质和矿物质组成的复合体。泥炭
的主要成分是有机质 30—90%(腐殖酸10—60%),灰分10—70%,氮1—3%,氧化钾0.1—2%,油
0—10%。呈黑色、褐色、棕色,纤维状或颗粒状结构,含纤维量30—90%,发热量1 200—4 000
大卡/千克。 泥炭是一种新型的矿产资源,用途广泛,在农业上可用来生产腐殖酸肥料、营养
土、土壤改良剂、植物生长激素、饲料添加剂等;在工业上可用来提取泥炭蜡、酚、甲醇、丙
酮等化工原料,并可制作净水剂、钻探泥浆调整剂、石油吸附剂、隔音泥炭纤维板等;发热量
大的可直接做燃料。
县域泥炭资源总储量3 931.21万立方米,分埋藏型和裸露型两种。共有泥炭地71处,其中
大型泥炭地两处:一是柳树乡柳新村,储量108.78万立方米;二是宝林乡宝山村,储量103.16
万立方米。
三、能源矿产
(一)煤
又称煤炭,化石燃料的一种,是地史时期堆积的植物(有时也有少量浮游生物)遗体经过复
杂的生物化学作用,埋藏后又受到地质作用转变成为固体可燃矿物。它是多种高分子有机化合
物和矿物质的混合物。有机化合物的元素成分以炭为主,氢、氧、氮、硫等次之。根据原始物
质不同,煤可分为腐殖煤、腐泥煤和二者的过渡型;根据变质程度可分为褐煤、烟煤、无烟煤
三大类;根据工业用途和工艺性质不同,分为无烟煤、贫煤、瘦煤、焦煤、肥煤、气煤、弱粘
煤、不粘煤、长焰煤和褐煤等。煤不仅是燃料、冶金工业原料,而且在炼焦过程中还可以获得
焦油、煤气和氨水等,可制几万种产品和化工原料。
县域煤产地主要分布在青山、虎山、林口、柳树、华山等地,主要产于中生界下的白垩系
的城子河组和穆棱组地层内。现有煤矿175家,各类井口350多个,年产煤百余万吨。
青山煤矿床
位于亚河乡,矿区出露地层主要有下白垩系城子河组、穆棱组。主要可采煤层有 3层,局
部可采 4层,单层厚0.25—2.91米,一般为0.7—1.1米。矿区为一不对称向斜,断层发育,构
造复杂。煤质主要为焦煤和气煤,精查区探明储量6 125万吨。
虎山—西大坡煤矿床
矿区处林口、勃利、鸡东三县交界处。矿区走向30公里,宽 9公里,出露地层主要为上侏
罗系滴道组和白垩系城子河组。可采煤2—4层,单层厚度0.1—4米;以焦、瘦煤为主,属低磷、
低硫煤,总储量 2 100万吨;煤矿顶底板为泥岩、细粉砂岩。全矿区为一向斜构造,断裂较发
育。
林口煤盆地
在林口县城周围100平方公里内,分布白垩系穆棱组煤系地层,共含 2—5层可采煤,单层
厚度0.7—1.3米。有杨木、林兴、七星、山东会等煤矿。总储量约2 000万吨。
柳树河子煤盆地
地处柳树乡东南,从五南开始向北东经柞木到柳树,长30公里,宽 4公里;含煤层为下白
垩系穆棱组,共含9层煤,可采煤3层,有一定的断裂构造破坏煤层。煤属中高灰分、低硫、低
磷煤,勘探总储量463.15万吨。
(二)油页岩
油页岩又称油母页岩,是地史时期繁殖的低等动植物,经过生物化学和地质作用后形成的
高灰分可燃矿物。是一种低变质腐泥煤,在内陆湖泊或滨海泻湖较深水中还原条件下形成。油
页岩常具有微细的水平层理,比重、硬度比一般页岩小,含油率高的可炼油和做化工原料。
县域油页岩主要分布在五星乡西桥村至五林镇五河村一带,产于第三系黄花组地层内。西
桥油页岩含油率11%,储量31.56万吨;五河油页岩含油率 9%,储量78.47万吨。1959—1961年
曾开采并炼制页岩油;70年代以后有少量开采用为居民生活燃料;80年代以后开采白土矿时基
本弃采,如能综合开采利用,可为矿山增加效益。(附表1—20)
林口县已发现矿床、矿点一览表
表1—20